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那些花儿
——《1988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书评
2015-12-30 18:14 水利水电学院环境141班 宋亚宁 

                                                                      

我们总以为那些过去的日子如盛开的花儿,静静地躺在生命里不曾离去。可是,花有花的期限,当记忆由旧照片变成了灰烬,当童年开始混乱,当生命里的珍贵消逝不见,当那些花儿越不过那注定的日子,我们的生命该如何去祭奠?

韩寒在他的作品《1988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序言中写到以此文纪念我每一个倒在路上的朋友,更以此文献给你,我生命里的女孩们,无论你解不解我的风情,我解不解你的衣扣,在此刻,我是如此地想念你,不带们。这样的一句序言,就像是那年微风抚过的花海,花瓣微展,携着一缕盛开的得意,还有那些关于过错与错过的怅然。韩寒便在这晨雾茫茫里开着他的“1988”踏上了这条回味青春的国道。

1988》里的韩寒用着一种放荡不羁的笔触书写着现实的荒凉,用小心翼翼的回忆勾勒着童年的记忆:那化为数据的乐园,那令人失望的蓝裙子的主人,那被夺去的不死鸟一辉的称号,那永远逝去的英雄的丁丁哥哥。“1988”在夜色与城光中穿梭,而却在回忆里与过去的一切擦肩,就像那些洒在花海里的露珠,愈发璀璨便消失得愈快。

韩寒在《1988》中选择了一个在路上的背景,他有目的地却又漫无目的,那个在奔向“1988”的恩人,在走向不堪言说的真相。一个人,一辆车,一条国道,韩寒的《1988》就像是在接受一场洗礼,他在路上回忆着过去的美好,却也开始正视那些自欺欺人的不堪,他在自我忏悔、在自我剖析、在接受心灵的叩问,他想把所有的负担和阴霾丢在走过的那条国道上,他想用坦诚迎接一场新生……

看过电影《后会无期》的观众在读《1988》的时候总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后会无期》便是三个青年用一辆汽车作为载体追忆着同时也在失去着过去,在未来也许华丽无限也许一无所有,他们在向着既定的以后有些,也许他乡相见也许永远不见。但在《1988》中,韩寒说如果有未来,那就是1988——我也不知道,这是一本回忆着过去而止于现在的纪实,韩寒用一种近乎诉说的语气分享着的梦和醒来,书中的总是在用一种痞气来参悟人生,他乘坐着“1988”,他行走在心灵上,他重新任知世界,他走着、经历着……

我们总以为一个触动心灵的故事非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不可,其实不见得,心是最柔软不过了,它最怕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感动,因为它无声无息却一发不可收拾。《1988》便是在这样的如水叙说中改变着你的世界,韩寒那带着一丝无奈的不羁倾心地注到了《1988》中,他说这个故事平淡无奇、平铺直叙,既没有曲折,也没有高潮,也就是寻找、相识、分开,就如同走在路上看见一盏红绿灯一样稀松平常。但若驻足,你会发现,他永远闪着黄灯,我就一直看着这盏信号灯,在灯下等了很久,始终不知道黄灯结束以后将要亮起的是红色还是绿色,一直等成了一个红绿色盲。他带着迷茫,却又似乎早已顿悟;他也许早就化身成佛了,也许始终都在不知所措着。在《1988》的路上,韩寒在诉说着自己的童年,爱情,经历还有人生,那些普通人都有的普通的东西在韩寒的笔下开着枝叶缠绕的花,那花瓣包裹心灵。

1988》中的人物被描述得真实得就像你和我,韩寒用的视眼记录着人的双面,韩寒的文字一下一下的剥着我们穿着的外衣,那藏起来的脏和美一点一滴的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他的语言自然的让我们认为:没错,就该是这样,这样才是我。的生命里经过了那么多的过客,他们是那么矛盾,那么真实:丁丁哥哥,肖华哥哥,刘茵茵,十号,孟孟,娜娜还有那个礼物,他们是的花园里最迷人的花朵,却也在花园里投着最大的黑暗。其实,这才是我们,这才是人生。

1988》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在半生荒唐里抚摸着人性,那些善和美,那些险和恶,在与“1988”的同行中,这些东西在回忆里闪光,在现实中前行。韩寒从没有矫揉造作地无病呻吟,他只是在聊天,和人生,和生命。

有人说《1988》像极了一篇墓志铭,刻着“1988”的风景,其实不是,那是一首咏叹调,唱着“1988”的风景。在这首歌里有着各种各样化为残缺的美好,韩寒把最美的曾经,最美的爱情,最美的忏悔,最美的心灵都慷慨地付给了《1988》,这样的最美如何去埋葬?

在《1988》的结尾,那些曾经种在花园里的鲜花终于裹在细雨里随风散去,“1988”中终于只剩下了自己,但却从未觉得孤独,他们先行,我替他们收拾着因为跑太快从口袋里跌落的扑克牌,我始终跑在他们划破的气流里,不过我也不曾觉得风阻会减小一些,只是他们替我撞过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墙,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然后告诉我,这条路没有错,继续前行吧,但是你已经用掉了一次帮助的机会,再见了,朋友,我们都要离去,那就如花般枯萎,这一生灿烂何惧短暂。

韩寒的《1988》始终只关自己,却触摸着我们的心,有人说这样的韩寒有一点可爱,还有一点苍凉,而《1988》就如埋葬黛玉花瓣的那抔黄土,藏着华美噙着芬芳。“1988”在国道上驶过,带着记忆与未来,帮娜娜抚养的孩子在对这个世界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一句疑问,而我们是对未知的恐惧,总要有人在路上成长和失去,韩寒在这一本书中,带着我们一起感悟。

这本《1988》,这样的喜爱。狂热的夜无处追,这样的爱只一回。

 

       本文获第八届读书观影有奖征文活动二等奖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