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典雅的气质,诡谲莫测的计谋,白璧无瑕的外表,阴戾晦涩的内心,卓尔不群的能力,残酷冷血的恶行,玲珑圆润的手腕,谨言慎行的戒备,这些互相矛盾甚至水火不容的元素在她——唐泽雪穗身上平静内敛的蛰伏着。她是川岛江利子眼中体贴睿智的朋友,是唐泽礼子眼中懂事乖巧的好女儿,是学校男生眼中瑰丽清高的女神,是高宫城眼中温柔贤惠的小娇妻,是店员们眼中色厉内荏的社长。
唐泽雪穗,这个如画中走出来的女子是诗人们幻想中的存在,带着神秘的色彩聚焦着所有人的关注。她的美丽妖娆,她的魅惑冷静无不吸引着我们走进她的世界。不得不承认东野圭吾炉火纯青的笔力,简明扼要的言语,无需雕词琢句,无需粉黛兼施,无需冗繁赘述,跃然纸上的就是一位罂粟般妖冶蛇蝎般狠辣的人物形象。作者以其精奇绝伦的布局摄人心魂的情节紧紧抓住读者的视角和思维,带领我们品鉴着这份凄美苍凉的爱情之旅,文字的尽头不是故事的结尾,而是我们思绪纷飞的初始。
筱冢一成说:“她的眼里有一种微妙得难以言喻的刺,那是更危险的光——那光中隐含了卑劣与下流”,他认为真正的名门闺秀,眼神不该栖息着那种东西。是的,真正的名门闺秀怎么会设计出多起针对身边女性的性侵事件,无论她是想怀柔对手藤村都子——同样是才女但却到处散播着雪穗不堪身世的同级生,还是想驱逐情敌川岛江利子——筱冢一成善良可爱的女朋友,雪穗的做法都是极尽残酷冷漠的。
然而纠其渊源,我想是因为童年的阴影在她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当初生母西本文代为缓解家中经济拮据,把自己的女儿提供给那些恋童癖们蹂躏,这种经历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整个人生最黑暗痛苦最刻骨铭心的煎熬,所以在以后的日子,即使是身体沐浴在明媚白昼,心里那小小的仇恨的种子都在顽强的攫取着雪穗丑陋的欲望和嫉妒然后疯噬般草长,最终成为一个大毒瘤,所以她要掠夺,她要毁灭,她要践踏她们的灵魂,这不但是对她们个人的报复更是她对社会的报复,幼年的遭遇依然深刻扭曲了雪穗的人格。
雪穗曾讥笑今枝直巳“我认为服饰和饰物不是用来掩饰一个人的内在,而是用来衬托,若是有气质有教养的人来穿,不管是什么衣服看起来都显得高雅非凡”,然我觉得这句话正是作者用来讽刺雪穗的,她不正是用华美得体的衣物来掩饰自己那不堪入目的内在的吗?尽管她看起来高雅非凡,然仅仅是看起来而已,而真正的的气质与教养绝不会肤浅地局限于看起来,所以只要我们眼中稍具清明便能很轻易地发现那双猫眼中闪烁着的温柔真诚的光并不那么完全地纯澈明净,而筱冢一成便是为数不多的能直视人内心本质的聪明人之一,不同于看尽人间丑恶从而发掘其本质的笹垣,一成有着绝佳的通透直觉,所以他对雪穗的第一印象便有些黯淡,也正是因此,这一双能发觉栖息之美的眼睛才会停留在真正清明无欲单纯低调的江利子身上,那个着装朴素打扮粗糙却能尽情在雨中漫步的少女。
我们知道雪穗选择江利子呆在自己身边,只是想用丑小鸭衬来托白天鹅的高贵美丽,但没想到丑小鸭的纯美即使是匍匐在白天鹅的妖冶的羽翼下也能熠熠发光,再加上筱冢一成的精美包装,江利子简直惊艳地让那个人不敢直视。所以雪穗不甘心,她要破坏别人的幸福,她不容许身边的人比自己更惹人注目,于是她设计陷害江利子并成功让她变回以前那个自卑又黯淡的丑小鸭。尽管最终没能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我相信一成与江利子在一起的那段光阴一定是他们各自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刻骨铭心的美好记忆。
雪穗对夏美说:“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替代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是呀,本该光鲜亮丽的童年却充斥着冷漠势力的母亲和暗无天日的接客生涯,这些都注定了雪穗的人生不会亮如白昼,失意至尽头的人连灵魂都被蹂躏的人还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从来就没有沐浴过温馨的人又何谈失去阳光的庇护呢!所以在最后一位亲人——生母西本文代想要自杀的时候,雪穗明明看出端倪却没有阻止反而成为促成整个事件的催化剂。
我们不得不佩服一个小女孩在那种情急之下的睿智与冷静,她轻而易举地将整个自杀案件改装成完美的意外事件,还天衣无缝地给自己带来了证人,因为她明白,拥有一个自杀的母亲,自己的人生将会永远被人唾弃,而拥有一个因意外而去世的母亲,那自己得到的就是大家的同情与怜爱,而这也正为自己被善良高雅的唐泽女士收养做足了铺垫。面对这样一个小小年纪就心思缜密的女孩,我们叹惋她出身可怜的同时更讶异于她非同凡响的城府与成熟、阴险与狡诈,但或许这样的性格是在她的悲惨遭遇与本性凉薄的共同作用下浑然天成的吧。
不过,上天对雪穗到底该说是残酷呢还是怜悯,让她遇上了一个同样性格冰冷阴暗的男孩,并且因为桐原洋介的离奇死亡两个人的命运深深纠缠在一起。讽刺的是,他们二人,一个是当时人们眼中被害者的儿子一个是嫌疑人的女儿。他们之间将会有怎样的羁绊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被称之为被害人儿子的相关信息。
他,俊美酷帅,拥有着致命的魅力,另西口奈美江和栗原典子为之神魂颠倒,他有着非同寻常的头脑和卓尔超群的动手能力,他有着高瞻远瞩的睿智和无懈可击的执行能力,他是天才机械家更是计算机专家,他就是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创世之作《白夜行》的男主人公——桐原亮司。
亮司出身于一个畸形的家庭环境,父亲不理家事,母亲和店员通奸,父母的凉薄造就了他早熟的冷静聪慧和桀骜孤僻。所以当看到图书馆的西本雪穗时,她安静如水、纯美似画,而且同样那么孤独,于是他被深深地吸引,想要去接近她去了解她去守护她。他们二人常常一起在图书馆写作业,只有那时才会显露出两小无猜的纯真与快乐,也只有那个小小的图书馆才真正是他们灵魂栖息之处。那时的雪穗在桐原的视野里,是于沧浊中亭亭玉立的清丽脱俗,是犹如白莲般圣洁优雅的存在,是绝对不容亵渎的。然而当看到自己的父亲竟对雪穗做出那等兽行之时,他怒不可歇、理智尽失,用自己最喜爱的剪纸刀杀死了生父,那一刻仅仅六岁的男孩需要承受的太多,他的愤怒他的咆哮他的恐慌他的嘶吼绝非字里行间可尽视。
双手沾满父亲的鲜血,从此,亮司的命运被烙印上杀人犯的标记。自此他的人生除了对雪穗的爱再无其他,他为她出卖身体、灵魂、善良、纯真和尊严来满足雪穗对金钱、荣誉、地位的贪欲。亮司就像雪穗的一台赚钱机器,没有润泽没有休憩没有养护,只是不断带着呕哑嘲哳的杂响运作着,没有人关心他的寿命,没有人看到他青春的羽翼下那锈迹斑斑的绝望和沧桑。尽管赚了很多的钱,但他本身却是彻头彻尾地淡泊名利,他对金钱并无欲望,相反地,他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住着简陋的房间、吃着炸鸡和啤酒,仅仅如此而已。
亮司的所作所为从来不是为自己,他只是单纯的想留住那份童年邂逅的静美,我甚至怀疑他对犯罪本身根本漠不关心,他要的只是满足雪穗的要求。这样的亮司单纯地让人心疼,正是单纯所以义无反顾。但是从他那些精美绝伦的剪纸画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那个站在窗帘后无比眷恋着夕阳的背影是多么落寞孤寂。我想可能只有在剪纸时,他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隽秀意境吧,也只能是在剪纸时,他才会流露出憧憬与渴望的情绪吧,而更多时候的他只能像黑暗中踽踽独行的老鼠,觊觎着远方枝叶间斑驳陆离的阳光。亮司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礼物是一张漂亮的麋鹿轮廓的剪纸,那红色的纸片轻飘在小女孩的手中,那样轻盈地摇曳着的不只是剪纸,随风而逝地还有亮司对这个世界深深的迷恋。他选择用死亡来沉寂一切,让雪穗摆脱所有嫌疑;他选择只身背负所有罪恶,让雪穗获得重生;他选择将自己湮没在黑暗,为雪穗开辟一条康庄大道;他选择让灵魂代替自己继续永远守护在雪穗身边。
笹垣说亮司和雪穗一个是枪虾一个是虾虎鱼,他们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当然,对于一个追捕嫌犯19年的老侦探来说,丰富的阅历在他身上凝练成火眼金睛,任何蛛丝马迹都要明察秋毫,他有着近乎神奇的直觉。站在笹垣的角度看到的是,雪穗和亮司,一明一暗,里应外合,他们的羁绊同利益共生。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是不全面的,因为在他看不见的地方,亮司与雪穗有着一种更为深刻的羁绊,那是一种精神上的、灵魂上的羁绊,与其说是互利共生倒不如说是两个深爱的人在绝境中相濡以沫、寻求生机。
其实看书时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亮司对雪穗的爱是毋庸置疑的,那么雪穗呢,难道他只是把亮司当成她对金钱、高贵、气质的追求道路中的工具吗?显然不是的。我们有看到亮司桌上绣着“RK”的黑色笔袋,看到雪穗名为“R&Y”的精品店,雪穗说她的人生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我们可以看出亮司在雪穗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她或许并不真心钟情所谓的钱财与地位,她要的只是报复这个社会,她可以对任何人伪装,但这个任何人绝不会包含亮司。在雪穗看到亮司的尸体时,那一刻,她早已忘却带上自己一贯“楚楚动人”的伪装,她的情感随着亮司的死彻底冰冻,她的灵魂也因亮司的死被完全剥离。纵然置身于灯火通明中,但她的人生却从此陷入永远的黑暗,因为,那个代替她生命中太阳的东西已经燃烧殆尽了。她上楼时的背影犹如白色的幽灵,我们相信那一刻的她早已泪流满面,那也是她残留的最后一丝人性。
不管是亮司的“赎罪”还是雪穗的“掠夺”,其实都只是两个被背弃又背弃一切来憎恨世界的人,雪穗是穷极一生隐忍伪装,亮司始终徘徊在黑暗的通风管,就像两个被孤立的刺猬一样,再坚不可摧坚的刺只是为了保护内在的柔软。他们的灵魂中除了对彼此得爱再无其他,他们想要的只是牵手散步在太阳底下啊!
另外书中多次提到太阳,那么太阳到底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呢,在我看来,太阳应该主要有以下三种寓意:
一是爱。窗外风景秀丽,他们却只能在黑暗中相濡以沫,正是汲取着对方的爱他们才得以滋养行尸走肉的躯壳,正是怀着对对方的爱,才赋予他们生命的价值与美好,正是双方共同的爱他们才能携手走过19年风雨兼程;也正是爱,才给他们冰冷的灵魂注入温暖,尽管那份爱无望感伤、沉痛悲郁,尽管那份爱无法冲破黎明前的绰约朦胧,但仍然绮丽若橘色夕阳,温柔直至尽头。
二是人性。善和恶都是人性的一部分,为了掩盖六岁时所犯罪恶的烙印,他们不得不制造出更多的恶行,就像为了圆一个谎再制造出一千个谎言一样,这样的人生就像在走钢丝,必须有着极为缜密的心思和高度冒险的胆识与手段,但是亮司和雪穗凭着过人的机制轻松玩转其中,成为人生的赢家,但同时这也让他们的人性一步步沦陷。背负着满身罪恶,在他们身上找不到上善若水的粼粼莹光,所以他们自卑,所以他们向往,向往善良——那如太阳般熠熠生辉的品质、是他们本该拥有却因命运的扭转而被慢慢抽离的光芒。
三是梦。太阳,一个充满美好、希望、温暖、明媚、热情的代名词,简单朴素却遥不可及,就像一个美丽的梦,他们所追随所憧憬的梦,然而仅仅只是梦而已,,他们在这虚幻迤逦的梦境中迷惘,破绽百出,作茧自缚,最终梦境幻灭,除了一方麋鹿剪纸什么也没留下,最后一丝温情也被生死相隔,凄美绝望。
《白夜行》看完了,作者带领我们从经济高速发展的70年代开始,历经80年代的电子行业迅猛发展、房市股市大热的泡沫经济时期,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将整个故事铺陈开来。精简凝练的言语为我们勾勒出由层层冰冷诡计萦绕而成的谜局。那么真正直击读者心灵的是我们对凶手诡谲杀人手法的愤怒震惊、是我们对一步步逼近真相的猎奇心理的满足还是我们对老侦探二十年如一日坚守正义的感动?我觉得这些或许都有,但都不是映像文章主旨的原。
而《白夜行》之所以这么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它能引起读者心灵上的鸣动,读完之后,人的脑海中会有各种思绪在奔腾在冲撞,如空谷传响绵延悠绝,如花开并蒂,悄然绚烂。它能让人引发出一种关于爱情关于人生关于信念关于社会形态的深思,这种作者与读者在思维上深层次的交流往往是最可贵的,这也正是好的文学作品所独有的珍贵价值所在。
本文获第七届读书观影有奖征文活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