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王宇红: 尚法公义一颗纯心,育法英才三尺讲台
2025-01-02 11:58 ​学生记者 赵洋 

王宇红(右二)和学生在一起

2024年12月4日是第11个国家宪法日,今年宪法日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此为契机,我校举办了“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宪法宣誓”、“宪法晨读”等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在这一系列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背后,是众多西理工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作为西理工法律人的一分子,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法律系教授王宇红见证了我校法学专业从专科到本科再到法律硕士授权点的发展历程。在普法宣传活动开展之际,王宇红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她与西理工法学结缘的三十二年。

王宇红,法学学士、硕士,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致公党党员。1992年7月起任教于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法律系,2022年6月至今任校法律顾问室主任,从事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和科技法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和法律实务工作,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先后主编出版教材3部,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知识产权法、经济法领域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2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课题10余项,曾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优秀论文奖,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科技法学优秀人才奖等奖项。

授业解惑,育法律贤才

1992年7月,王宇红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来到西安理工大学法律系任教,这一教,就是三十多年。她将对教育的热爱与激情奉献给三尺讲台,将对法律的信仰与力量传递给莘莘学子。

家风如春雨,无声润心田。2022年,王宇红一家荣获“陕西省教育世家”称号。王宇红的祖辈与父辈学德双馨,勤勤恳恳,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受家庭影响和鼓舞,王宇红投身于法律教育行业,传承优良家风。在培养法律人才这条路上,她始终坚守自己的育人初心。“法律的功能在于定纷止争,它的终极目标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向记者解释起法律的内涵和本质时,王宇红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阳光,爽朗,充满活力正是王宇红的真实写照。“作为教师,对于法学这样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一定要能真正将理论所得运用到实践中去,为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有所贡献。”

王宇红主要教授本科生专业课《经济法学》《公司法学(双语)》和公共选修课《知识产权法》,以及研究生专业课《经济法专题研究》和全校工程硕士《创新能力与工程素养》课程中的知识产权板块。

不拘泥于书本和理论,在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中始终坚持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结合,王宇红认为教与学都不可“纸上谈兵”:“《经济法学》是应用法学的一个重要部门法,不能满堂灌,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反垄断法教学为例,我会先将部门法理论和制度的要点讲清楚,学生们则需要分组查阅某一垄断行为的典型案例,并搜集相关的裁判文书。比如360和腾讯的典型不正当竞争案件,我会让学生们先去看判决书,然后结合案例来分析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的构成和表现,来思考法官是如何裁量的。”王宇红采用案例教学、沉浸式互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分工合作和课堂表达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法律系开始招收法律硕士,不断探索并尝试更优的法律硕士培养模式和路径也是全体西理工法律人努力的方向。针对法本法硕与非法本法硕学生专业背景的不同,理论基础掌握的差异以及个人发展方向的意愿,法律系的教师们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不同学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如果学生本科是计算机等工科专业的,在研究生期间,我就会建议他选择专利法或者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法和人工智能法等领域开展研究,除平时正常上课,要带着研究选题去学习,去实践。”

课堂之外,王宇红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各类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各类竞赛和活动中总有她和学生们的身影。“前两天,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由法律系老师带领参观了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和西安仲裁委员会。此前我们的法律硕士还参加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与我校联合举办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研讨会。这些活动都凸显了实践教学在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当中的重要性。”

学生们要参加什么比赛,要参与哪些学术会议,在哪家单位参观学习,她总是了然于胸,时刻关注学生动向。

心怀理想,担法律使命

功成于学而业精于钻。王宇红任教于法律系的同时,也担任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兼任北京大成(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致公党陕西省第三届委员会法治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以及陕西省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非常任委员、西安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委员、西安知识产权智库专家等职。

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王宇红身兼数职。作为法学专业教师,她传授法律知识、启发法律思维,培育法律信仰;作为我校法律顾问,她以服务全体师生为重,为依法治校和学校各项事业的规范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作为仲裁员,她始终保持独立、客观、公允。“不论扮演何种角色,都应秉持共同的品格和操守:专业、诚信、尽责。”王宇红坚定地说。

王宇红既坚守法律人的职业操守,也坚守自身的法律责任和使命。她以致公党党员、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省人大常委会“三农”工作咨询专家等身份积极参政议政,先后参与完成《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草案)》《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修订草案)》《陕西省中医药条例(修订案)》等多部地方立法的调研、论证和协商工作,撰写提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外商投资营商环境》《关于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治保障的建议》等提案,为地方立法完善和法治政府建设建言献策。

2023年年底和今年3月,王宇红参加了两次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立法论证,从立法的目的,背景,结构,文字表述等方面对《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草案)》和《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立法条文进行总体评价并提出修订意见。随后应陕西省科技厅和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的约稿,分别撰写并公开发表了两篇专家解读文章。从地方性法规生效前的前期论证到后期解读宣传,王宇红始终以强烈责任感和过硬的法律能力为地方立法贡献力量。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谈到对学生的希望,王宇红笑着说:“三十年的法律职业生涯,我仍然觉得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那么学生也是这样,学一行就要钻一行。心中有理想,眼里有光亮,行动才能有力量。”“我们正处在公众法治意识日益增强,依法治国进程稳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飞速发展的伟大时代。若想成长为专业且高素质的法律人,既要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根基,秉持坚定的法治信仰与梦想,又要始终对法治中国建设满怀信心与热忱,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应积极投身于书本之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法学专业学生也可以借助我校以理工科为主的学科交叉优势,多领域融合学习,这也正契合当下社会对复合型法治人才的迫切需求。”

从1989年至今,在西理工法律人的共同努力下,西安理工大学的法学专业学科经历了从专科到本科再到法律硕士授权点的跨越式发展,至今已培养出两千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在全国各地,以专业所学,倾热忱之心,全力投身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之中。法治信仰,法治梦想,法治精神在西理工法律人中代代相承。

王宇红说:“我只是西理工众多法律人中的一个而已。”

数十年如一日,王宇红对法律教学、科研和实务工作充满激情与热爱。众多的西理工法律人也是如此,他们于学术课堂中求索典案真理,于法庭内外守护公平正义,为西安理工大学法学专业学科的发展以及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培养而辛勤耕耘,不懈努力。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