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下发了《关于表彰2013-2014年度陕西普通高等学校十佳辅导员和优秀辅导员的决定》,我校水利水电学院张治国被评为“2013-2014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辅导员”。
“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对于水利水电学院大三大四的同学来说,一提到张治国老师的名字,那必是赞不绝口,肃然起敬的,几乎所有同学都会谈到“关心负责”这四个字。张治国老师民主测评满意率高达95%,无疑说明张治国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采访中,一位大三的学生还特意为张老师作了一首诗:“勤勉做事性良纯,温和言语隐经纶。守育贤良甘如饴,冰心切切意殷殷。”
作为水利水电学院学工办主任,张治国老师在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大力进行班干部队伍建设和班风学风建设,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的印象中,张老师经常会来到他们的宿舍进行“明察暗访”,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与生活学习诉求。为能更好地引导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张治国老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改进了以往学习经验交流会笼统宽泛的新生引导方式,策划实施了“优秀学长领航计划”,通过专业学习引领,科技创新活动引领,英语学习引领、志愿服务引领、学生干部工作经验引领,社会实践引领,校园文化引领等为主题的领航工程,增强了高年级优秀学长对低年级学生引导的针对性。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张治国老师更是将给学生上课当成一种职责与乐趣。自2011年9月开始,张治国老师连续4年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4年来学生评教连续在90分以上。
谈到张老师的教学成就,一些优秀学生都会提及“挑战杯”。张治国老师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在班级中通过设立科技委员,宣传、动员、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所带班级的学生多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水利创新设计竞赛中获奖。所带学生中,2011年11月,获得全国“挑战杯”(世园专项)一等奖;2013年7月获得第三届全国水利创新设计竞赛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没有张老师,就没有水电学院学生科技竞赛辉煌的成果。”这也是大多数水电学院优秀学生的观点。
谈及辅导员应有的工作态度时,张治国老师风趣地说:“有一个段子是这样描述辅导员的,说辅导员‘要能说会写,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下得了宿舍,开得了心房,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Hold得住学生,做得了导航’。我觉得这就是辅导员的工作。记得我刚任辅导员时,不让一名学生掉队,这既是我工作的目标,也是工作态度。”
“和张治国一起工作,心里踏实”
“和张治国一起工作,心里踏实。”这是同事对张治国老师的评价。累并快乐着,在工作中,张治国老师总是保持着积极与乐观,这种工作态度不仅激励着自己努力工作,还不断影响着周边的同事,传递正能量。
“张老师在工作上特别专业,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张老师凡事都能从学校和学生的利益出发,统筹兼顾且周到细致;此外,张老师非常关心同事的生活,我刚到任的时候,对西安这个新环境不熟悉,还是张老师帮我在外面租的房子,直至现在内心依然感激。”一位与张治国老师一起工作的年轻辅导员告诉记者。
张治国老师始终认为,辅导员属于德育兼备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只满足于日常的学生工作,更应提高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按照学校辅导员建设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专家型”辅导员。因此,他积极开展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科学研究并撰写论文,主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累计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所撰写的调研报告和论文多次获奖。
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张治国老师参加各级各类辅导员培训与进修。2010年7月,参加陕西省第二十一期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学习;2011年5月,参加陕西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二届高校军事课教师培训班学习;2014年4月,参加第七十八期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学习。
自担任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以来,张治国老师在学生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化、文档化”上狠下功夫,在完善制度的同时也形成了一支“团结、高效、精干”的学生工作队伍。据统计,张老师先后完成了《水利水电学院学生党员培养、考察制度》等13项制度的制定工作。
喜事成双,就在张治国老师获得“陕西高校优秀辅导员”荣誉的同一天,他所做的题为《学生干部走出学习与工作角色冲突的自我调适》的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被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评选为2014年全省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二等奖。
谈及选择这个案例的初衷,张治国老师说:“这么多年来,水电学院的学生工作队伍始终处于缺编状态,为了能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除了加强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以外,我们还着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学生工作高效、有益的补充。多年来,我一直在跟踪调研学生干部的成长,从而培养学生干部应有的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引领意识、责任意识,同时也可以加强朋辈教育,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
“帮助学生成长是我最大的心愿”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张治国老师始终坚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精于总结、勇于实践”的工作原则,“帮助学生成长是我最大的心愿”是张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更是张老师工作的信条与动力。
在过去的工作中,因其他辅导员工作变动,曾出现了一个年级600余人只有他一名辅导员的困难状况,而张老师毅然顶住压力,全身心地投入,用自己的臂膀扛起了那份责任。张治国老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为学生逐班开班会,两个月的时间与重点关注的学生谈话。由于还有学生工作办公室的日常工作需要处理,每次班会或学生谈话结束早已过了下班时间,有时为了解决学生问题一直忙到深夜。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张治国老师提出了“带着思考去实践,带着问题去实践,带着知识去实践”的实践理念,同时努力构建社会实践“四结合”机制,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相结合,专业与学习相结合,就业与创业相结合,服务与社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潜能,提高实践的育人效果。
在学生就业指导中,他不断实践和提炼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按照“就业工作重心下移、就业指导贯穿四年”的工作理念,通过努力扩大就业信息源、降低学生虚高的就业期望值来合理准确地就业定位和精细化就业服务这三个抓手,实现了学院要求的“确保就业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层次”的目标。
谈及所获荣誉,张治国老师说:“陕西高校优秀辅导员这个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应该是属于学校整个学生队伍这个集体,特别是水电学院学工办这个集体。因为我始终认为,辅导员工作绝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我仅仅是辅导员的代表,其实有很多优秀辅导员在学生工作这个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这个荣誉对我而言,既是对之前工作的肯定也是今后工作的动力。在今后工作中,我要时刻以优秀辅导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工作,同时帮助更多的辅导员成长、成熟。”
“辅导员工作,我一直在路上……”这是张治国老师在接受采访过程中说过的最让记者感动的一句话。同时,这句话也彰显了这位“陕西省高校优秀辅导员”的精神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