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的本意就是陶瓷,中国是古陶瓷之都。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名窑之一。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分析作品能让更多的人知晓耀州瓷的美。”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我校理学院教师指导的“陶韵流年”团队喜获全国一等奖。作为团队队长,记者有幸采访了张甲树,分享了团队获奖背后的故事。

珠联璧合,笃志力行
对于团队的组建,张甲树、刘芳汀和段强在本次比赛前就已经共同参与过很多竞赛了,所以基本上人员已经形成了定化。他们在参与这些竞赛的过程中,结识了其他两位优秀的同学——王萌萌和吴俞洋,他们通过老师进行沟通联系使得“陶韵流年”团队成功组建。
作为团队的队长,张甲树需要统筹兼顾很多方面,他与刘芳汀负责文书美化、PPT版面设计以及最终的全面修改。段强负责数据数据处理以及计算机可视化呈现。王萌萌与吴俞洋则负责建模以及模型的实用分析。团队聚成一个堡垒,各自每个人都在对的位置上发挥着作用。
“虽然当时备选了很多选题,但最终我们还是把作品定为《陶韵悠悠望流年,炉火千载熠熠馨——耀州窑陶艺文化的认知现状与传承意愿调查及发展路径探究》。”对于这个项目,他们之前就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通过一些比赛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10%~20%的内容,所以之后在确定最终选题时,团队成员并没有太多的分歧,而是已经想好了要做耀州瓷。具体做耀州瓷哪一方面呢?他们结合实际以及对团队财力、物力、人力的分析,最终锁定了“耀州窑陶瓷的认知现状、传承意愿、影响因素以及迭代传承”这四个方面。
“在如今的大众视野中,对于陶瓷,可能更多停留于它的公益性,但是耀州瓷和其他八大民窑,在瓷器上有着很多的不同点。”谈起耀州瓷,张甲树俨然像半个专业一样了,“从表面来看,不同的陶瓷,像八大窑,它们身上的裂纹、裂瓣,都是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但最本质的地方,比如说裂瓣的多少、在什么地方裂瓣、裂瓣的深度以及在加工过程中的一个烧结时间,凝固时间,这个其实都是工艺上的一些不同。”
经过网考、校初赛、省复赛和决赛,一步一步的努力,最终他们团队脱颖而出。“能够获奖,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没有太多意外的。因为这个作品前期的准备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一个迭代。”从大创赛的视角开始接触这个项目,虽然在大创上团队做的是偏科技类的项目,但是从一开始项目的核心就已经定到耀州瓷上去了,再经过三创赛对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并且设计了很多原创性的人物IP以及周边。前期对这些竞赛的准备,为他们在最终的市调大赛上获奖提供了足够的技术层面的支持。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为了获得更多相关的数据,他们去学校宣讲,并且去铜川拜访耀州窑陶瓷大师级别人物王晓朝。通过对学生以及相关专业人员对耀州瓷的了解,进行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
“怎样联系到这个大师,大师愿不愿意见你?怎样联系到学校?学校怎样才能让你进行宣讲?所以这整个流程还是比较曲折的。”但这并没有难倒他们,他们成功的进到学校里进行宣讲并且在耀州见到了王晓朝。
去学校宣讲的时候发生了“意外的小幸运”。他们去初高中学校宣讲当天,天降大雪,初高中两个年级学生还在上学,因为临近期末,学生都在复习或者考试。在紧张学习的氛围中,从学校的层面出发无关人员不准进入。但当时却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学校的门卫,将他们其中的一个队友认成了从这个学校里面毕业的一个学生,从而顺利地找到了学校的教导主任,向教导主任详细介绍了这个项目,“当时雪下得特别大,学校的老师感受到了我们的诚意。”最终,他们成功的在学校里进行了宣讲。
他们第一次去耀州拜访王晓朝,“王晓朝起初是不愿意相信一些本科生是真的想去做这个东西,去传承这个东西,也不相信你能把这个东西做好,所以他们本能还是很拒绝我们去的。”但是他们没有轻易放弃,他们接二连三地去拜访,帮着打扫家务、买菜等。因为他们本身就做了很多的前期调查,对耀州瓷在工艺上也比较熟悉,所以在和王晓朝交流的过程中,大师感受到了整个团队的真诚,最终愿意接待他们,并让他们去参观他们的工厂、传承室以及国家级大师王晓峰老师的一些独家作品,也得到很多一手的材料。
在对陶瓷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于这个比赛他们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他们深知这样的比赛是一定很激烈的,若想从中取胜,需要在个人、专家、社会或是别人没有做到的方面进行创新。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作为本科生很难接触到具体的人群,但他们想到了解决的办法,通过做一些周边的开放,这样可以更好的弥补在平台上调查的广度。经过众多比赛的迭代和积累以及他们对项目深刻的理解“对我们团队来说,这更像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一个故事。”
奋勇争先,问鼎大赛
前期充分的准备让他们在比赛过程中面对各种问题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对于现场答辩,PPT的展现是特别重要的。虽然交了实验报告书,也把报告书做的特别好,但是在现场很少会有老师去仔细的阅读那100多页的报告,更多的还是集中在现场汇报的过程。”关于汇报,他分享经验,第一要有生动趣味,第二是言简意赅,第三是逻辑清晰、内容连贯,第四是要扬长避短,把自己做的比别人好的东西要反复强调反复出现,然后有些做的不如别人的方面,要尽可能一笔带过,但是也必须提到。可以通过一些视频或情景剧去引用作品,把评委的注意力先集中到一个高层次,“在对上一个作品进行评判之后,评委的注意力也会降低,通过对自己优点的反复强调可以更好的将评委的注意力吸引到这方面。”
“团队的获奖离不开三位老师的辛苦付出。”张甲树说。理学院指导教师解妮、金上海、郭文艳,站在专业的角度,对于比赛的整体流程、比赛在哪方面注意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以及科学规范层面的指导,比如在报告方面会遇到很多社会学科、调查学科论文的写作规范、模型处理规范,都会提醒他们怎样去补充这几个方面的东西,也让这个作品做得更加完善。
这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研与分析大赛有29万人参赛,本科生组有139个队,竞争十分激烈。“比赛现场可以见识到很多厉害学校的同学,比如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是老牌的强队,也能认识到很多优秀的同学。”
作为队长,张甲树感谢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我们共同拿出了倾尽我们所有人心血的作品,是我们共同的成长和进步。”目前,团队中王萌萌与吴俞洋同学已经成功保研,张甲树、刘芳汀和段强同学也已经找到了工作。张甲树说:“用竞赛照亮前方的路,对于未来,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