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漆黑的背后,燃起如翼般绚丽的火焰,那拒绝不公的火焰,必将燃尽时间,燃尽黑暗,燃尽历史,燃尽整个世界!
——题记
北美大灾难后,凯匹特政权在毁灭了叛乱的第十三区后,规定统辖下的十二个区每年必须选出“祭品”参与饥饿游戏。然而这所谓游戏的结局是诱惑而残忍的:冠军获得生命,财富与荣誉,而败者就只能沦为孤魂野鬼。
因为这是惩罚,也是震慑。
十二区中没有哪一个孩子愿意把如诗般美好的青春生命献祭给这残酷的游戏。
或许是命运使然,凯特尼斯还是选择了踏上这条充满未知的道路。当她进入都城后,对于凯匹特的一切都深感不安,因为凯匹特本来就是一个疯子才会居住的地方。
正如同游戏肮脏血腥,但他们却必须纯洁无垢。
很讽刺吧?
他们不像是战场上的战士,却更像是敬业的演员。
他们“自由”,却仍需强颜欢笑,将言辞修饰如同金玉,把平凡甚至平庸的自己装扮成惊艳的舞者,然后和主持人凯撒忘我地调侃自己,和观众开着庸俗的玩笑博得关注以图更多的支持。台下妖魅般的观众看着祭品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像见到光辉的圣母玛丽亚一样开心快乐:他们一边“善意”地鼓励每一位祭品勇敢直前,然后一边在家里享受着红酒与烤火腿,全神贯注地看着 “饥饿游戏”的直播,关注着支持的偶像,为这些勇敢的祭品鼓掌,喝彩,加油,甚至“流泪”。
凯特尼斯也许还未体会到,他们的笑容与掌声不是为了赞颂祭品的勇敢,而只是为了规则的依旧存在。可即使如此,她还是明白自己并不属于他们中的一份子,从来都不属于。然而当她穿着西纳设计的火焰服饰化为燃烧的飞鸟缓缓进场之时,却不知这已注定她将来必会以火焰般的意志将整个凯匹特燃烧殆尽。
影片并没有刻意去渲染血腥的厮杀,反而迅速切换镜头,以侧面手法来展现搏斗的激烈与残忍。正如“游戏”之初的60秒,导演给众多武器以特写镜头,因此观众即使不去看后来顿起的厮杀镜头,却仍很容易联想到这些武器会如何插进败者的心脏;如何被挥舞而掀起残肢断臂;如何无情地夺取那些倒霉鬼儿的性命……
这已然令人不寒而栗。
但在饥饿游戏中,真正可怕的并非这些寒芒四射的刀剑,反而是置身于游戏中的人:因为有人会坐以待毙,有人想要天真地逃避游戏,也有人觉醒成为反抗者,但与此同时也会有人沉湎于这荒诞血腥的游戏中而大开杀戒,甚至忘了自己小丑般的奴隶身份。如果一个人忘了自己存活的本来意义,甚至替压迫者充当“猎狗”的角色,享受“奴隶”卑微的快乐,那么,这无疑是最应被他人痛恨的悲哀!
影片对于人性黑暗面的描写淋漓尽致,令人胆寒惊悚,但同时也不忘对闪烁着人性光辉的表现进行细微精彩的赞颂:凯特尼斯自愿代替妹妹波丽姆成为“祭品”的勇气;她与醉鬼教练黑密斯之间有些模糊的诚挚情谊;她与“猎人”女孩露露坦诚相待,相互依偎一起入睡的画面;以及对皮塔不离不弃,甚至最终欲以死亡的结局来拒绝游戏“规则”……
不安与猜忌就在凯特尼斯对规则的拒绝下如同冰雪般消融。
是爱,感化了一切。
而也正是这最锋利与温柔的刀尖,深深刺伤了游戏管理者的高傲尊严,粉碎了凯匹特首脑的阴谋。
作者苏珊为读者们展现的饥饿游戏类似于古罗马帝国血腥的奴隶角斗表演,在观看影片之时,你竟然可以想象到:在两千年多年前恢宏的罗马斗兽场上,空虚的贵族在席上喝着冰镇的醇酒,妙龄少女为他们轻摇着团扇营造天堂的氛围;而台下则响起炼狱般的刀剑铿鸣,肌肉被撕裂,骨骼被刀斧粉碎,角斗士们的嘶吼声绝灭于血液干涸的喉咙,求生的欲望与绝望交织成狂热的角斗表演。而这份厮杀的狂热气氛也将贵族的空虚感引向无知的狂热与灭亡的深渊之中。
帝国沉浸在一片无以言喻的“欢愉”。
可当罗马斗兽场地面上的沙砾被千万奴隶的鲜血所浸透之时,那曾经辉煌无比的地中海帝国便崩塌消亡了。
不合理的存在,便终会灭亡。
奴隶的自由思想觉醒了,就意味着奴隶制社会已经走向了末途。
这说明人是引导自身历史发展方向的关键。
然而人却往往是疑惑的,不仅于世界,也于自身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高更那幅《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诞生前,先哲们思考这简单而复杂的问题已然千年之久,却终究拨不开那一层迷雾。而且更可惜的是,在伊瓦因病辞世的高更也无法具体告知世人他求索到的答案,只凄凉地留下那幅惊艳一世的印象主义作品。
而且藏在那画中的答案也非绝对正确,正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一万种解释。
世上的答案本像流云般变幻无相,而人总是应该去追寻自己所处时代应有而合理的正确。
凯特尼斯无疑已开始觉醒,并学会思考去追寻某个属于她的答案。
所以她才开始拒绝这个世界的法则。
因为法则早已畸形。
若说人的身体出现返祖现象算是正常的基因突变,那么当人类的文明精神也开始“返祖”时,便意味着褪化。而在饥饿游戏中,我们所看到的便是一种回归“野蛮”的文明,既让人胆寒,也使人惊悚。
越文明,就越暴力么?
可人从“食人果腹”的纯粹动物发展到抛却了部分野性并学会克制野兽本能的“知礼之人”花了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艰辛残酷,代价深重,已不可言。
人类应珍视这一切自身所创造的成果,否则便意味着背叛。
凯特尼斯学会了拒绝,而拒绝是一种某种意义上的背叛。
背叛终须会令人忏悔,可如果是为了所爱之人呢?
背叛正义,是为堕落。
背叛不公与不义,便是抗争,便是正义,便是爱。
爱是美丽的光芒,可以驱散黑暗与不谐。
明白爱,并愿意献祭一切来成全世界的生物,才是真正的人。
人是自己幸福的主宰,所以会因追寻与守护自身幸福而奋起抗争不公。
凯特尼斯在蜕变,她将化身为燃烧着的美丽飞鸟。
那每一次因振翅而飘落的烈羽,既是毁灭的火焰,也是希望的光芒。
本文获第六届读书观影有奖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