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生活似乎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圆。”
初次接触路遥的作品是在某个暑假时无意读到了《人生》这本书,也就是在那时我发现,路遥笔下的每一部作品都会塑造有鲜活的灵魂。《人生》中为理想而奋斗的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有独立人格自强不息的孙少平。
路遥的作品处处流露着苏联式现实主义写作风格,他不是一个四平八稳、刻意苦吟的诗人,在秉承传统现实主义注重客观冷静描写的同时,将现实主义的直面人生和浪漫主义的奔放热烈一同融入到作品中。
在我看来,《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不能当做一部小说去阅读,它所体现的中国近当代城乡结合部在改革的巨大浪潮中的变化,是一段历史,是一部记忆。从作品名字上去看,重心落在了平凡上。而这本书正是在向我们讲述主人公于困境中苦苦挣扎,从不放弃的历程中向我们揭示何为平凡,何为不平凡:平凡就是一种不完美有缺憾,苦难与抗争的平衡,而生命在缓缓徐行,不会为谁停留。
阅读完这篇百万巨著之后,我渐渐体会到那片土地上的人的不屈抗争,人民公社时期和饥饿抗争,改革开放初期和体制抗争,市场经济时期和贫穷抗争。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感动,这感动来自于社会底层的人对苦难的忍耐与韧性,对善良的坚守,抛却门第之见的爱情,基层干部对百姓的一片赤诚。
孙少安,孙少平这两个人物让我思考平凡和平庸的关系。何为平庸?清代金陵著名文学家周亮工曾在《倪母朱太夫人七十序》说:“平庸之子,无英华可以自见,无名誉可以震俗。” 没有才华,没有名誉即为平庸。有了名誉便不平凡吗?我看不然。不能用才华与名誉作为度量衡去审判世界。
平凡和平庸是两种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的人。归根结底是一种态度的选择。前者是正面,后者是负面。可以说孙少平和孙少安都是平凡之人,但绝不可以说他们是平庸之辈。平庸是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而他们兄弟俩却渴望着接受教育,希冀着完善自已。面对困难时坚强,在黑暗中不断摸索。
生如蚁而美如神。他们顾不得高谈论阔或愤世嫉俗地忧患人类的命运。他们首先得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放弃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自己生活的意义在世界上奔波忙碌着。即使平凡依然生活的高贵而绝非平庸。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我们的未来或许依然平凡,但我们不能被自己的颓废吞噬,不能在条条框框中受他人目光审度。在这个时代,平庸显得无可奈何。也正因如此,抹杀了一代代青年的主要原因便是甘于平庸而非活得平凡。
这是一个需要拒绝平庸的时代。
他还说,“但生活又不会以圆的形式结束。生活会一直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