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校园英才: 但只行乐事,莫要问前程
2016-07-05 23:28  

 

  5月30日,由榆林市科技局、共青团榆林市委等单位联合多所高校共同举办的以“创意点燃激情、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为主题的陕西榆林第四届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在榆林学院落下帷幕,我校作品《西安蚂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荣获三等奖。

  6月,由团省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高教工委、省科学院、省社科院、西安高新管委会、省学联主办的2016年西安高新“创青春”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在西北大学落幕。本届大赛分为创业计划书竞赛、创业实践赛、公益创业赛三类主题赛事,共吸引全省40多所高校1万余件作品参赛,500多件作品入围省级竞赛。经专家评审、秘密答辩、现场质询,西安理工大学选送的13件作品中,《西安蚂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荣获金奖,其余作品分别获银奖2项,铜奖6项,西安理工大学荣获“优胜杯”。

 

蚂蚁团队

  “很多人好奇我们团队的名字,与其说是好奇,不如说是不解。蚂蚁,作为一种群居动物,团结是它们最大的特点,忠于分工,就如我们团队的每个人,大家发挥所长,鼎力合作,团结一致。作为一群大学生,我们团队创业的路上必定坎坷,但是团结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会像蚂蚁一样坚韧不拔,抱着团队至上的态度,勇往直前。”这是我们对于蚂蚁团队这个名字的解释,这个团队的组成有些奇妙,我们的成员有工科专业的,也不乏理学专业和经管学院的同学。因为共同的目标和爱好组建为一个团队,却恰恰因为彼此的不同而互相欣赏,彼此磨合,渐渐融入。

  从前以为这一类的比赛都是工科技术控的天下,而后经历过才发现自己如此无知。一个项目的设计,从技术攻克、市场调查、销售策略甚至是财务预算、风险监控,囊括范围之广,实在难以想象。基于这个因素和队员专业的广泛性,我们决定分工完成商业策划书的初步纂写。市场离不开销售,销售离不开财务,诸如此类的联系实在过多,因此我们在写商业策划书之前都必须进行详细的会议讨论,以保证策划书的科学性和连贯性,避免前后矛盾的错误。事实证明,这种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法的讨论是十分有必要的,经过思想的交流、碰撞和发散,我们越来越敢于说出那些自认为“不切实际”的想法,依靠着队友去填补、完善甚至完成它。当然,有时候某些想法确实让人哭笑不得,比如工科生会惊讶成本居然还要算材料以外的花费,比如财会的同学搞不懂几大页几大页的产品技术,面对构造图也是一脸。

磨刀不误砍柴工

  “蚂蚁总是对此束手无策,它们的智慧还不足以使它们想出冲破这一层层屏障的办法。不过,它们总是埋伏在巢穴的门口,静候着它们的俘虏。”法国作家法布尔的这句话在形容我们完成项目初期的情境十分恰当,我们的成员普遍来自大二,对于创新类的竞技比赛并没有多少经验,虽然有老师和学长的指导,但是还是存在许多细节上的问题。是产品的技术更重要还是营销战略更重要?产品的定位是应该高端精致还是小型居家?客户群的设置应该在一个怎样的收入水平?销售的渠道如何选择?市场战略如何规规划······诸如此类的问题一度着实难以抉择。只好从最基本的来,既然不懂,就只能做好从零起步的功课。在网上一点一点的搜索,从市场行情到生产运营,从销售模式到经营管理,几个星期的时间,开始慢慢进入状态,所幸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在起步阶段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为后来一系列的相关比赛筹备了不少。

  改策划书的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其间往往伴随着对以往心血删减的不舍和新思路涌现的惊喜,其中滋味,难以细陈。我个人是坚信好的文字是最原始的、有新意且最能打动人的,而文案策划却并非如此,商业策划书更是慢工出细活。一份策划书我们改了四五遍不止,常常是以前删过的再增加进去,以前增加的内容又删减,以前定下的方案重新讨论,还得重新调整章节顺序。不同的比赛往往有不同的方向,而我们要根据参与比赛的方向重新整理思路,确定新的方案,七八十页的策划书一路删删减减,又历经修补。明明是同一个团队同一个项目,可是每次比赛的商业策划书都是焕然一新。

别在该奋斗的时候选择了安逸

  “别在该奋斗的时候选择了安逸。”这是团委苏一老师帮助我们筹备比赛时常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既是鞭策,亦是鼓励和劝勉。比赛从四月开始筹备,其间有的队友要考本专业的资格证书,有的队友要参加别的比赛,还要队友在落实社团活动,还经历了考试周,即使如此我们为项目的奋斗从未中断过。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很难想象比赛战线的周期这么长,又如此频繁。每一次答辩的结束都以为是最后的完结,后来才发现,这不过是个开始,每一次暂时的胜利都开启对下一轮比赛漫长的等待。看着我们的项目从学院走到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我们亦曾欢呼自豪,可是更多的是欣慰。越到最后越加庆幸:这一路稳扎稳打,认真踏实地筹备每一场答辩,从发言稿的熟悉到答辩的盘问应对,从不懈怠。不知是否能有机会走入最后的国赛,可是忐忑已是无用,只能尽我们所能做最好的准备。

  不得不承认,看到产品实物的那一刻,我是震惊的。长久学习经管的学生很难再进入工科的领域,因为接触不到,连看见有人用软件制图也掩不住地惊叹,更何况是一项技术的开发实践。总是以为这不过是对于技术的包装和营销,不过是一份书面材料的推介,看到实物出现在眼前的一刻才真正意识到“技术改变生活”是如此鲜活,每一个参与者都可能成为背后的推动者。我们开始越来越投入,去参加一场又一场的宣讲会或者动员会,我才开始意识到大学生对于创意的贡献和付出。开始明白“现代社会已经不会有多少发明创造了,因为该发明的都已经发明了”是多么荒谬,逐渐懂得这才是发明创造、社会转型最好的时代,真正的创业者应该会觉得如鱼得水吧。宣讲会的很多字眼,比如“4C(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营销理论)、4R(以关系为核心的营销理论)”4P(一种传统营销理论),这些字眼在营销课程中都多有涉及,通过比赛能够有机会把书本上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这与平日的学习又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与领会。

  我们负责答辩的同学除了对于产品要完全熟悉以外,还要训练说话的语速、站姿、笑容和整体仪态,而这些都是利用吃中饭时的课余时间练的。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的刘珉曳老师在这方面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她从我们的着装、坐姿、站姿一点点地进行纠正,启发我们尽可能地使用肢体语言,这些都使我们后来的比赛受益良多。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段刚龙老师也在商业策划书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指导意见,他细致地替我们规划了新的策划书章节顺序,还指出了很多具体细节的问题。还有许多在比赛中为我们给予支持和鼓励的老师同学以及工作人员,这些都是我们一步步走下去的动力所在。

  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比赛,大家难免会考虑得失。从最初的一窍不通慢慢摸索到如今,未必能够收获许多,但是由衷地愿意更深入地了解把握它。如果一定要问及参赛意愿,只好矫情一句:兴趣之所在而已!

 

  

         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答辩团队,左起:张嘉琪、顾洁、赵强、宋朝辉。

 

 

     

    宋朝辉、张嘉琪、顾洁、赵强摄于西北大学图书馆门前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