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恶意,杀人于无形,磨灭人性。
光怪陆离,痴男怨女,悲欢离合,是这个社会。污秽不堪的一幕,正在阴暗一隅发生着。一个小女孩,肤白赛雪,沉鱼落雁,漂亮的不张扬,拥有不符合十几岁小孩的沉着和冷静,一股子说不出的怪异。因为社会的恶意,已经渗透到她的骨血里,进而生出极端的冷漠和远超出年龄的心机。慧及必夭,红颜薄命,自古的定律。小女孩,单亲家庭,母亲懦弱,可想而知,家庭贫苦。矮胖的当铺老板,猥琐的送货青年,或许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嫖客“,谁又能接受这是自己母亲一手造成的。侮辱,不堪,背叛,似一根根刺,深深根植于她的心里。亲情,早已消散,只有利益,是一根丑陋的纽带。也许,足够的挫折足以振奋一个人的意志,但,足够的恶意,足以毁灭一个人正常的心理。
朦胧的爱意,是心房透进一丝光亮,足以慰藉一生。
他见她,惊为天人,莫名欢喜。相遇于图书馆,女孩手捧书本,恬静美好;男孩手持剪刀,手腕翻飞,剪纸栩栩如生,飞进女孩的心里。女孩酷爱读书,男孩酷爱剪纸。谁知这一剪,彼此都牵绊一生。爱的种子或已种下,那么在罪恶里能开出花来吗?
紧紧抓住这一缕阳光,爬出这黑暗深渊,这是女生的选择。
牢牢守护这一张面具,自己情愿坠入深渊,这是男生的选择。
于是,彼此在白夜里行走。白天即黑夜。
世事之事,道听途说远不及亲眼目睹那样惨痛和深刻。男孩杀死了父亲,用那把剪纸刀,因为目睹父亲是”嫖客“;女孩杀死了母亲,制造一场意外,因为母亲是罪源。此后,两人生命轨迹看似毫无交集,却有着一根细细的线连接彼此。也许是男孩对女孩的情丝,也许是两个小孩在合谋害命后的相互信任,是唯一的信任,也许只是是绑在一根绳上的两个蚂蚱。
此后,女生生活在阳光下,拥有优雅的母亲(亲戚领养了她),,优渥的家庭,优秀的学校。同样优秀引人注目的她-----唐泽雪穗。插花,厨艺,茶道,样样精通,摇身一变,她成为名副其实的公主。男生在某一清晨,与母亲告别,活在黑暗下,赚不干净的钱,威逼利诱他人替自己卖命,巧用心机,足够聪明----桐原亮司。命运是如此可笑,不及唏嘘,便以悲戚落幕。
于是,她的“夺取”开始了。她的人生已经蒙上灰,她对美好的事物既渴望又憎恶。渴望她能拥有美好的事物,所以用夺取的方式;憎恶别人拥有的美好的事物,所以用毁灭的方式。中学时期,女同学流传她的母亲的死是自杀和她曾有一个不堪的家庭,于是,她毁了她的清誉。大学时期,自己欣赏的学长,有颜有钱,但他偏偏看上了她的朋友,于是,她毁了他们的爱情。嫁为人妇后,他丈夫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所以,主动创造机会让其与婚前心仪姑娘邂逅,让丈夫心怀愧疚,主动离婚。炒股,创业,她努力让自己经济独立。金钱,名誉,地位,她疯狂追求。在外人眼中,她高贵,优雅,出身干净,令男人见之倾心。
同时,他的“赎罪”开始了。为什么他是在赎罪?小女孩晦暗的人生,长大后极端的心思,自己父亲是罪因之一。只要阻碍女孩成为更夺目的自己,只要她要求,他就策划动手,解决阻碍。一次两次,窃取商业机密,赚取不干净的钱;一次两次,毁女孩清誉;一次两次,杀人夺命。杀人似乎是唯一的解决方法。他的赎罪,只是与她一同坠入黑暗的深渊,成为彼此唯一的阳光。
他们是共同“变态”了吗?我恨雪穗恨得咬牙切齿,然而,我却心疼亮司。你可以说他是一个杀人犯,是一个为爱疯狂的傻瓜,是一个情感骗子。但是,不能不允许他的善念存在。那把剪纸刀,沾过父亲的血;他的手,沾过无数人的血。但他也用这把刀和这双手,诚挚的祝福过的一对情侣。那是一幅剪纸: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手牵手走在阳光下,女孩扎着蝴蝶结,纯真美好;男孩头戴帽子,温柔体贴。这是什么?这是雪穗和亮司终极一生的愿望----在阳光下行走。始料不及,那把刀也沾上自己的血,用自己的手。前一刻,她正在她开业在他家乡的店门口,身着卡通服,手持剪刀,给过路的小孩剪纸。也是这个剪纸,让他暴露在警察眼里,命丧黄泉。他们终是没能等到与她一起在阳光下行走,她亦终是失去自己的阳光。那么,他们之间有爱情吗?何以爱情?我希望他们之间有爱情。但血腥,背负罪恶,掺杂太多的利来利往的爱情,注定开不了花。爱情的微弱光芒,因为社会的恶意,女生的”夺取“,男生的”赎罪“,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毫无顾忌的相爱,只能是永不见光。
罪恶终是罪恶,是枷锁,是牢笼,可以同情,却不可原谅。不能将自己的遭遇怪罪于世人,更不能存在变态的心理,身边不能有人过得比我好。只有你强大的消化了自己的遭遇,并且不厌世厌人,才是真正的走出黑暗的深渊。
最后,对于这本书的作者----东野圭吾先生,我由衷的佩服,情节环环相扣,推理细节丝丝入扣,结局短促而突然,让人猝不及防而意犹未尽。最后一个情节,雪穗走上楼梯,亮司自杀,身后人群骚动,尖叫四起。她一次也没有回头。结局令人深思,到底回头了是爱情,还是没有回头是爱情。每个人都有的理解,这就是这本书最后所引发的思考。
本文获第九届读书观影有奖征文活动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