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所有的传奇都归于尘埃
2015-04-22 16:13 动画111班 张晗芷 

    第一次知道《天鹅绒金矿》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也不记得当时是从哪里看到的。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记住了这部影片。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华丽摇滚兴起的鼎盛时期,两位摇滚巨星的人生经历。对于一个喜欢摇滚以及关于华丽复古的人来说,看到它的海报就已让我心动不已。只记得当看到影片简介的第一眼,我就知道这是我喜欢的类型。

 

关于整部影片的基调,我认为我可以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它:华丽、颓废、奢靡、浮华、炫丽、耀眼与卑微、幸福与忧伤、希望与绝望,还有一个重要的字眼——优美。

 

优美。首先是指男主角布莱恩•斯莱德。当我知道演员乔纳森演该片只有19岁的时候,我不得不赞叹他的天资。是他时而看似无害的天真时而在不经意间流露的邪气将这个带着阴柔又妩媚的角色得以丰满。仿佛他就是那个华丽的摇滚巨星,那个即爱男人也爱女人的异类,亦是潮流引领者。

 

布莱恩颠覆了世界,他的厚底高跟鞋。闪亮又七彩的眼影。在世人的嘲笑与赞美中将他推向了一个至高的位置。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普通人不可达到的事物,在他身上予以实现。他是那个时代选中的传奇。所以传奇的注定闪耀也注定着终有淡去光芒的一天。庆幸的是,他们曾经拥有一段无与伦比的时光。

 

影片中另一位传奇摇滚巨星——库特•王尔德。除去片头那段王尔德小时候涂着妖娆的红唇在深蓝的夜里满足地微笑以外,他第一次以演出的方式出场便惊世骇俗。不仅是震惊了曾经刚步入摇滚殿堂不得志的布莱恩,也是让观众看到一个与主角风格完全不同,野性狂躁的不羁的王尔德。王尔德仿佛是上天带来继承艺术的宠儿。导演让他传奇一般地降生,好似是隐喻着他是一百年前奥斯卡•王尔德的转世。而他天生的狂妄不羁也注定了他非凡的经历。

 

注定在一起的人就算绕多大的弯都会相遇。当布莱恩成名后到美国找到王尔德是他们第二次见面。就这样,两人强烈的双吸促成了他们的事业,这段光阴对于两人来说也是他们最美好的时光。那时的他们还天真的想改变世界,在众人的大笑中,他们是单纯的。布莱恩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王子,而王尔德便是他的唯一。

 

影片的拍摄手法形式感很强,也运用了很多象征的手法,这些独特的拍摄手法下都能品味出很多的喻意。光是这些波光粼粼、绚丽迷幻的镜头就让我不得不迷上这部电影。像是舞台剧,有时晦涩的镜头我也不能准确的分清到底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还是角色们的幻想。高饱和度艳丽的画风与飘渺的镜头组合在一起,总让人如痴如醉,在这奢靡的镜头中与眼前的快乐一同迷失。

 

所有的事物都有它最鼎盛和光辉的时刻。当王尔德离开布莱恩在异国他乡的街道上吸烟,在夜晚望着陌生的人群,他怅然若失的脸,让人不免感到惋惜。而当我们又看到布莱恩整日在脏乱的床铺上吸毒时更是心痛不已。就在这时我们已渐渐明白,昔日的自信与希望,再也回不去了。

 

影片一开场便是一场由欢乐躁动的人群转向一场骇人又凄美的枪杀事件。而经历着这一切的其中一位布莱恩的歌迷——也就是十年后的记者。在十年后的今天开始调查了这位摇滚传奇的个人经历。虽说影片是以倒叙的手法回忆了这两位传奇巨星的故事,但其中穿插了十年前一个布莱恩的歌迷——也就是十年后的记者在生活中的一些典型行为,不仅与布莱恩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是那个年代的躁郁年轻人渺小与叛逆的缩影。这无疑是提高了本片的看点和深度。

 

记者本是个内向的人,而十年前的他追随着布莱恩的脚步也曾在音乐中沉迷,模仿过当时流行的着装,化着妖艳的眼妆在演唱会释放自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段莫过于他放着音乐看着报纸上偶像与王尔德接吻的新闻在房间中自渎的那一段。伴随着舞台上妖艳的布莱恩演唱的一首《Baby's on Fire》,当记者的父亲破门而入痛骂记者时,他是一张哭泣悲伤地脸。而下一个镜头便转向娱乐圈内部人士淫乱的派对,布莱恩与王尔德走出了房间,仿佛是预示他们将要做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一边是巨星,一边是追星者,就好像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不可跨越的鸿沟。这样直观的叙述让人不得不为之感叹。而十年后的记者已是工作稳定的上班族,十年前热血的追星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但是那些叛逆的记忆依然让他回味不已。这侧面又说明了布莱恩活跃的年代影响力巨大,并且给予他们这一代人难忘的青春。

 

当我看完本片时,难免产生意犹未尽和回味无穷的感觉。不仅是遗憾一部如此经典的电影以及它引人入胜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结局。主角布莱恩最后以一场精心策划的假枪杀淡出了这个年代以及世人的视野,而70年代的华丽摇滚在影片中也预示着告终。十年后的他是大众世俗偶像汤米•斯通,与曾经的他判若两人,没有人认出他就是当年叱咤风云的布莱恩•斯莱德。就在那一瞬间记者发现了原来布莱恩就在他眼前,可一切早已不是原来的摸样。早与布莱恩早已经分道扬镳的王尔德,在缅怀那段光阴的同时依旧走着自己的路。所有与布莱恩一起度过他那段事业最鼎盛时期的人无不怀念和叹息,时光一去不复返,美好只存于回忆。看到本片末尾的我,也不禁产生一种言喻的悲伤和惋惜的心情。这种悲剧式的结尾让我只能感慨,所有的传奇,最终都将归于茫茫人海中的尘埃。

   

    本片的故事都是由真实的人物事迹改编的,两位主角的原型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摇滚巨星David BowieLggy PopLou Reed。没错,确实是改编。大部分剧情确实是源自现实,可是一些重要的主线方面做了导演主观的艺术加工,这加工已经让电影的艺术高于现实当然也偏离了一些事实。这两点最大的体现莫过于本片两位主角的同性感情纠葛,以及布莱恩最后假死以一个新的大众流行歌手的身份重新出现。现实中的人物们又是另一番姿态,至于巨星David Bowie到底是不是同性恋,反正现在的他已经否定了他曾经承认过的这件事。有网友写道:《天鹅绒金矿》影片与其说是在揭示两位最伟大的摇滚歌手David BowieLggy Pop的隐私故事,倒不如说在反映那个天才辈出的摇滚时代。这句话让我对这部影片也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如此看来导演并不是为了彻底还原现实,而是将70年代的华丽摇滚年代的那些现象和辉煌展现给世人。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作为一部电影确实值得让人为之称赞。

 

                        本文获第七届读书观影有奖征文活动二等奖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