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校园英才:从兴趣到专业的创新设计之路
——访获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团队
2015-10-22 14:27 学生记者 许一凡 

 

    在9月21日揭晓的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名单中,我校学生杨蓬勃、孙宝康、王之轩组成的竞赛队伍(指导教师王宏江、尹有为),凭借独特的思路、严谨的设计和冷静的现场发挥,最终斩获全国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参赛以来无全国最高奖的突破。

 

机缘组队,无缝对接

     杨蓬勃,自动化125班学生,平时爱鼓捣一些电子小产品,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宅,精通PID算法与单片机编程。在此次大赛之前,他亦曾参加14年的TI杯电子设计大赛,当时获得陕西省三等奖的好成绩。

     孙宝康,自动化121班学生,作为自动化卓越班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比一般人高很多,冷静沉着,善于思考。作为自动化学院科协中的一员,对电子科技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之前的其他比赛中已有佳绩,且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

     王之轩,电气136班学生,同学眼中的技术达人,在学完数字电路设计之后就自修模拟电路课程,笃学不倦的他平时爱看其他电子设计方面的书籍,是机器人俱乐部中的一员,擅长电路设计。

    谈到三人的组队情况,三人都笑着说道:“我们三人之前并不认识,之所以能够组成一队,是由于我们当时都找不到队友,报名的人中就剩下我们三人了。在此次比赛中,我们进行得有惊无险,并非是我们的个人能力有多强,而是由于我们三人恰好各取所长,合作融洽,才使得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没有遇到多少大的困难。”

    虽然三人的组队属于机缘巧合,但是三人的配合却是天衣无缝,各自发挥了优势。杨蓬勃负责单片机程序的编写,孙宝康负责检测电路以及报告书的整理编写,王之轩负责主电路的硬件焊接调试。三人在作品的硬件、软件以及文案方面分工明确,且都是各自的擅长之处。

 

夯实基础,稳步推进

    此次竞赛,经过了层层选拔,每一次选拔都考验着参赛人员的专业实力以及心理素质。

    在2015年暑期,我校老师就积极地为此次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做准备,根据学生的意愿,挑选了一些人留校进行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当时天气正值酷暑,学生们都在汗流浃背的情况下坚持在学校三电中心以及工训中心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培训,杨蓬勃,孙宝康以及王之轩就是其中不怕吃苦,锲而不舍的三人。训练期间,一方面做模块电路与程序的调试训练,另一方面练习往届题目,为比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暑期的培训筛选之后,全校共派出21支队伍参加了本届电子设计大赛,杨蓬勃团队就是其中之一。

    从拿到题目到提交作品,时间极短,只有四天三夜的时间,对参赛人员的综合实力以及心理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团队斟酌再三之后,决定选择最适合组员的电源题目,即双向DC-DC变换器(A题)。比赛时三人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半准时到达三电中心,一直奋战到晚上十一点,除了睡觉时间,一直都在思考琢磨作品中的现存问题并设法改进。比赛时老师们也尽心尽力的帮助学生,尹有为、王宏江等老师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元器件等其他保障,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指导。三人就此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对老师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8月16日至18日的测评中,我校21支参赛组中有12支队伍通过预选,有三支队伍获得了参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进行的综合测评资格。测评采用全封闭的方式,手机等都交给监考老师保管,只有一台不能联网的电脑和自己的课本。监考老师发放一块全新的电路板和简单的零器件,提出设计要求,并规定团队在八小时之内完成。杨蓬勃、孙宝康和王之轩三人凭借自己过硬的实力顺利完成了大部分设计要求,最终通过了此次综合测评,并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全国总决赛,一举夺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立足当今,展望未来

    三人均表示对获奖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我们对此次比赛的结果一开始不是很在意,只是想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锻炼自己的能力。”三人中,杨蓬勃和孙宝康由于此次表现优秀,成绩突出,被学校注资开办的智通自动化公司录用。而王之轩作为一名初入大三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各个大型比赛中,学与用并行,为自己今后的科技创新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采访时,三人也对各自的大学生活进行了总结,并对学弟学妹们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孙宝康希望大一、大二的同学们能够积极参加科协等科技社团培养自己的对本专业的兴趣;杨蓬勃建议大家多参加比赛,在比赛中锻炼自己,完成从书本理论到实践的过渡;王之轩则建议大一大二的学生重视基础课的学习,夯实基础,做到举一反三,进行创新制作。

    对于未来,三人都充满了自信。三人立足当今,展望未来,在科技创新之路不断摸索前进。

 

 

左起:王宏江老师,王之轩,孙宝康,杨蓬勃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