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20度的热水
2013-09-17 16:03 材料学院成型121班 王临江 

 

 

寒假回家,借的书不多,只有一两本。本就不求博览只愿精读。是精读那自然是缓之又缓,不能和平时的一目十行相比了。原想这样读来必是愈加沉静,却不想读书时总是静不下心来,也进不去书里面。思忖良久,才想明缘由,让我都有些哭笑不得了。

 

我读书是喜欢有一杯水在旁的,自小便是如此。总觉得天大的事情,有一本书一杯水,便也化为虚无了。水温不要高,适宜就行。看几页书,喝一口水,自日出至日落。这样的日子真是神仙也不换的。

 

刚来上学时,我还为水的问题苦恼过。想着以后要从宿舍带水,再也不像家里那样惬意了。还好,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开水间。好景不长,我常去的四楼的开水间竟不知何故被撤销了,开水箱也自此不见。不过还好,馆里的开水间也不止一处,上楼时顺便在二楼打水也是极为方便的。

 

第一次喝二楼的水,我是在读夏衍先生的《懒寻旧梦录》。杯水入口,不似平常之甘醇,竟有种苦涩的味道,像是水未烧开难以下咽,忍不住便想吐。鬼使神差之下,我竟未立刻吐出,水在口腔中又巡回了片刻,竟觉得苦尽甘来生出了些许甜意。蓦地,我明白《懒寻旧梦录》的含义了,恐非“旧梦”之苦,而是“懒寻”之甜吧。从前心事都消,懒寻旧梦;肯把壮怀消了,做个闲人。恐也非壮志难酬之怅然,而是颐养天年之快哉了吧。

 

隔日再去打水,无意间看到水箱上温度计竟是20度。踌躇良久,不知为何还是打满一杯,味道没变,还是那样。而后的日子便平淡无味了,每日读书,打水。书一本本读完,水一杯杯饮尽,不变的是温度计的20度指针——我想它是坏了的。我渐渐习惯在手边放上这样一杯水。每每读之兴起,便似酒痴遇酒一般,总要来上几口。杯水下肚,总觉得水的苦甜还在齿间心头萦绕,真是余味袅袅,三日不觉了。

 

佛家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用到此处,我想是极当的。这一杯水竟能品出甘苦两味来,可不是如此吗?中国人好饮茶,恐也与此相关吧。古人饮茶必取泉水雪水,《红楼梦》中妙玉所储腊梅上的雪水更是极品。因其淡而显茶之香。古人说茶有霸王,君主,隐者三香,想来也是因水之淡而显发的。

 

然则这一杯水也能生出两种不同之味,不正是与饮茶又异曲同工之妙吗?其实无论饮茶饮水,饮的都是人生。茶之味正衬人生之味,一个毫无阅历的人是品不了茶的,最多像宝玉般“牛饮”罢了。水亦是如此,我总觉得一杯水似包含了人生,人生无非苦甜,妙的是此水亦是。水从口腔滑入喉间又入腹中,正像把人生的苦甜尝了一遍。此时之所思所想,尽是甘苦萦回,世间万物都不值一提了。个中滋味,非足为外人道也!我大意揣测,老子讲上善若水,怕也是喝了这水而一时顿悟吧。

 

我与老庄是不能比的,他们二人一讲“道法自然”;一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分明是从万事万物中品到了一丝甘苦,而这份洒脱也真不愧是道家鼻祖了。不过你我虽是“凡人”,但尽可“格物致知”,朱熹不久“格”成朱圣人了吗。其思虽不足取,其法你我却可兼采。守仁格竹,不也老树开新枝,格出了一门心学吗。

 

世间万物大都可“格”,此亦孟子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其实“格”说白了也就是感悟,感悟生活。“大道混成,存于天地”只要愿意感悟,总有收获。我不也从一杯水,几本书中格出了这么多似是而非的大道理吗?

 

 

                        本文获第六届读书观影有奖征文活动三等奖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