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很喜欢《诗经·国风·周南》里的这首《桃夭》,意境非常纯美,每次诵读,都会禁不住感叹。
家乡也是有桃花的,初春的时候,马鞍山上开着星星点点的桃花,迎着寒冷的东风,在枝头颤颤巍巍地晃着,很是惹人爱怜。再看看诗里的花吧,更为动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开篇那大片的红,让我们眼前一亮,密密挤挤的桃花,穿过冰层雪雨,烂漫与复苏的大地上,燃烧在湛蓝的天空下,好一处大好风景。这一片桃花,没有故作娇嗔,没有轻贱的投怀送抱,更没有尔虞我诈、趋炎附势。“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男子说“跟我走吧”,女子说“带我回家”。她,这个艳若桃花的女子、纯美健康的女子从此跟定了一个男子,去做他吃苦耐劳的妻。她停止了动荡和漂泊,专心归属于一个男人、一个房檐、一个家族。那花朵般美丽的女子,那清溪般柔情的女子,那绿树般蓬勃的女子,似乎天生就是为这准备的。从今天起,他要做一个男人美丽的新娘;从今天起,她的生活中将开出另一片丰腴的桃花。
“有蕡其实,其叶蓁蓁”。姑娘会结果,会让这个家族子孙满堂。多么朴素,多么纯真的爱情啊。这不仅仅是一首婚礼的赞歌,更应为一首生命的颂歌了。它来自阡陌山野,来自我们最初的没有被污染的心灵,他是山林田地里一串银铃般的童音。
当我们拿起这首诗,细细评读,当我们跟着诗走进这盛放在2500前的醉人的桃花时,我们应该要为后世强加给桃花的那些“轻佻、俗艳、浅浮”之意而感到脸红吧。世界纷扰,因为多了魅惑,多了欺骗,多了人心不古,俗欲恶念,我们才把如此纯美的桃花变成了血雨腥风,污泥浊水。面对最初的这片纯净与健康,我们怎能不汗颜呐!
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了,去山上好好看看桃花吧,然后念念这纯美的诗句,希望能在这一片世俗里,为心灵找一片净土。
本文获“第三届读书观影有奖征文活动”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