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社会比作一个旅游胜地,那我们每人都是游者,并且很多时候我们都太过沉迷于这地方的风景,天黑都无察觉,于是我们从旅游者变成了露营人,在这拥挤地方一角小心翼翼地扎下自己的营地。我们都忘了,忘了回家的路,忘了回家,甚至忘了还有家。
这个家就是我们的心灵,我们的内在自我;回家就是抽身世俗生活,回归精神世界;回家的路则包括欣赏艺术,写作沉思等。怎样找回家的路呢?电影,音乐,书籍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的艺术形式,而电影和音乐常被我们娱乐化看待,对大多数人来说,读书是最理想的方式。
书惘,即读书的困惑,是关于读书本身的思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读书的态度,读书的选择,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这也是三方面最基础也最重要的。这与认真无关,我想凡是有心去读书的人,基本态度应该是认真的,关键在于他的出发点,他的心境,以及他对读书的认识。有些人读书并不是真的爱书,不是爱书中的精神营养,正如都市人爱旅游并不是真心爱大自然一样,那不过是一种消遣。旅游并不是一种心灵活动,而是那些忙人们在假日里仓促地进行着的另一项繁忙事务,他们感到有精神需要,却并不明确清晰,“旅游”不过是他们听说来的罢了,赶的是时尚的脚步,他们本身并无亲大自然的意愿,所以几乎所有旅游都是兴奋启程,疲倦败兴而归,他们迫不及待要回去,赶快躺在被钢筋混凝土包裹着的沙发上。热衷旅游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他们感觉很闷,冲出去想找些什么,逛了一圈什么都没找到,很是扫兴,又匆忙赶了回去,原来还是这里最舒服。
读书不是一种消遣,因为消遣与精神无关,那是肉体的行为。读书不是放松,相反是精神的活动状态,那些只知道通过读书减压,以便有更旺盛精力投身工作或学习的人,实是“将自己的文艺女神视作卖笑女子来作贱”,玷污了书的神圣性,玷污了人类精神财产的神圣性,这是种变质的精神依赖症。
读书是不带功利性的,它不是手段,我们切不可抱着获得某种知识或启示的目的去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这句古言的深层次意思在于:黄金屋不是物质财富,而是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颜如玉也不是尘世女子,而是如罗曼罗兰所言:“内心中一个冷静而关切的情人”,她能将内在精神和外在物质的你分得很开。
总之,读书的态度在于是否真诚地寻找“回家的路”。
读书的选择
很多人在读书,但读的不是最好的书,人生短暂,既已爱好读书,但却未领略过最优秀的思想,何其遗憾!
要知道,只有爱情是完全主观的,能成为每人眼中最好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是人类感性最高峰,理性是没资格加以点评的,人一恋爱就变得很有诗意,但却不一定就变成诗人。然而,一旦爱情被提炼为艺术的形式,就会有客观深度之分。书籍也一样,品诗不品歌德,看小说不看托尔斯泰,读中国古典不读四大名著,爱哲爱智无视柏拉图,读书生涯都是不完整的。
听从权威,迎合时尚,尾随热门,都是不可取的。在这个功利至上的时代,昙花一现的事物太多,为求名利,为满足大众文化消费而印刷出版的劣质书籍太多,作者、出版社及传媒为谋利益,穿的是一条裤子。只有真诚的心灵创作出的作品才值得我们认真品读,这些人写作时不考虑实用利益,他是真心要表达一些东西。越是伟大的作品越是难以被当代所接受,它是超越时代的,但时间是万能的尺度,它能滤去糟粕,沉淀精华,经典得以流传。人人都敬仰经典,却把它供奉在了太高的位置,就像没人会不承认经典老歌的魅力,却宁愿在如今泛滥的网络流行歌曲里沉沦,都知道林夕厉害,为何却只听方文山、许嵩之辈,我无贬低之意,也无心偏激,只是,既有品酒的情趣,为何能满足于二锅头,而无视眼前免费的茅台呢?话说回来,二锅头就能使他满足,你能说他有品位吗?
人们常分不清好书和坏书,我觉得一本好书的标准就是作者真诚的态度与朴实无华的文风。我从来不认为文采是个褒义词,很多文采是没有内容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越在意外在表现,就越会失去内在的东西。伟大的诗人不会刻意寻找表达,天才的诗是那样的浑然天成;杰出的画家不会拘于固定套路,每点每线却都蕴涵着生命的张力;优秀的曲作者不会费脑寻找旋律,旋律是自动进入那在敏感着的神经的。有了思想,有了实质内容,才有文采之说,文采在思想之后。玩弄文字,卖弄文采是二流作家的专长,他用浮华掩饰空洞;而那些大师级的人物的文字往往朴实,他用简洁洞穿真理。所以我认为,文采即简单,即朴实,不扭扭捏捏,用读者最为熟悉的方式讲述深刻的道理,我所喜欢的托尔斯泰、歌德、鲁迅等无不这样。
读书的方法
在我们端正了读书态度,选择了正确的书籍后,应该怎样读书呢?我很赞成伏尔泰说过的一句话:“书读得多而不思考,你会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多;书读得多而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很多”。
读书关键在于要思考,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既然是谈话,我们当然不能只用眼睛看,只用耳朵听,我们还要用脑子想,读过很多书,记得和吸收的东西却很少——这是可悲的。思想变成文字总是比文字转化为思想更加容易,天才创作作品容易,读者领会作品甚难,文字本身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我们唯有将它转换为鲜活的思想,才能为自身吸收,这也就是共鸣的意义,即我们在一些陌生的东西中找到了一些相同的东西。艺术的丰富形态,诸如诗词、画作、音乐、小说等不过是天才们所思所感的表现形式罢了,我们要理解的始终是思想本身,从思想到文字再到思想,文字只是媒介,灵魂相通是最重要的。
如果将我们的大脑比作书房,不假思索地阅读导致的结果必是书籍的随意摆放,当我们要到书房搜寻知识时,必是毫无头绪的,满地的凌乱,如何找起呢?读书辅以思考,加以理解与吸收,犹如将书籍规范地放置在书架上,我们需要时可到熟悉的位置直接翻阅。
读书的思考应是一种主动的思考。一味被作者牵着走的思考是一种被动的思考,好比是作者到过一处美丽的地方,他沿着小径一路前行,他用他的眼睛向我们讲述沿途的风景,如果我们只是跟在他后面,由于我们没有亲身经历,所看到的绝不是完整的风景,在一些关键地方,我们要学会暂离这条小径,分开岔路,用我们自己的眼睛换个视角再度审视,这风景的美丽我们才能完全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向旁人传述这美丽风景的能力,好的音评、书评、影评由此而来,解读经典也是这样一种过程。
伏尔泰还有句妙语“有学问的傻瓜,要远比无知的傻瓜还要愚蠢”,很是针砭时弊,不幸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现象依然存在着,不然我们怎么有“砖家”和“叫兽”呢?在学问的权威界,靠“知识渊博”混迹的是多数。摆脱不了生活之忧和名利之诱,也就静不下心来沉思与写作,诚爱学问才能做学问,当文学和艺术这片人类精神的圣土沾上铜钱的臭味,染上名利的气息,我们呼吸精神空气的空间的确是被一再压缩了。
不止书籍这方面,人类实用主义的魔爪早已伸向每一片灵魂圣地,大自然变成了旅游胜地;植物在园林里,在街道上被修剪成恐怖的整齐状,那不是美感,是快感。植物世界带给我们的美感应是一种生命完整性及自由性的震撼。我只是想说,就像大自然的美,它在这地球数亿年,亘久不变,我们人类的精神文化几千年,一代一代地将这遗产传承下来,到了21世纪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却面临着危险的境地。文化消费趋向娱乐化和享受化,更多呈现出物质实用性,人们所谓的精神需要,如读书、旅游、看戏、观影等已退化成一种疲乏惯性的虚拟寄托,艺术与陶冶的目的已经达不到了;网络是无聊聚集处,无数的年青人在这个平台用无聊制造着各式各样的垃圾,当然网络中不排除一些真正精神上的追求,但更多的是“非主流”的低俗。
人们被时代逼得太紧了,快,要快,人们的一切都在变快,他们都在奋力忘我地追逐着,前方有什么?不知道。看到时代在跑,大家在跑,于是他也加入了这个宏大的部队,追求与奋斗本是积极的,但若这份理想没有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照耀,它就是没有认识力而盲目的,是不真诚的。要给自己留条后路,给心灵建个安稳的家,心灵家里有个“冷静而贤惠的妻子”,无论你成功或失败她都接纳。
我们现在感叹青春流逝,将来感叹岁月飞驰,老了感叹人生短暂,要知道,时间这个客观老人的脚步从未变过,只是我们自己走得又急又快,没内涵的人生的确是短暂的,精神疲乏的人生的确是短暂的。艺术能让瞬间永恒,生命凝固,读书就是感受永恒,感受生命的一种方式。
人类文明几千年,不断改头换面的是外在的世界和价值,保持不变的是内在精神和心灵上的永恒追求。悠悠岁月里,每个人都是意外遗落在这个世界海洋上的一叶扁舟,扬帆航行是我们的勇敢,回头望岸是我们的眷恋,我们都该做个勇敢而眷恋的人。
本文获第三届读书观影有奖征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