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四十六载育人志倾其一身水利情 ——听老水利人李建中讲水利往事
2023-10-09 19:59 本报记者 陈晓芳 

水力学科研部分教师在高速水流实验室减压箱旁

李建中在水利水电学院成立大会上作工作报告

国际高坝水力学学术讨论会召开

西安理工大学的水利水电学院最早可以追溯到1937年的西北工学院,先后六次易名,从西安动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到陕西工业大学、西北农学院、陕西机械学院,直至西安理工大学,风雨沧桑、一路走来。这一路走来的更是老水利人的青春和奉献。李建中,正是这样的一位老水利人。

李建中,1952年考入西北工学院、1957年留校西安交通大学任教、1987年任陕西机械学院水利水电学院第一任院长、2003年退休后至今,也依然在水利学领域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

水力学教学,从全校样板课讲起

1957年7月,李建中从大学毕业,留校西安交通大学(1957年9月西安动力学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任教,从此开启了他长达46年的教学生涯。

从1957至1965年间,他精读了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编的《普通水力学讲义》《水力学专门教程》、清华大学编的《水力学》。他不仅把书中的所有文字都读了几遍,而且把书中的绝大部分公式都自己推导了一遍。加上学生时期精读莫斯科水利学院编的《水力学》,他一共精读了三本苏联编的水力学和一本清华大学编的水力学。他还学习了矢量与张量分析、复变函数、数理方程等工程数学课程。这些都为他之后的教学与科研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64年,时任陕西工业大学校长的田鸿宾到水力学教研组蹲点抓教学改革。田鸿宾之前给他们班讲过课、认识他,并且在做科研时也已经对他很熟悉了。1965年初,田鸿宾带领教务处长,设备处长及包括他在内的几位教师到北京参观解放军院校的教具展览,回校后就在学校推广解放军院校的样板课。田鸿宾选定他,让他讲水力学中最难的一章《紊流》。为了更直观形象地展示紊流,他和教研室老师一起设计了通过从塑料管道中吹过风的样子模拟水流形态,管道中掺杂很轻的塑料颗粒模拟水质。从教具设计,到对接工人制作,再到反复试验、不断改进,多次试讲,这个样板课前后准备了半年多的时间。同年11月在教一楼447大教室,他向全校师生讲了《紊流》一节的样板课,作为示范课向全校推广。

1964年,他正式主讲水力学,选用教材是清华大学编的《水力学》。

1978年,他开始主讲研究生课程,而研究生课程在当时并没有现成的教材,他用的是自编的油印讲义。课程内容是出于科研项目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既包括了他做过的课题,也参考了国内其他课题,还借鉴了大量的国外文献。讲义内容逐步积累、历经十多年充实完善,于1994年他编著两本教材《高速水力学》和《水流边界层理论》正式出版了。

《高速水力学》是国内第一本高速水力学教材,这个教材除学校应用外,还有四川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电学院、广西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院校作为研究生教材。

在《高速水力学》课程中有一节内容是《球形空泡溃灭的雷利理论》。英国人雷利关于“论液体中球形空泡溃灭时产生的压强”的论文,早在1917年就发表了,这篇论文在当时很多著作中都有提到,但并没有一本著作找到过论文的原件。他跑遍了西安各大高校的图书馆都没有查到。后面他写信给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图书馆在一本哲学杂志上查到了这篇论文、并复印了原文给他。他翻译并摘录下来,最终完善了这部分讲义内容。

从小实验室走出来的大科研

1958年,田鸿宾教授接受了《三峡大坝溢流问题的研究》课题,下设两个子题,其中一个子课题《三峡大坝高速水流问题的研究》交给水力学教研组。1960年春,李建中被派往北京水科院学习高速水流的减压箱及陡槽试验装置以及陡槽掺气试验技术,一个月后回校就参加到了田鸿宾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高速掺气水流的试验研究,通过三峡大坝断面模型试验,研究了掺气量的量测方法,并写出了《利用同位素量测高坝水流掺气》的学术报告,这是他写的第一篇科研论文。泄水建筑物的高速水流问题,也成为他后来几十年的研究方向之一。

1960年,课题组研究气蚀的减压箱设备已在露天建成、并在减压箱内进行了三峡溢流大坝气蚀问题试验研究。

后来李建中又参与设计了活动陡槽,并联系加工与建设。采访中,他取出一张高速水流实验室的旧照,两寸左右、手掌之间的这张旧照呈现了实验室的雏形。减压箱建在离地面10米高度、形成一个大气压,高度由柱子搭建,柱子支撑起混凝土浇筑的平台。照片中的实验设备是置于露天的。遇到大风,独立的柱子会引起平台晃动,实验就不得不停下来。直至后来经费到位,实验大厅才建立起来。

1966年,高速水流实验室完全建成。这个实验室在70年代,发挥了很大作用,是当时全国高校唯一的高速水流实验室,也是当时全国运行最好的高速水流实验室。当时全国要建及在建的水电站高速水流试验任务,都要到这个实验室,共有20多项,研究报告的汇总就有三大本。

李建中主持的第一个项目《黄河盐锅峡水电站溢洪道消能问题的试验研究》也是在这个实验室完成的。1970年夏,他被指派研究黄河盐锅峡水电站溢洪道下游消能改建问题。由于溢洪道消力池内的消能墩、坎,在1968年被爆破掉了,溢流时消能不充分,经两年运行后消力池底板下被淘空了七八米之多,直接威胁到大坝的安全。李建中多次到盐锅峡现场考察与调研,在实验室内进行了整体水力模型试验,经过两年的研究,于1972年初提出改建方案、被工程采用,建成30年的运行证明方案合理可靠,很成功。

任水利水电学院院长的9年间

1981年是水电学院的转变之年,也是又一次易名之年。原陕西工业大学水利系由西北农学院返回西安原址,归陕西机械学院领导。经国家水利电力部与机械工业部协商,决定从1981年起对水利系实行联合办学,并将水利系更名为水利水电工程系。

1985年11月,李建中任水利水电工程系代理系主任、1986年5月任系主任、1987年水利水电学院成立任第一任院长,直至1995年1月卸任,任期9年。这9年无疑是他水利事业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任系领导后的第一件大事,是1985年12月召开的水利电力部及机械工业部“首次联合办学协商会议”。李建中在会上汇报了水利水电工程系1981至1985年的工作成就与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1987年5月24日,陕西机械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成立大会在学校附近的长乐剧场隆重举行,共一千多人参加,李建中作为新任院长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水利水电学院的成立是水利水电工程系漫长历史行程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西北地区水利水电教育的新阶段。为了记住这一历史时刻,他请学校电教中心做了实况录像,制作了电影胶片。会后,还把大会的详细情况收编成一个小册子,印了出来,至今仍保存在学院资料室里。

学院成立时,有四个专业:水工、农水、水动及施工。成立当年,恢复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本科生招生,还开始了陆地水文专科生招生。1990年给水排水专业本科生也开始招生。1989年实行专业类招生时就招收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经几次申报于1995年才正式批准。在他任职期间学院共增设了四个专业,总专业数已达到八个,基本形成了水土类专业及水电类专业的一体化。

在他任水电学院负责人之前只有一个博士点、四个硕士点。他任职九年间,发展至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两个博士点、八个硕士点。分别是水利及土木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增加了岩土工程学科博士点;增加了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力发电工程、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四个硕士点。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也是他任职期间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仅以1987年为例,学院共邀请美国、西欧及日本专家10批16人来校讲学,还有一些一般参观访问的兄弟院校委托的接待任务;在国外大学进修学习,做访问学者的共7人。此后差不多每年都是这样,邀请与派出的国家除美国、西欧及日本外,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香港与台湾地区等。

“我只是做了一件事,就是培养了一批人”

1978年,他与其他两位老师组成研究生指导小组,招收了他的第一个研究生,陈树林。确定研究方向、制定培养计划、规划所学课程,陈树林于1981年完成学位论文《泄水建筑物反弧段紊流边界层的试验研究》,顺利毕业。当时学校尚无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学科的授予权,是委托成都科技大学授的硕士学位,后来陈树林成为新疆水利厅副厅长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从1978年开始指导研究生以来,他共指导硕士研究生28名,指导博士研究生6名。陕西教育系统“我身边的好老师”牛争鸣教授也是他的学生。牛争鸣本科时期就上他的课,留校后又考取了他的研究生,和他到了一个教研室工作,是学生也成了同事,但牛争鸣对他更怀有一种父辈般的情感。在他70诞辰时,牛争鸣写下了这样满怀深情的贺词:“我的教师职业是由您的关怀而决定!我的科研事业是因为您的指导而成就!我的人生观中有您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您永远是我的事业与生活的师长与楷模!”

亦师亦友,是李建中最喜欢的师生关系。他任职院长期间曾经大力推广“朋友班”活动。朋友班最早由岩土及施工两个教研室在学生班级与教研室之间建立联系,教研室的活动下到班级中去开展,学生与教师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校党委总结了这两个朋友班的经验,并在全校推广。后来陕西省就有6所大学进行了师生共建“文明班”活动,受到了中宣部和国家教委的肯定。

作为一门传统专业,他很注重培养学生热爱水利的家国情怀。1989年他决定在教学大楼前建立李仪祉先生塑像。李仪祉早年留学德国,学习水利,是二十世纪前期全国及陕西水利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之一,是水利水电学院前身的创始人之一,是师生的学习榜样。建立塑像的经费是他向社会各方、发动校友筹集来的,选定西安美术学院负责雕塑,历时三年,于1992年完成敬立。

2003年退休后,他继续指导4个在职博士生,完成论文、组织答辩;继续为一些科研任务做顾问;参加有关学科博士生论文的审阅与答辩;参加陕西的水利水电工程试验研究成果的审查与验收;参加水力发电杂志的一些编辑工作。他一直在水利学领域燃烧着他的生命和光芒。

教学、科研、任职院长……李建中一生中干了很多的事儿,但他最喜欢这样说:“我只是做了一件事,就是培养了一批人。”

采访后记:李建中老师89岁,很精神地坐在记者面前,认真地接受了采访。他准备了很多资料,一一拿给我看:回忆录、珍贵的旧照、编著的教材……他甚至很清晰很耐心地给记者讲解了球形空泡溃灭理论,一如他当年给学生讲课的样子。采访起初更多的是想抓住历史的印记,但采访结束收获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严谨治学、孜孜以求、甘于奉献,这应该就是老水利人的精神吧,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