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我与成图,成图予我---记参加第十八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2025-10-14 23:26 学生记者 杨帅 

梦开始的地方是在大一上学期结束后,我与老师聊起这学期的点滴收获。在大一上学期的工图课堂上,总会听老师提起成图国赛上取得国一的优秀学长的传奇事迹,曾几何时,课堂上少年也有幻想着站在国赛场的那一天。那时老师向我提及了成图大赛,很多大二的学长会参与备赛,在那时完全不会使用软件的时候,老师提出大一学生参加的可能性,并询问我对这个竞赛的想法。我怀着尝试的心理说“我想试一试”,老师严肃的和我说“想就不要只是试试,就得努力,比赛培训我要求挺严的,做好心理准备”。在我没有软件基础时,老师支持而严肃的话语,使我对竞赛有了更深次的情感——敬畏,并暗暗种下一颗追求卓越的种子。

进了成图大赛的选拔群里,从最开始好不容易安装上软件,由于零基础,便要自己去慢慢摸索,真是撞了南墙撞北墙。指导老师们在培训群里发了练习题,由于群里都是大一的新生,也就给了我们缓冲的一些机会。可是我是慢热型的,全新的软件,一种简单的功能都要花费我很长的时间去弄明白,在B站的海量学习soildworks软件的视频里摸爬滚打,头破血流,学习建模思路,基础功能使用。虽然一个人是在学习,然而却并不孤独。抬头望去,在上方的阶梯上,有卓越的人引领你前进,左右也有你的同级“同袍”。每次发练习题,老师会要求同学截图,互相学习建模思路。曾多次想过放弃,一道仿佛简单至极的题目,在我的半天操作下无法完成,然而看着群里的“战友”一个一个的完成,意识到不能放弃。像有一次老师发了一个楔子的模型,我卡在放样切除后,没办法使用圆角上,那天除夕,我询问了同学,前后一天半的时间才建模出来,后面发现做法还可以继续优化。尝试全新的事物,我充满活力。从最开始的什么都不会到简单的模型很快能做出来,从0到0.01的转变着实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却也着实是天真的,就这样开学了。

开学初,第一场选拔理论选拔顺利通过,一轮筛选后的一次线下培训,我结识了十分厉害也上进的队友吴子恒,希望着一起通过选拔进入省赛。拥有着不习惯于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对于又再学一门软件CAD,苦不堪言。二轮选拔过后,心态上以为可以进下一轮了,加上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软件的压抑,心理上放松。几天后,实力见真章,幻想终破灭。在第三轮选拔里,那个最大的箱体模型,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一看就痛苦,做了错误的取舍,舍弃了做大的分值,不出意料的也被淘汰了。但是确定省赛名单前可以选择坚持,继续跟着培训。那时,一度以为课程,四级,项目,入党,后面赛程安排过于紧张几件事能不能协调好呢,自己到底还适不适合继续走下去。我又想起了培训后和吴子恒交流软件技巧,建模方法的一幕幕,约定好一起进入省赛的约定。走在东校区的大道上,问春风,风不语但吹走了我心中的疑虑。当我告诉老师,我想再坚持一下的时候,老师说“那就好,我也不希望你放弃”。于是我从薄弱的大件开始练,夜晚教十楼又多亮了某一间教室的灯。省赛选拔结束后,我轻轻松一口气,心想,不论结果是什么我都能接受了,因为过程是极好的,早已收获了很多。惊喜的是以第六名成为了省赛的参赛的队员之一。

在备战后续省赛的一个月,我坚持了以往的练习习惯,在白天学习学校的课程,去图书馆练习四级题目,晚上练习成图,有时会有疲惫,但当我在晚十二点走出教室时,在走廊里看许多教室灯光照亮,托着疲惫的身子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看到了我上学期采访到的优秀的学长,“这么晚了,还要出校啊?”他略显疲惫的指了指手里拿的一台设备,微笑着说“是啊,我给项目团队的成员送点东西。”月光撒在路上,我的心又暖了许多。与吴子恒同学互相鼓励,犹记得“问你个问题,法国的中心是哪里?巴黎。一个国家的中心就是它的首都,就像中国的中心就是北京,那你的中心就是你自己。要有自信啊!”

就这样,我们走上了省赛的考场上。当天考场屋子里些许炎热,紧张感让我没有感到分毫,在当我看到题目有许多复杂的零件时,这与我赛前预料完全不同,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尽量多的分数。省赛比赛后,之后静等结果,后面得知我和吴子恒同学都获得了省级二等奖,我掩面而泣,一幕幕入老式相片在我脑海的放灯机里走马灯式放映,有遗憾却大体是满意的。

省赛的比赛时间与线性代数这门考试的前后时间安排很紧,一边备战省赛一边备考。或许是准备的不够充分,线代考试的几道大题给我感觉很新颖,并且出现了计算过程中的失误。当查到我的线代的成绩时,我心一凉,心想已经认真准备,竟然和身边考前临时突击同学的分数相差无几。此后每次查看分数看到这门课程成绩时,心里都隐隐作痛。而不仅是我,与我一同备战的吴子恒同学课程安排更多更紧,压力更大,他略带微笑和我说“通过这个比赛我已经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后面的路要你自己走了,我看好你,希望你在国赛赛场大展身手。”幸好省赛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用来调整,我们也全心投入到期末考试的复习当中去。积极的备考,与各科目老师不由余力的答疑解惑,使我对于曾困惑的疑问豁然开朗,并且最终结果也还算不错。

由于国赛名额变少,参与省赛的许多队员由于各种原因也陆续退出。带着退出成员的那一份,我们继续向前走。备战国赛时,偶然得知身边的队员竟然要么是各个专业排名极其靠前,履历让人惊叹,要么单方面能力特别强,这让我顿生压力,也有庆幸,庆幸他们是队友。团队成员之间毫无保留的分享着资源,建模思路心得等等。白天工训,晚上建模练习,枯燥却实在的日子让人倍感充实。

值得一说的是,在开学前,学长曾问我“你要明白你做竞赛的目的是什么?”竞赛给我带来的是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也开拓了我的视野。而竞赛与课程也许多有互通的地方,在CAD软件考试上,已经做过大量练习的我很轻松的通过。工训中心里各种工艺,使我明白加工零件是怎么样造出来的,装配机械臂那节课使我对装配方面理解更深了。是的,在做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我想要的东西。

剩余半个月时间,我们申请留校,导员给予我鼓励与关心,并嘱咐我要注意安全与健康。指导老师指出训练当中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对我们存在的问题做出讲解并给予建议,投入之多,远多于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自己也便更认真的备战。那时我们的日常大多是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不怕别人能力比你强,就怕能力比你强的人比你还努力。队伍中的学长们尝尝训练到后半夜,一次太晚回宿舍楼,没有人应门,便在教室住了一晚。这种良好的对内竞争激励着每个人。我也曾因为太晚没法进宿舍,而到综南楼趴了一晚。

曦月交辉,暑雨绵绵。简繁,重复,朴实无华的一天一天过去,国赛的日子如约而至,在学校的智慧教室排好考场,一个屋子挤满了成图大赛各个赛道的参赛选手,以及一部分校外的参赛选手。空调使得赛场上的温度与室外40度的高温形成鲜明的对比,可手心还是常常出汗,小键盘,笔记本电脑,显示屏三件套放在桌上,一瓶脉动备在旁边,赛前吃下补充能量的巧克力,最后看着竞赛考试前的倒计时指向零。竞赛场上考验的是赛前的准备,持续的专注,更是赛场上的心理博弈,是速度与准确度的考验。凭着平时练习所有的感觉,心里快速的思考着要做的步骤,手指快速的敲击着小键盘,脑与手基本保持在同步。而赛场的考题往往极多,与时间奔跑,时间转瞬即逝,三个小时的竞赛极快落下帷幕。那一瞬间,我长呼一口气,如释重负,是的,轻舟已过万重山。

后面在漫长的等待中得到了自己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的消息,而获奖的队友们也取得比我更好的成绩。半年的备赛时间匆匆而过,而一幕幕奋斗的场面仍历然在目。这段时光在我的大学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也为我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赛后与队友们挥手道别,而友谊长存,我们也将在各自的领域中绽放才华。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