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读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这是第一次接触到村上的作品,以前只是只闻其声,并没有真正拜读过这位大师的作品。这次也是突然的心里一个想法,应该看一下村上大师的作品?于是,第一个跃出脑海的就是《挪威的森林》。
初读村上的作品就被吸引,文字也好,情节也罢,总觉得自己身临其中,自己就是敏感的渡边君,但有时又觉得自己置身事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看渡边、直子和绿子演绎的人生。
挪威的森林贯穿全书的就是作者多次提到了的,”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全书的结尾也正如作者所说的,并不是以死为终结,这里有作者的无奈即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死亡。书中的最主要的两次死,也是构建这本书的骨架的两次死,一个是木月的死,虽然书中木月的死很早,但木月这个人物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书中不亚于渡边的,因为渡边和直子一直深受木月的影响,无论是活着的十七岁的木月,还是死去的十七岁的木月。之后才有渡边和直子的关系,以及最后不难想象的直子的死。
另一个就是读者不难猜到的,直子的离去。其实我觉得,直子的灵魂早已不在这个世界,她早已随着木月的脚步离去,之所以留在世上,就是主人公渡边君的存在,使直子有所留恋。我相信直子是爱过渡边君的,并为之努力过,想要重新融入所谓的正常的社会,与正常的人相处。
书中所描写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醒着的,但由是他们价值观不同,心理成熟程度不同,所以他们的生活本身是有着巨大差异的。???渡边本书的男主角,一个实在是很普通的人物,普通得让人难以留下印象。他对学校这个小社会内部虚假、肮脏也是很厌恶的,但他却也没有去改变这一切的想法,甚至有点逆来顺受的意思,因为他很清楚这是无法改变的,这就是渡边的无奈了。不过这家伙最强捍的也就是这种逆来顺受了,似乎任何人都不能影响他的生活轨迹,虽然他也并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或将要去哪里。
不过渡边的心理也不太成熟,他在寻找一种既不伤害直子,又不伤害绿子的方式,但这种方式是不存在的,“如果每个人正义都大行其道,每个人都得到自己的幸福的话,必然导致混乱”,在直子死后渡边想通过旅行来找回自己但却失败了。直到渡边见到玲子,玲子说“你选择了绿子,而直子选择了死”,此时应该说渡边知道了相对于已经失去的更应该珍惜眼前存在的,应该停止对生者的伤害。
直子本书的女主角之一,很执着于完美。本书一开始直子就提到了一口井,一口在森林边缘的井,一口深的并且一但坠入便只有孤独陪伴直至死亡的井,但又是很吸引直子的井,因为坠入井中便与现世隔绝,她也明白这是危险的,但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这就是直子的无奈了。这口井也是直子后来生活的写照,所不同的是渡边一度在井的附近守望着直子。在疗养院的直子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她需要靠井边的渡边才能确定自己还活着,需要靠玲子才能完成与外界的交流,以至到最后玲子几乎成了直子的化身。
绿子本书的另一位女主角,应该说是森林里一棵非常奇异的树,她似乎可以冲破黑暗享受到阳光,也是我非常非常佩服的一位女性。之所以说她是一棵树是因为她非常坚强,面对生活的苦难,亲人一位接一位在经历了非常的痛苦后慢慢死去,应该说她是以常人无法想像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她也想逃避,也许逃到那个被她称做驴粪蛋的乌拉圭去,也许是借助性幻想(其实从这点看她的道德观远比看起来要严格得多)。她也很想有个依靠,就像她对渡过说的那段关于买饼的任性的话。绿子从心理上表现得相当的成熟,甚至很有策略,她很明确的向渡边表白,因为她尊重自己的感受,也尊重渡边的选择。当渡边因为陷入对直子的思念而忽视了她时,她选择告诉渡边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并选择暂时离开,让大家可以冷静的思考。
永泽注定会成为这个社会“精英”的人物,他暗熟在这个社会成为“精英”的规则,“绅士就是做他应该做的,?而不是做想做的”,虽然他也看不惯这个社会。他也期待和初美获得爱情,但他清楚这样做就会被排除在“精英”这个圈子之外,在他的价值观里除了成为“精英”其它都是通往“精英”这座城堡的铺路石而已。社会的压力,家族的压力以及周围人对他的看法都注定了他永远都无法做一个随心所欲真实的自己,他在为这些看法活着,为别人活着。
初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并不多,但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个人物。应该说初美很纯美童真式的梦想会让每一个读者动容吧,初美的梦想是用自己的爱来改变永泽,使他获得真正的自己,把他带回到那个纯美的世界中去,即便为此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无怨无悔,即初美可以一定程度的接受永泽的放纵。可是永泽却不想放弃“精英”这个社会赋予他的头衔,因为如果放弃了他可能除了初美就真的一无所有了。永泽选择了戒色,而初美在纯美的梦想破碎后选择了自杀。
玲子,虽然作者赋予了她身世背景,但玲子更多的时候还是以直子的附助者,或者是替身的形式出现的,替直子写信,以至在直子死后和渡边发生关系,我们似乎看到的是直子。关于玲子来到疗养院的原因到是有点要说的,在我看来玲子相对于对事件本身的打击来说,似乎更看重玲子丈夫对此事的冷静处理,应该是这件事在玲子价值观里这件事是重大事件,解决方法只有马上离开换个新环境,而从玲子丈夫的价值观看首先是家庭本身的稳定,这件事应该是排在第二的位置,玲子感到自己没有被重视于是崩溃了。
刚读这本书,不自觉地就会想为什么里面的人会这么轻易的自杀呢?读到最后,我觉得他们的选择并不是一时的冲动或是不理智,他们的选择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之前并不了解日本作家的作品,读完《挪威的森林》,我就立马去借阅了日本另一个非常有名的作家渡边淳一的作品,《失乐园》,虽只看了几节,确是鲜明的日本作家的风格,细腻,大量心里活动的表现,总让人不自觉地审视自身。
真心希望渡边君可以和可爱的绿子相互扶持的爱下去,人总要不断的走下去,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也希望直子在天堂可以和十七岁的木月重逢,总会再见。
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本文获第八届读书观影有奖征文活动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