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旺,机仪学院教师,2000年留校任教,获奖多项:2009年获陕西省工程图学学会青年教师比赛特等奖,2011年获教学改革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1、2012年获科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2年获全国高等中青年教师图学及机械课程比赛一等奖,2013年获本科教学成果优秀奖;2010-2014年期间,指导的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创新大赛荣获团体奖一项、个人奖二十余项。在《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水科学进展》《水土保持通报》等期刊发表论文7篇。目前主讲课程为《工程图学基础》、《水利工程制图及CAD》、《土木建筑工程及CAD》、《3DMAX三维模拟设计》。
又一次,听唐旺老师讲课。
在水工制图的课堂上,唐老师擅长将知识与实际相互联系,使错综复杂的平面图在他的引导下,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讲等高线,他会利用华山的山势为大家分析;讲述工程地质时,他又将建筑工程在施工时遇到的问题罗列出来,并讲述原因。课堂上,这种抛砖引玉的教学方式成功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唐老师也喜欢和学生互动,在课堂上热情地与大家交流,使得课堂气氛一下子便“活”了起来,他的课堂并不局限于教学内容,在三五分钟之内,唐老师会与大家分享一些汉字文化。听唐老师讲课,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清爽”,有着春风化雨般的感觉。
唐老师的《3DMAX三维模拟设计》属于偏难的一门选修课程,这门课分为理论课和实际操作课,而选修这门课程的大部分学生往往都是形象思维较差,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跟不上的困难,而唐老师所表达出的耐心让我难以忘怀,更让我受益匪浅。理论课上,他先把讲义细致的为大家讲解一两遍,之后边操作边便讲解,最难的实体设计操作他会细化到具体的点和线;操作课上,唐老师把每一步的操作步骤有条理的讲述到那个键,为了使大家理解,他会把理论课上的知识为我们复习一遍,就这样,他一遍遍为我们讲解操作,当自己独立操作时,大家不会因为“不会”而消沉,而是积极的请教。
“学完3D选修课程,当我看到自己密密麻麻的笔记,就有一种充实感油然而生,当自己在电脑上做出老师所教的螺旋楼梯,就有自豪感和满足感。喜欢上唐老师的选修课,他的声音很清亮,对学生很有耐心”这是应化132程昱萌的一段叙述。
采访唐旺老师时,他正在电脑上专心致志的绘图,喊了句老师,他并未听到,之后我又加大声音喊了一声,唐老师便热情的和我交谈起来。
谈起教学比赛,唐老师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师感激不尽。
从陕西机械学院到西安理工大学漫长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一种学者与学者,学者与学子之间独特的精神风格,这种属于理工大的精神被一批批教师所研读、扩展、创新,并传承给下一批教师所延续。而唐老师的比赛经历很好的诠释了这种精神,在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之前,唐老师选好题材,做好准备后,先是给教研室的老师一遍遍演讲,教研室的老师给了许多的建议,在三四个月里,唐老师一遍遍的修正,加上课堂上学生的反馈,自己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加以改善,不断的提高着自己的教学水平,比赛共有三个演讲内容,随机抽取,唐老师最终用自己的付出收获了优异的比赛成绩。他不但把最精彩的教学方式应用到比赛来提升自己,更是恰当的运用到了以后的课堂上,就这样,唐老师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提升自我,把最精彩纷呈的课堂留给他的每一位学子。
每学期,唐老师有420多名学生。
每一周,唐老师的课几乎都是满满的。
唐老师说,全身心教学生学习是他的责任,课堂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学习平台,所以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材为内容,进行模式多样化的教学。在课堂上,他会注重呼应学生,融入到课堂中,使得教和学恰当的融合。唐老师的课都是和图息息相关的,他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两种能力,绘图能力和读图能力,只有具备这两种能力,学生才能读懂一些设计理念,毕业之后才能更好地运用到实际中。
师者父母心,唐老师对在教学内容孜孜不倦细刻研究之外,对他的学生也有着很深的关怀,这种关怀被他“随风潜入夜”般式的运用到了课堂之中,面对大一学生,唐老师看到的是他们的“迷茫”,他并不觉得大一新生是大家口中的踏实学生,相反的,大一学生会过多的执着于社团活动。“以学习为中心,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去参加社团活动会更有意义”,所以在教学中,唐老师会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分析就业形势,教导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灌输良好的学习理念;“点带动不了面,由点带动线,再由线带动面”利用绘图原理,唐老师说明了一个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是逐渐普及开来的,而他默默的培养着点,把他们连成线,希望带动理工大整个面。
在所教的学生当中,有一位学生令唐老师印象深刻,这位学生逻辑思维较强,但形象思维较差,所以在学习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总是锲而不舍的找唐老师疑难解答,即使唐老师讲几遍,她没听懂,但还是向老师穷根溯源的请教,直到懂为止。说起这位学生时,唐老师是极为欣赏的,因为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挑战了自己的弱项,使得最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以看出,在唐老师的期望里,每个学生都能奋发学习;在大学时代的唐老师,专业课的成绩是名列前茅,所以他想把天道酬勤的道理传承给他所有的学生。
唐老师倾心教学模式上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学校的肯定,近期,经我校机仪学院的推荐,唐老师参加了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本科)微课教学比赛初赛,其作品标题为“工程图学基础——平面内的最大斜度线”,时长为12分钟。本次微课是工程图学基础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平面内的最大斜度线”主要内容包括:最大斜度线定义、投影特征、几何意义及实际应用等。在微课的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生动、直观展示了立体模型理论推导、实际工程应用等内容,进一步利用传动教学的优势——手把手教会学生求一般位置平面的倾角α。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正确作图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微课视频在网上受到许多学生的关注和支持。
十余年,唐老师热衷于自己的教学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土壤上播种着智慧,收获着成果,在学生迷茫松懈时,他总是拨雾撩云使学生走出迷途走进知识;但是老师总是不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总是不知道自己奉献了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