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如你所愿去生活
——观《冬眠》有感
2015-12-22 20:13 理学院制药121班 罗敏娟 

看惯了美国商业片,大场面,演员夸张的动作、直来直往的交流方式,再接触文艺片,简短的台词,没有背景的入场,慢悠悠的节奏,就觉得冗长,忍不住想快进。《冬眠》亦然,虽然荣获戛纳节棕榈奖,但仍是一部需要耐心去看的片子。

年轻时当过演员的Aydin继承父亲的房产,与年轻的妻子Nihal,离异的妹妹Necla一起在偏僻的山城,过着优于其他平民的富裕生活。影片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争吵、辩论,脸红脖子粗地各执一词,甚至由于理论与话题不同意见的分歧而相互指责、侮辱,这时候辩论话题本身已无关紧要,仿佛为了辩论而辩论,最后彼此关系恶化。

Aydin靠租地和来旅店维持着周围人羡慕的体面生活,也因此大家觉得他冷漠而遥远。看马的途中车窗被一个小孩砸碎,催房租被认为是伤害租户尊严,他与平民矛盾的关系表露无疑。他在写作,妹妹对他的一篇文章发表异议,认为他连母亲的坟地都不去,那么有关宗教信仰神圣的言论也就不攻自破,Aydin由妹妹对他文章的批评上升到以往两人常常意见相左的问题,并认为离异的妹妹懒惰、难以相处、咎由自取,是个寄生虫,妹妹因此不愿再见他,即使仍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

Necla认为与酗酒的丈夫离婚并变得更加嗜酒,她也有错,她应该承受一切,希望丈夫因此得到感化浪子回头,她觉得宗教的意义在于对邪恶敞开怀抱。对此,Aydin认为对于邪恶只能施以惩罚,并因此与妹妹在餐桌上争吵;Nihal认为她的想法很异想天开,有坏习惯的人是很难改变的,因此Necla认为Niha的慈善事业只是雪中送炭,而没想过与他们共分一杯羹,即没想过与受难者同甘共苦。

NihaNecla从来不曾愉快相处,与丈夫的关系也很紧张。两年来,两人各自管各自,互不干涉,她认为丈夫不关心她的事情,所以对丈夫的事情也漠不关心,在听到丈夫想为一个教缝纫的教师建一所学校而愤然离去,召集同事在家里来会也不曾告诉丈夫一声。丈夫建议她对他人多加小心,过问对她所从事的慈善事业账目问题,她大发雷霆。在她眼里,丈夫固执、严厉、胆小、多疑,他限制了她的自由与梦想,但是她又年轻、没钱、无处可去,当丈夫对她说,你总是说想离开我,有人拦着你吗?她只能流泪、冷战,不知道生自己还是丈夫的气。

为缓解三人矛盾,Aydin决定去伊斯坦布尔,想去那完成自己的作品《土耳其戏剧史》,临走的那天,周围一片雪白,他的头发和胡子上沾满了雪花,两位至亲都没来送他。到车站后他又改变了注意。

文艺片总是着笔与心理、思想、精神层面的问题,每个人都有困惑,迷茫,敏感而痛苦,处于自己的世界不被理解,忧郁或者孤独。剧中的三个主人公都有自己的问题,固执、互不理解,亲近却不亲密,是熟悉的陌生人,偶尔争吵,但依旧生活在一起。

Niha对慈善热心,却整天对家人板着一张脸,吃穿用度都依靠Aydin却对他冷漠,感情荡然无存;Necla困扰于过去的忏悔,放弃了事业、爱好,过着自己也觉得无聊的生活;Aydin仿佛对一切不满,是或者不是,都会找出挑剔的理由,但在与妹妹、妻子的争执中,他都做出了妥协。

再次回到家,看着楼上窗口边妻子的脸,他在心里说:并不是你我才留下,伊斯坦布尔一切都很陌生,别处也是……让我们一起生活,随你的心意。已不再年轻的Aydin放弃了对生活的过多奢求,用对写作的热情弥补心灵的孤独,对亲人,不再奢求被理解,相互陪伴就好。

土耳其的冬天又一次飘起大雪,白茫茫一片,将整座山城掩盖其下,书房里的老人,对着电脑吧吧吧的敲着,他在完成一部作品。

 

     本文获第八届读书观影有奖征文活动三等奖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