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校园英才:雪窗萤几逐梦翼
——访2014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获得者郭萤雪
2014-12-17 13:48 学生记者 王宝玲 

 

    初听郭萤雪获2014“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陕西省二等奖时,以为是一位热爱英语喜欢西方文化的女生在大学的大部分时光里雪窗萤灯、伏案疾书的学习,用努力验证了天道酬勤的真理。可是这种顺理成章的逻辑思维仅仅符合事实的一部分。

    郭萤雪是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英语121班的一名男生,生长于湖南长沙,那是一座山水洲城。因喜爱英语,他从小就在湘江河畔于岳麓山下学习并成长。

    谈起比赛,郭萤雪的感触和收获颇多。作为代表学校和陕西省参赛的选手让他感受到了压力,而正是由于这种压力,让他充满了展示个人风采、彰显学校实力的激情。在比赛过程中他也认识到了差异,地域与地域,选手与选手之间的差异是不可否认的,但差异也促进了自己的学习和交流。

    “在北京大兴区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的这次博赛,让我接触了最新的教学理念,看到了新时代人才需求的方向,要走在一代人的前列,不仅仅局限于自我的提升,更要结合学校进行系统化的培养。学习亦要超脱书页知识,活学活用。参赛的选手之所以能够站在此次赛场上,他们的知识不止在英语的学习上,综合能力及素质皆走在大多数大学生的前方,而他们还在不断地追求精益求精。”

    这是郭萤雪的一段话,我想,能和优秀的人共“舞”的人,自己必定舞得姿态绰然,能看到别人迈动的步伐是不断追逐的,必定自己紧追步伐,从不停留。各项比赛和活动,都是阶段性检测自己的水平是否在成长的一个标尺。要敢于奢望荣誉,并在后面为之付出努力。也要能接受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赢走荣誉。通过竞争,接触更好的人,追逐更好的目标,成为更优秀的人,这就是郭萤雪的动力。

    郭萤雪拥有大学生的正能量,决心和毅力。他曾于团委办公室自习时忘记了时间,通宵被锁在了教学楼里。他每天会坚持看英语字典,抽空背诵《独立宣言》、《葛底斯堡演讲》、《十四行诗》、《夜莺颂》。这些名篇可以有效地提高英文水平。“学习贵在坚持”,就因为他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学习,才总结到了最为适合他自己的方法。
     

    郭萤雪接触英语比较早,从小的读音就比较正。再者,家规不允许自己说方言,所以他的语音没有受到方言口音的影响。郭萤雪认为英语是一项综合能力,听说读写译融会贯通。他发觉在最初读英语的时候,因为自身声音的原因,显得含混不清,而且没有升降调变化,感情苍白,并且意识到在各项英语的能力中,口语交际的水平最能够代表综合实力。于是他首先从提升自己的口语开始。而提升口语也是分阶段进行的——先要读好英语,才能说好英语。所以最初郭萤雪花了大量的时间打磨自己的英文朗读背诵能力。

    如何提高朗读的能力,郭萤雪给我们分享了以下几点:音色,它与中英文的朗诵是相通的,寻找一个好的,与自己相似的声音作为模板进行模仿学习是好的开头,好莱坞演员迈克尔·道格拉斯是他一度崇拜并模仿的声音;读音的准确性,很多同学会受到家乡口音的影响,要尽早避免,以免影响以后的学习;停顿和语调,模仿背诵其实是最好的方法,跟着视频的范例来,把停顿的地方做好标记,升降调,颤音,渐强渐弱都标注好,再私底下反复练习,可以不断replay,一句话先听再跟读,最后背诵全文之后,将耳机开到听不见自己说话声音的程度,与视频同步背诵;感情的融入,要符合个人风格和气质,也要加以练习可以改善朗读中的不足。

    谈到英语以外的学科,郭萤雪表示自己喜欢社会学和心理学,喜欢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人群行为背后的心理和社会现象。他说学人文科学社会知识、关注社会的发展,以此来综合提升自己,从而成为国家的建设者与变革者。他觉得接触新的学科定要了解学科史,要了解学者的学术成果,更要了解学者的研究背景。这样会使得自己融会贯通,运用起理论知识来也会游刃有余。

    大学期间,让郭萤雪印象深刻的是自己的辅导员胡有睿老师。胡有睿老师结合自身IT策划方面的经验,专门为学校英语竞赛创建了网络报名平台。他还创立了“导员网”,旨在建立起高校辅导员们的联系,交流学生工作的经验,共同发展,其求真务实,认真真诚的工作作风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郭萤雪。胡有睿老师经常加班至深夜,也很少能有机会与两岁的儿子亲子互动。胡老师的这份事业心,以及为搞好学生工作而做出的这些牺牲都触动了郭萤雪,“胡老师从学校到社会过渡转型的这份经验履历是我所看重的。胡老师为我日后发展和规划都提出了详尽的规划和建议。”而这些想法正是在校大学生所需要面对和交流的,为此,他建立网站,促进大家的交流。在交流后,郭萤雪认为大学的知识还不足以充实自己,为了追求更好地发展平台,他会更加努力创造未来。

    今年3月巴基斯坦友好代表团访问我校期间,郭萤雪作为学生代表全程陪同翻译并参加了座谈会,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更促进了两国文化交流。对他而言,这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也是一次成长的历练。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