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帝国神话的破灭
——观《圆明园》有感
2013-03-27 10:23 艺术学院动画111 张晗芷 

 

    对于历史课,我比较讨厌上近代史,因为它几乎是中国被欺负又无法反抗的屈辱历史。

    这两节中国近代史纲要,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叫《圆明园》的纪录片。影片拍摄得很漂亮,光线、场景等都很精致到位,有中国古代帝国雄伟的气息。这部影片分了两节课播放,我先说前半部分。

    影片一开始就有旁白介绍圆明园多么的梦幻、伟大,让人不可思议,然后主要是以意大利人郎世宁的眼光来阐述圆明园的诞生,以郎世宁来到中国,改变画风,为皇室服务为主线叙述。整个影片跨越了大清由盛及衰的时代,主要纪录的是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和咸丰帝时代。影片主要围绕着圆明园展开,向观众展示了圆明园的建造由来和过程,叙写圆明园成为帝王们的快乐和安慰的历程。这一系列紧绕皇室和圆明园展开的影片也同时深深地反映了当时古代中国大帝国的辉煌和兴衰。我当时心中只有一种感觉,古代的中国真是神话,我们国家的过去应该是所有繁盛帝国小说的原型了。古代中华帝国是那样梦幻,幻想和夸张。也许正因为中国的过去有这种无与伦比的资本,让无数现代人都喜欢一些古代的感觉,它的诗情画意,美轮美奂,恢宏壮阔,是现代难以企及的美的艺术。

    虽然知道这么美丽的封建帝国必然灭亡,心中还是油然而生一种赞叹。尽管它封建守旧,但是它的美丽是典型的、极致的。也正因为如此,这种美丽无法永世存在。

    在小说里,尤其是在乔夕写的小说,专门写中国古代帝王的爱情和帝国的兴衰。她写得非常好,起码我非常欣赏。我感觉文字里传达给我的帝国皇室的壮丽与凄美实在无法超越,蕴含了那种中国独有的文化味道。如今看了《圆明园》这个纪录片更加明白和感受到原来历史就是如此。我只能说它是一个现实神话,虽然我们现代人看不见了,但我相信有这种东西存在。

    在影片的后半段。乾隆帝已经将清朝带入了最鼎盛的时期。可惜他去世后,他的子孙无力将江山保住。于是鸦片战争,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近代史开始了。圆明园的命运也过了它最昌盛的时代,随着帝王和国家的兴衰,它也将毁灭。这就是历史的必然,神话最终要面对现实,所以仙境这种东西的存在是有一个期限的。

    听着旁白的解说,看着帝国的陨落,无能的皇帝仓皇落跑,将祖先倾尽心血的江山拱手相让。影片中侵略者形容清朝的反抗为“自杀性的进攻”,这样看来形容得确实很恰当。看见那些手里拿着自以为强大却原始无力的武器的清朝士兵们还有手无缚鸡之力的太监宫女,我认为这是国民们的乌托邦粉碎了,华丽富饶的襁褓瞬间被撕破,可想而知当时的人民会多么绝望。

    列强终于占领了圆明园,这让我想起了小学的一篇课文《火烧圆明园》,当时听老师说这是耻辱、让中国人怎样怎样的愤恨,并没有给我太大的冲击。这次纪录片的直观描述却让我内心翻江倒海。这个美丽的园林是世界的奇迹,因为它太过难得,所以才有被破坏的“价值”,才会让侵略者产生据为己有的心,才使侵略者在不能拥有时而去“享受”破坏它的快乐。它终于毁灭在大火和侵略者的手下,而在看它被毁灭的那一段我实在忍不住哭了出来,同学说我太感性了,可是我实在太受触动了。我感到悲伤难过,帝国就是这样被毁灭了,我由衷地惋惜和悲痛,此刻的爱国的血液在心中澎湃,我内心真实地感受到切肤的亡国之痛。我几乎猜想如果自己在法国或者英国看见某处展览圆明园里的艺术品,会不会站在它面前良久不动潸然泪下。

    单纯指责英法侵略者的暴行而不强大自身是无益的。圆明园在受到几代皇帝的修建和宠爱后,后代统治者再没有能力保护它。他们在享受先帝遗留的富饶帝国时,懦弱得连自己的子民都可以放弃,又怎能保住这个庞大的艺术品?

    看到后面我几乎想要离开教室,可是,这样逃避历史并不能改变什么,因为它毕竟是存在的,于是我坚持将它看完,听旁白说着那个时代的帝国血泪史。

    对于当今的中国,我真心希望它不会那样懦弱不堪一击,不要受了欺负也草草了事还不了手。大帝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依然需要在这个世界上更好的发展立存。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