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无声告白
2017-04-14 10:33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故事的开头便这么不同寻常,我很好奇这个与死相关的无声告白,告白的是什么?

    一杯白开水,靠窗的桌子,美国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就这样静静坐在图书馆读一本小说,真的是人生极幸福的事啊!只是小说里的故事让人不禁唏嘘感叹。

    故事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五口之家里,父亲詹姆斯是二代华裔,母亲玛丽琳是美裔白人,三个孩子在体型外貌上则更像父亲,由于种族,由于肤色,由于那个时代下的压力,他们一家五口人都各怀心事,过得并不快乐。

     正处于花季的16岁少女莉迪亚死了。她是在自家门前的湖里自杀而死的。这死,便是她对父母的无声告白,在这无声告白里,她许下新的承诺:从现在开始,她要做她自己想做的事情;她要对母亲说,就算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远当不成医生,那也没关系;她要把父亲送给她的项链和书都还给父亲,她再也不会在父母亲面前假装成另一个人了。死,让她感到彻底的解脱。因为,从那刻起,她要做她想做的自己了;从那刻起,她终于自由了。我想,在没入湖底的时候她是幸福平静的。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花季少女为什么会走向死亡呢?

    在这个家庭里,莉迪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兄妹三人中,她是父母最宠爱的孩子。母亲希望她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医生,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父亲因为自己的特殊肤色特殊背景曾受人歧视,一直不能真正地融入社会,因而,他希望莉迪亚能够融入人群,多交朋友,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都将希望寄予自己的女儿莉迪亚,希望莉迪亚弥补他们人生中的缺憾。

    然而,这两件事对莉迪亚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即便如此,内向听话的莉迪亚为了让父母开心,被迫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想法,承载着他们的梦想艰难地前行。为了让妈妈高兴,为了完成妈妈交给她的无休止的作业,她一放学就回家,拒绝难得的同学的邀请,长此以往,以至于她没有朋友。为了让父亲高兴,她经常坐在楼梯口拿着电话听筒,假装和同学打电话,假装她有很多朋友,多么懂事多么可怜的孩子啊。在父母殷切的期望中,莉迪亚每天都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对父母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扮演着自己不喜欢的角色;为了让父母开心,她的人生完全没有自我。她不快乐,她只是个孩子,可是她一点都不快乐。

     她努力想达到父母的期望,可是她真的做不到,因为莉迪亚没有父母认为的那么优秀。她物理不及格,生物课听不懂而抄同桌试卷的答案,她讨厌学医。从上幼儿园起,她便没有朋友,可以说她唯一的朋友就是他的哥哥内斯。然而,对于所有的这些,她的父母浑然无知。直到内斯要去上大学了,这个莉迪亚唯一的朋友,唯一理解她的人要离开了。内斯的离开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没有人会将内斯去上大学和莉迪亚的死联系到一块,可是对莉迪亚来说,她的人生突然无路可走了,未来的日子似乎只有漫无边际的黑暗,她的孤独她的痛苦再也无人可解。终于,她那令人窒息的绝望将她带向了死亡,死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死了,就没有痛苦了,死了,就可以重新开始做回自己了。所以,莉迪亚选择了死亡。或许对莉迪亚来说,这是身处那样的家庭,有那样一对不同寻常的父母的必然结果吧。

    新颖故事开篇吸引着我读完了这个故事,可是看完整本小说之后,我的心情却异常沉重。特殊的家庭,花季少女的死亡,着实引发我不少的思考。

     故事里那个16岁的花季少女,心甘情愿投入了带来死亡的湖中,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探寻,我想当孩子表现出不同寻常的问题,那么家庭教育应该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吧。

     在小说里的这个家庭,大女儿莉迪亚背负着父母的期望带着“面具”生活;她的哥哥内斯曾因嫉妒莉迪亚所受的宠爱与关注,把妹妹莉迪亚推入湖中,而后又救起;小女儿汉娜总是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观察着她的家人。显而易见,他们家的这三个小孩都是有问题的。那么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詹姆斯和玛丽琳这对父母应该负大部分的责任。文章中随处可见他们给于三个子女的爱并不公平,莉迪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集父母万般宠爱于一身;内斯偶尔也能得到一些呵护;小女儿汉娜则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人物。但是我觉得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爱应该是成长的阳光雨露,是不可缺少的,可能正是因为这爱是如此重要如此强大,所以它使得孩子们受伤了。当不公平的爱的阳光照射到这三个小生命的身上时,聚焦太多爱的莉迪亚被“灼伤”了,没有获得足够爱的阳光的内斯和汉娜显然也没法健康成长。种族歧视造成的性格缺陷,以致詹姆斯对莉迪亚抱有过分的期待,父母双重过分的期待把莉迪亚压的难以呼吸,但她又害怕曾经失去母亲的痛苦。于是,她选择了隐忍,选择了成全父母舍弃自我,选择了独自承担这份畸形的爱。这样不公平的爱,让父子母女间形成了隔阂,长年累月,这隔阂越来越深。以至于最后莉迪亚在无法言说的压力下,当唯一可依靠的哥哥考上大学要离开时,终于她不堪重负,她绝望了,她奔溃了,她想到了死亡。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东西,对我而言,感触最深的就是因家庭原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悲剧。当一个孩子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像一张未动笔的白纸,是父母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重要的东西,我们也常说: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导师,可见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可是毫无疑问,也在成长中的父母可能也会犯错,有时候甚至对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恶劣影响。所以,做父母也是一门需要用心去学习的功课,而作为子女的我们也应该多和父母沟通。我希望故事中的悲剧更多的能引起已为父母或将做父母的人们的思考。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