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宋朝的皇帝里找出一位最最狠毒的皇帝,非宋太宗赵光义莫属。且不说他是否为了夺取皇位而杀害了他的兄长宋太祖赵匡胤,就以其所行迫害的诸多事件就可看出,这位皇帝是多么的心地歹毒,心狠手辣。
先说,乾德四年,也就是赵匡胤称帝的第七个年头,当后蜀国主孟昶携其母李氏、慧妃花蕊夫人一行依照受降敌国之礼待罪时,晋王赵光义问劳时,看到花蕊夫人的美貌后心中便起了邪念。于是就在孟昶受封秦国公的第六天,便被晋王赵光义请去赴宴。宴罢后,孟昶回到家不久,便脸色铁青永不瞑目地离开了人世。其母李氏五日不食,在第五天夜里也死去了。可惜可正当赵光义在为花蕊夫人安排的庭院中焦急等待时,消息传来,花蕊夫人已被赵匡胤安排在了延庆宫。而之后,在南唐后主李煜和其宠妃周飞琼投降后,赵光义同样的邪念,类似的手段继续上演。
再说太宗凭借所谓的“金匮预盟”继位后,大封群臣,尤其对赵匡胤的儿女和赵廷美特别优待,安抚自己的敌对派。不过,安抚只是第一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斩草除根。赵光义经过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的反复思考之后,最后终于由他和赵普再次合作表演“双簧”,导演了一出逼死兄弟、侄子,逼疯儿子的悲剧。为排除传子过程中的障碍,走过了一段血雨腥风充满风波曲折的历程。
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赵廷美是赵光义之后的皇位第一继承人,并由廷美传回太祖之子德昭。太宗征辽于高粱河之战,宋军惨败,太宗只身逃脱,不知所踪,这时有人商议立德昭为帝。后来,太宗生还,此事便作罢。太宗因此事对德昭更加记恨,在德昭提出要封赏将士时,太宗于是就说:“待你做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德昭所处地位本来就微妙,而叔父那番话分明又是怀疑他有夺位之心,日后难全其身,又思及父母早亡,兄弟二人不得保,满腹心事竟无处诉说,顿生短念,回来后便自刎身亡。德昭死时年仅29岁。两年以后,德芳又不明不白地死去,年仅23岁。于是,太宗皇位继承的两大“隐患”被消除了。
德昭兄弟死后,对皇位能构成威胁的就只剩下弟弟赵廷美。太宗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对廷美下手,但只有除掉其弟,才能保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孙。于是,他又和赵普唱了出“双簧”。于是太宗为晋王时的旧僚揭发秦王赵廷美阴谋造反。太宗将信将疑,故意就问赵普的看法。于是,你懂。精心策划下,廷美被降为涪陵县公,安置到房州被软禁,赵廷美气愤难平,两年后便死在房州,年仅38岁。
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相继被赵光义害死,就连自己的长子赵元佐也被赵光义监管起来了,这下再也没有谁敢来摇晃他的龙床了。不过,他一直噩梦不断,被他害死的冤魂常来索命,后半夜就再也难以入睡。每当上朝时,朝臣们一提起太祖皇帝,赵光义就会像被蝎子蜇了一样赵光义就这样日夜煎熬,受尽折磨。为了寻求心灵的解脱,于是晚年的宋太宗陷入深深的忏悔,连临终前拼尽力气对未来的皇帝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不要再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