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一支粉笔写大爱 三尺讲台留诗情
——车明明教授和她的教育人生
2024-11-06 17:10 记者 陈晓芳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很荣幸成为大家在大学遇到的第一位老师。《大学外语》课程将陪伴大家四个学期,很高兴从此你们的人生有我做伴。”又是开学季、又是第一课,依然是温暖的开场白、依然是温文尔雅的车老师。自1986年任教以来,车明明陪伴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而岁月荏苒,她也悄然走过了教育生涯的38载芳华。

车明明,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访问学者,师从当代著名认知语言学家MarkTurn?er教授,研究方向为诗学与翻译、文体与翻译。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以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认知诗学分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传译专业委员会、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知识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曾获校级“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科研先进个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课堂:一半是敬畏,一半是浪漫

有课的清晨,车明明会早早来到校园,一边散步,一边让当天要讲的诗文反复萦绕于脑海,“我希望诗歌不是突兀地带到课堂的,而是一种呼之欲出的文字输出和情绪表达。”她讲授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文体与翻译》聚焦中外语言风格之美及翻译转换,“中英文体,各有其美,正如生活中万物细碎、皆可成诗,所以我想把诗意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她要求学生对一些耳熟能详的英文诗句做到出口成诵,她教同学们深情诵读莎翁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你比夏日更迷人,更温婉。讲到美国诗人狄金森,她鼓励女生吟诵并铭记:“不是玫瑰,如花盛开;不是飞鸟,翱翔云天”;她让班上的男生给女生们朗读英国诗人彭斯的诗:“我的爱是一朵红红的玫瑰,在六月里绽放。”

“有学生评价过您课堂的风格吗?”“我听到学生说过最多的词是‘浪漫’吧。”

《文体与翻译》课堂里是一个浪漫的车老师,而在《大学外语》的教学里,她则永远心存敬畏,严谨、认真,一字一句不马虎、一点一滴不苟且。大学毕业后,她便从事最基础的《大学外语》教学,这平凡的讲台一站就是近40载。尽管执教多年,她依然会在每一次讲完课后感到不完美、有遗憾,也一直在思索如何可以教得更好。犹如打磨一件艺术品般,她从不懈怠每一堂课,对于课堂设计反复揣摩、精益求精,“教学,我觉得我一直在路上。”她的孜孜不倦和勤勉笃实得到了回报,学生评教打分她多次名列全院前茅,2020年春季学期名列全院第一。

“我的硕导妈妈”

2008年,车明明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最早的硕导之一,也是学院第一位女硕导。她自费参加校外翻译研究课程班,购买大量学术资料,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学习如何成为一位好导师。及至今日,她已先后培养了53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有多名“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及“优秀毕业生”荣誉获得者。

在她看来,给硕士研究生授课不同于大学外语课程的语言点讲解,而更像是在“做讲座、做演讲(todeliveralec?ture)”,即每个章节,或每一次课堂都需要完成理论体系的阐释、自证、自洽,或需要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型,以便为学生接下来的研究作铺垫。她不囿于照本宣科,而是基于自身研究积累,对知识点进行学科梳理、学术融通、旁征博引,旨在传授学生学术思维。她常告诫学生要“闻善心喜、见书手抄”,“闪光的思想和妙语佳句犹如璀璨的珍珠等待你们摭拾,你们要做学术的拾贝者。”研究生的大、小论文一般要作十几稿的修改,从选题到学术规范再到文字打磨,她都参与到每一稿的修改当中。常常是她和学生们各自坐在电脑前,准备好水杯,然后专心笃定地进行线上语音探讨,讨论时间每每长达两、三个小时。

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上,她很自信地对她的学生们说:“有我做你们的导师,你们何其幸运!”因为她深知她一定会爱他们,一定会努力成为他们的好导师。的确,严慈相济、谆谆教导,她对学生们倾注了真挚的爱。学生们的点滴收获、大小烦恼,都会找她分享和倾诉。学子们从刚进校时的忐忑不安变成离校时的依依不舍,很多学生都亲切地叫她“我的硕导妈妈”。毕业多年,结婚了、生子了、升职了,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告知她。

教学与科研的相融相生

2016年春季学期,她为全院大学英语教师作了《英语美文鉴赏》课程示范。当时,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提出培养复合型大学外语人才的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学校开设了一系列大学英语拓展课,《英语美文鉴赏》就是其一。在示范课上,她以说课的方式讲解了该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大纲及板块构成。她以中国古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为例,探讨其文化内涵,品鉴其不同翻译版本,明晰美文鉴赏中文化要素的承载,厘清课程立意提升的要义,这让当时的教学督导和听课教师们很受感染:“语言课堂讲授融入中国文化,真是中西融通、妙趣横生。”正是在这门课程基础上,她主编了《英语美文鉴赏》一书,整本教材以亲情、爱情、友情为主题,表达了斑斓美好的人生主题。在她看来,这门课不止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情操的培养、审美的提升,旨在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文育人。

她说:“教学与科研关系紧密、相融相生。”诗学与翻译、文体与翻译是她的研究方向,“我的研究方向其实是在授课中得到的灵感,可以说,教学滋养和支撑了我的研究,而学术成果又反哺了我的教学。”她这样来解释诗学研究:“诗学立足于文本内外,具有广泛的范畴,一方面着眼于文本所蕴含的诗性内涵,另一方面着意于文本所承载的社会价值。诗性内涵源自于文本的本体诗性,社会价值源自于文本的言外之意。美学鉴赏的过程就是,作者以诗性的笔触再现生命的美好、情感的深厚、人性的温暖,而我们作为读者则以诗性的视野探赜美学形式下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况味。”“文化诗学视域下当代‘陕军’文学作品翻译研究”是她主持的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研究过程中,她徜徉于“陕军”文学旷达神秘的诗意世界,沉浸于中英文学版本的比对和鉴赏,陶醉于中国本土文学带来的自信和力量。她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项及其他科研项目近10项,主编12部编著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有论文发表在国家顶级外语类CSSCI学术期刊《外国语》《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上。她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曾在“陕西省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2018)”

“第六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2015)”等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主旨报告。“我至今仍记得大学老师讲授英美文学时带给我内心那种美的震撼和遐思,我希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老师。”在车明明看来,教师这个职业是生命的缘分,而生命也因为这个职业而变得丰盈。走过38载春秋,她无限感慨:

“我一直享受作一个人民教师的快乐,我热爱我们的学校,我留恋校园的一草一木,我曾经爱过、正在爱着,也将永远爱着我为之奉献一生的教育事业。”

采访后记:车明明说:“有一次我路过一个水果摊,看见摊主大姐在拥挤杂乱的水果箱旁摆放着一瓶花。我感叹不已,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美,美无处不在!我立即打开手机,把这美好的画面拍了下来。”对车老师的采访,如果说有关键字的话,那一定是“美”。她用心感知生活的美,享受文字和诗歌的美,并把这种美和对美的感悟传授给学生。一次研究生学术组会上,她看到女学生们个个衣着端雅、秀丽可人,便问:“你们今天怎么都这么美?”学生答曰:“因为老师见我们时就总是美美的呀。”正如此时坐在记者面前的她,一袭长裙,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仿佛就是她讲课时美美的样子。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