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进步,指的是人或者事物向上或向前发展,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爱默生说过:“进步是今天的活动、明天的保证”。对于一个人来说,必须学会进步,不进步就意味着倒退。别人都在进步,而你停在原地,那就是再倒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必须学会进步,你不进步就是意味着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从1864年开始,中国就开始了自己的屈辱史,鸦片战争打开了大门,一直被打。这不就是因为清朝闭关锁国,停在了原地,夜郎自大,落后

小谈保研之道
  最近,又是新一届保研生的世界,几多欢喜几多愁,考研的大军却只能默默努力,起早贪黑,只为在即将毕业之际,为自己的大学四年画上圆满的句号。   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季,有人在各个招聘会上频频出现,有人则从早到晚遨游在题海里,大家都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让自己不再碌碌无为,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无论结果好坏,起码在青春的岁月中,为梦想努力过,奋斗过。但此刻,相信很多人在面对保研的大军

第二章 “宇宙生命本源”之实体假定(...
  § 2 “宇宙生命本源”应求于“生命本源”    接下来从探求“生命本源”的角度探求“宇宙生命本源”。 不同于宇宙所指“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的总和”,生命则是生物体所具有的存在和活动的能力,生命现象的存在乃是具有稳定的质量能量代谢功能并能回应刺激及进行繁殖的开放性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肉体”与“精神”两个部分。 通过这样的简单论述,我们就能明白生命虽然在宇宙中存在,但却独立于宇宙,并且生命

中国释说·四圣谛(上)
声闻菩提以断“我见”与“我执”而断除烦恼之现行以求不彻底解脱,所依止者即谓“四圣谛”者。同样,真实四圣谛之法义核心即谓之“断我见、断我执”,若非如此,则非是佛陀所开示之四圣谛法。   四圣谛简谓之“苦、集、灭、道”,实谓之“苦圣谛、苦集圣谛、苦集灭圣谛、苦集灭道圣谛”。   何谓圣谛?圣谛是谓此谛之理,可令一切众生,超凡脱俗,可令一切众生,因修学四圣谛之理,而成为解脱之贤圣。故而修学四圣谛,即是

第三章 从“最高意识”到“第八意识”(...
§ 2 由“‘意识种’多样性”引定“第八意识” 潜意识的形成来源伴随生命历程的不断进行而在不断积累并不断含藏于“最高意识”,而成为“最高意识”出生生命的依据。而“最高意识”无有自性,没有主观觉知分别心,亦是说若是出生生命单纯依靠“最高意识”完成,所有的生命形态自然完全相同,可宇宙中的生命显然有着各式不同,而导致此种差异的解释只能是“最高意识”出生生命所凭借的“意识种”是不同的。因此,我们由宇宙

漫谈五千华夏雾里花 之 无冕女政王
  汉代的吕后是我国实行皇帝制度以来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唐代的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慈禧是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在位时间仅次于康、乾;文明太后冯氏则是鼎鼎大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真正策划人,使这个由鲜卑族建立的国家空前强盛,而且加速了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融合,为后世的统一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她本人从逆境中挣扎出来,走向权力巅峰的历程,对今人来说也充满了励志色彩。其人可谓是南北朝

第二章 “宇宙生命本源”之实体假定(...
§ 4 通往“意识尽头”的层层探求与最终假定 是否“意识的尽头”不可探求,还好,人类继续发现了在大脑意识之上的潜意识。潜意识是人类大脑无法意识到的一种意识,但却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意识,潜意识被认为是人类的思想本能,当然也是人类思想最为真实的部分,其中包括各式自私且疯狂的欲念。虽然潜意识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但实际的潜意识,其实依然是

漫谈五千华夏雾里花 之 神人郭守敬
郭守敬是中国元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学、水利学、数学、测绘及仪器仪表制造等方面成就卓著,有多项发明创造领先于世界水平。尤其是在天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得到国际科学界的公认,饮誉中外。至今,月球上还有以郭守敬命名的环形山,太阳系里有以郭守敬命名的小行星。   除了天文成就,郭守敬同时也是中国元代伟大的水利家。他对河北、宁夏及京杭运河等地的注水均作出巨大贡献,惠及子孙后代。他运用丰富的水利知识规划

漫谈五千华夏雾里花 之 真“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历史上确又其人,但它在一般意义上并非是十三个人,而特指一个人,他就是唐朝末年之节度使李克用的第十三位儿子李存孝。十三太保似乎是武力的代名词,这与李存孝的勇猛无敌直接相关。   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皆被封为太保,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存勖、三太保李嗣昭、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进、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审、十太保李存贤、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

漫谈五千华夏雾里花 之 最毒宋太宗
如果要在宋朝的皇帝里找出一位最最狠毒的皇帝,非宋太宗赵光义莫属。且不说他是否为了夺取皇位而杀害了他的兄长宋太祖赵匡胤,就以其所行迫害的诸多事件就可看出,这位皇帝是多么的心地歹毒,心狠手辣。   先说,乾德四年,也就是赵匡胤称帝的第七个年头,当后蜀国主孟昶携其母李氏、慧妃花蕊夫人一行依照受降敌国之礼待罪时,晋王赵光义问劳时,看到花蕊夫人的美貌后心中便起了邪念。于是就在孟昶受封秦国公的第六天,便被晋

漫谈五千华夏雾里花 之 理学周祖师
说起周敦颐,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因为他的《爱莲说》脍炙人口,也是中国高中生的必背篇目。但我们这位周先生,最牛的成就还不在于文章,而在于哲学,而且他就是北宋哲学流派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号称北宋“五子”,而周敦颐位列其首,足见此人之“牛”。值得一提的是,周敦颐还是周恩来,周树人(鲁迅)等名人的先祖。   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道州营道地方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

中国释说·智慧资粮(上)
行者从初住位至五住位所修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波罗密多,乃是修集见道所需之福德资粮。至六住位,行者则需要修集见道所需之智慧资粮,亦即般若波罗密多。 行者因为从初住位至五住位调柔心性后,并能接受善知识教导,听闻行者藏妙法,并能缘于行者藏妙法修学引发静虑之功德,从而发起出世间智慧。则行者于六住位所修学般若波罗密多是以熏习相似般若为主,以此熏习四圣谛、十二因缘、五蕴、十八界之行者知见。 于四

三十六计敌战计之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我的理解是:“用假象迷惑敌人,但并不以制造假象为目的,而是充分发挥以假象蒙骗敌人的威力,由虚变为实,取得最终的胜利。阴阳相互转换,这一招特别地厉害。” 这就是三十六计的第七计―无中生有。 《老子》于第四十章说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无中生有”计名的由来。“无中生有”作为军事斗争中的指导思想,其实是通过虚实的相互转化,先用“虚”麻痹敌人

谈尼采
自己童年时看过一部动画片《超兽武装》。当时,被其思想所深深吸引,后来才知道,里面引起我思考的句子正是尼采的名言。少年时,爱好诗歌的自己读到尼采诗歌时,深深喜欢。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尼采思想把我引进了哲学的殿堂。虽然,在后来哲学深入学习后,我明知尼采哲学的缺陷,但由于其已经深深刻在我的行为处事中,故无法克服。本文总结了尼采诗歌的两大主题——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哲学的一大核心——权利意志

浅谈信仰
一群有理想,有道德,有能力,不怕牺牲的中国年轻人促成了中国未来的光明道路,由他们创建的中国共产党也成为了当时中国黑暗风雨里飘摇的火种。   把理想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信仰的力量不可忽视。从商鞅变法到秦帝国的成立,中华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历史画卷;同样,从青年人追随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悠久绚烂历史的文明古国终于找到了自己在近现代强国富民的道路,成为了现在

卖服务的新国货
星期三下午,我的电脑坏了。因为急着要到图书馆把收到的新闻稿件上传,就没管电源,笔记本没电自动关机了。晚上,笔记本开不开机了。我预想不妙,可能哪儿烧了,要破财了。 但我发现我之前通过联想的公众号延保了一年,原本是一年的保修期,今年10月22过保修期,现在刚刚过保修期。但我还是有点慌,我不清楚联想的承诺的诚意,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延保会不会作数,而且电脑被烧我也有一定责任。 但我还是怀着忐忑的心情

漫谈五千华夏雾里花 之 夺位杀二侄
南齐明帝萧鸾是南朝齐的倒数第三位皇帝,可他的皇位却是踏着自己两个亲侄子的“尸体”坐上去的。萧昭业、萧昭文随说都是皇帝,而且是他的两位亲侄子,可萧鸾对他们却是先废后杀,最终使得自己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萧鸾是个苦孩子,自小父母双亡,由叔父萧道成抚养,萧道成对其视若己出。宋顺帝时,萧鸾担任安吉令,后迁淮南、宣城太守,辅国将军。齐高帝时任西昌候、郢州刺史;齐武帝时升任侍中,领骁骑将军。齐武帝萧赜死时

漫谈五千华夏雾里花 之 乱世投机君
人人都说,乱世出英雄。但对于五代十国这一个中国人所皆知的乱世来说,这句话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验。在笔者看来,五代十国是投机式的“奸雄”的天下。这一点,似乎在五代第一朝代的第一君王的身上就得到了最好的应验。 朱温,是五代第一朝代后梁的开国皇帝。此人出身贫苦家庭,从小不务正业,是乡里的有名的地痞。也许是地痞做习惯了,感觉没有意思,于是朱温对他的二哥朱存说道:“想当年,汉光武帝刘秀还没有当皇帝之前说当官

谈天才
提起哲学天才,毫无疑问是这两位:索尔克里普克和维特根斯坦。最近为了研究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理论,读了一本半自传《维特根斯坦,天才之为责任》(天才之为责任是2017年复旦哲学大会的主题),使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天才的问题。同时,近期有人勾起了我对曾经看过的书籍回忆,《完美的证明》佩雷尔曼。和看过的电影《模仿游戏》《死亡密码》《万物理论》《美丽心灵》等的重新思考。最近经常听着郎朗的钢琴曲,也给了我思维的灵感

中国释说·福德资粮(下)
菩萨于三住位应修忍辱波罗密多,即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耐怨害忍者,即谓对于他人之损害恼乱,皆能堪忍而不生嗔心,反而生起慈悯心要行饶益。安受苦忍者,即谓菩萨世世于人间行菩萨道,对人间生死之苦、病痛之苦、气候寒热变迁之苦悉能安忍,不生下劣心而趣向声闻缘觉二乘之修证。 谛察法忍者,即谓菩萨能观察甚深甚深极甚深第一义谛如来藏无上妙法,能够安忍于如来藏本来之无生,能够安忍于如来藏所生之五阴十八

共有 953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477 页   当前第 425 页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