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这本书,浅斟慢酌,我品味到了久久不得的滋味。那些我正在寻觅的东西,就在这本书里,等着我来领回……
如何处理毁谤?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因不堪忍受诽谤流言,想请大师为他剃度。大师带他走到一条小溪边,摘下一枚菩提叶,并让小和尚取来一木桶和一瓢,对他说道:“施主想远离红尘,就像我手中的这片净叶,”说着把叶子丢到桶里,“如今施主受毁谤,深陷尘世苦井,是否如这枚净叶深陷桶底呢?”年轻人看了看叶子,点点头。大师从溪里舀起一瓢水,“这是对施主的一句毁谤,企图要打沉你。”然后将水浇在树叶上,树叶在桶中荡了荡,最后飘在了水面上。大师又倒入了一瓢水,树叶晃了晃,还是飘在水面上。年青人看了看桶里的水,又看了看叶子,说:“树叶秋毫未损。虽水越来越深,但叶子依然轻松漂在水上。”大师笑着点了点头,说:“流言是无法击沉一枚叶子的。叶子抖掉浇在它身上的一句句蜚语、一句句诽谤,不仅未沉入水底,反而随着毁谤的增多使自己渐渐漂升,远离了渊底。
是啊,我们不能奢望遇到的都是呵护自己的人,况且有时别人也局限于自己的认识产生了不理解和误会。谣言难以避免,何不让坚韧成就自己的一切,用自己的能量向所有不理解自己的人或蓄意伤害自己的人证明:我不屑于和你们争辩,但是你们错了。
生气不如改变。
星云大师曾说:“有位禅师特别喜欢兰花,在平日讲经说法之余,花费了很多时间栽种它。一天他外出云游,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弟子们都很细心的照顾着花,但某天在浇水时一不小心把兰花架碰倒了,花撒了满地。弟子们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赔罪领罚。禅师回来听说了这件事,不但没有责怪大家,反而坦然的说道:我种兰花,一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是为了美化寺庙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障碍,这一点是很难得的。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况且兰花已然如此,生气也没用,何必还要用生气乱了心情,坏了情绪。生气不如改变自己的心态。”
对呀,我们也应如此,不要为喜爱的东西而生气,让宝贵的快乐随生气流失。其实“生气不如改变”这句话还适用于嫉妒。每个人都会被人嫉妒,有的人还因此受了好多不公平的待遇和暗中的阻碍。叫花子永远不会嫉妒百万富翁,只会嫉妒能比他要到更多钱的叫花子。别人嫉妒你,是因为你只比别人超出一点点。如果你比别人超出一大截,别人就是羡慕你了。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如果次次都以生气作为贯穿全过程的主线,那么岂不是每天都要在黑暗中度过。不妨用这句生气不如改变来勉励自己。人生的智慧就在于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坦然接受自己改变不了的事情。
忍耐。
星云大师讲过这样的道理:幼儿以啼哭为力,然而一旦流出眼泪,力气也耗尽了;妇女以娇媚为力,然而一旦使出娇媚,气势也消失了;莽夫以拳头为力,然而一旦伸出拳头,正气也瓦解了。因此,任何力一旦爆发出来就尽了,而只有忍耐,才是永久的力。
有个故事:某著名推销大师,要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大幕拉开时,人们看见舞台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旁边还有一个大铁锤。老人上场后,请了位年轻人用那铁锤去敲打吊着的铁球。年轻人拿起铁锤全力向那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过后,那球纹丝不动,他就接二连三的砸,很快就气喘如牛了。
这时,老人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锤,严肃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球,“咚”的敲了一下,停顿之后再敲,持续的重复着。20分钟过去了,会场开始骚动,老人仍在敲着,好像没有关注到现状。30分钟过去了,有好多人走出了会场。大概在老人进行到40分钟时,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叫了一声:“天哪!球动了!”霎时会场鸦雀无声。老人仍在敲着,铁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下越荡越高,终于它的巨大威力强烈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场上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老人转过身来,慢慢的把小锤装进兜里,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力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力去面对失败。”
是啊,我们常常只关注于成功者所散发的光芒,可是却忽略了他们曾经付出的艰辛和忍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成功是需要承受苦痛的,如今的我们面对着太多的诱惑,那么,我们是选择用忍耐来成就自己,还是用浮躁毁了自己?
……
很多星云大师的话语和故事,都颇含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这阶段的我们正需要这种思流的清泉,以使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再拥有一颗豁达的心,就可轻松愉悦的面对自己人生路上的磕绊。
去阅读一本好书,定位自己的人生吧!
本文获第六届读书观影征文活动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