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竹三千堂之秦始皇的秘密
2016-10-16 15:43  
        我读了李开元先生写的《秦始皇的秘密》大有所感,便想借此书道一道我对历史学的几个研究方法和我对历史的感悟。这本书呢,是我前些日子,一个礼拜当中往返医院和学校的路上读的一本比较有意思的历史小说。
        李开元先生以历史侦探自比,用推理的手法抽丝拨茧的将秦始皇的生世之谜向我们展开。秦,楚,赵,韩,四国的姻亲血缘,在秦一统天下,六国复兴,大汉兴起的后战国时代,纷扰复杂的变幻和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换句话来说,他告诉我们一些我们可能很难知道的。有人不愿意告诉我们的,比如汉武帝,有人想告诉我们却没办法告诉我们的,比如司马迁,告诉我们却语焉不详或者漏洞百出的,比如后来史家。
        在这本书里面,我印象深刻的事,是李开元先生使用的4种历史推理方法。     
        第一种,因各种文物出土或者现有资料的进一步发现,层层展开,步步推进,逼近真相,但这种方法受制于原始史料的发掘。书中最好的一个例子便是,秦始皇的表叔,楚国公子昌平君身世的考据,以及昌平君曾受命平定嫪毐之乱曾担任秦国丞相十几年,后遭贬黜徙于郢陈,在李信伐楚时举反旗,被项燕立为末代楚王,后兵败自杀的事迹发掘。特别是昌平君名姓及为秦相十年的推导,经典。而楚系外戚的崛起多赖芈八子的强势,一手扶植起以穰侯魏冉,芈戎为首的楚系外戚,想起了前些日子大火的芈月传。近日看秦时明月,似乎也提到了昌平君楚人的身世,扶苏楚人的身份,看来温世仁先生亦是李开元的读者。
        第二种, 几个不相关的点联想组合,合理假说,力图提出合乎逻辑,合乎利益格局的假说。比较好的例子便是扶苏楚母的假设。陈胜吴广起义以扶苏项燕为名号,诅楚文提到秦楚十八代联姻,华阳夫人自保的考虑,秦皇不立皇后等等结合来看,得出扶苏母亲为楚国公女。芈八子之后秦孝文王的王后华阳夫人,扶植秦襄王异人字子楚为楚王,楚系外戚得以延续,以至势大到嬴政忌惮不立扶苏母亲为皇后。公子成蟜之乱之后,韩系外戚崩溃。而秦始皇借嫪毐之乱除掉了赵系外戚。楚系外戚在秦国的老树开新花,为刘邦项羽之辈楚人灭秦埋下伏笔。李开元的解读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唐兴隋亡的中古史 ,一样的盘根错节。 
       第三种,得利最大者反推 当时事件,但有时候事情不是按照谋划的发展,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故也有不真的风险。经典者便是春申君献女的考据。李园及其妹污名,春申君丢命,而政变上台的后几代楚王定了正统之名得利最大。便洗刷春申君为臣不正,李园卑鄙无耻之类的污名。同样的道理,汉武帝为实现董仲舒的“改正朔,易服色”的主张必要泼前朝的污水,而自己大汉乃是顺天成命,土克水德,不是承继大秦。无意黑汉武大帝,堂堂正正为自家天下谋福祉,天经地义 。换我也这么做,大争之世,胜王败寇,无可厚非。而儒生们为了谋得世人支持,自要树立这样一种情形:大恶人秦始皇反对儒家焚书坑儒,那我们儒家必是大大的好人。秦皇越恶,儒家越善。道德是一种无往不利的武器。如此嬴政乃吕不韦之子的流言便大风起兮。而原本只是坑的多是方士变成儒生,焚的百家之言变成专针对儒家。百家争鸣不鸣恰恰是在汉武大帝独尊儒术之后。
        第四种,由一两个点发散开但问题比较大,容易为人指摘,只能作为参考补充。例子是秦皇弟弟公子成蟜韩母的身份。主要论据只是公子成蟜少年时曾出使韩国,韩国向秦国献地百里 的史实。还有赵高可能为赵国公族旁支教导公子胡亥,推导胡亥母亲为赵人。由此引出韩系外戚与楚系外戚,赵氏外戚争锋秦国政坛的复杂局势。
        有时玩历史和侦探破案很接近,发散思维比找线索更重要,自圆其说比环环相扣更重要。
        噫!斯人长逝,真相不在,留待后人的只有或大或小的谜团 。研究历史不止是满足好奇心,而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尽管科学日新月异,但我们思考方式未曾改变,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一万年未曾大变。过去我们怎么想事,为自己谋利益,想人,认识世界。想人与人,融入世界,一切不变,现在不变,可预见的将来不变。
        看古人,就是照镜子,看自己。
        莫要耻笑古人无知愚蠢,有时候你比他更加愚蠢,只缘身在此山中。
        莫要感叹世风日下,风气不会大变,是你想的太过乌托邦。
        莫要自愧弗如前人功绩,江山代有才人出。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