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0日至11日,“非凡士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作品入选赛在我校曲江校区工程训练中心举行。开幕式当天雨很大,展厅摆满了来自陕西赛区各个高校的1300余件参赛作品和非凡士公司推出的科技产品,工程训练中心犹如一个小型的科技博览会,所有的评委、参赛学生、工作人员、志愿者们穿梭在各个展厅。大赛作品被分成12个组,通过评委专家组的现场问辩、作品答辩、分类评选,产生了大赛的一、二、三等奖,最终26件获奖作品被推荐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其中,我校机仪学院机119班周红玺、费佳豪、高凯笑、袁鑫四位同学合作设计的“翻转式可绘图课桌椅”获陕西赛区一等奖,最终经网上评选,荣获国家二等奖。
能翻转的可绘图课座椅
本次大赛主题为“幻﹒梦课堂”,内容是“教室用设备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周红玺、费佳豪、高凯笑、袁鑫四人的参赛作品为“翻转式可绘图课桌椅”。他们将学生使用的传统课桌椅的桌框从下面改到前面,加了一个放书和笔的空间,与传统书桌相比,学生取书较方便,而且增加了腿脚活动的空间。
目前学校在阶梯教室使用的课桌椅,通常是“前椅后桌”相连的结构,后面的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动作较大,就会影响到前面就坐的学生。而这款课桌椅的设计是,将桌椅分开,独立固定在地面上,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影响。此外,桌子的扶手也是可以活动的,方便了学生进出。
高凯笑介绍说,学生正常使用时这套课桌椅跟平时是没有区别的,等到要绘图的时候,把桌板扳上去,支起来,形成一个支架,这样放置绘图板的时候就会自然形成一个角度,做机械绘图很方便。
四人精诚合作,协力组装
去年9月份他们四人正式开始作比赛,在最开始的两轮答辩中,向老师阐释他们的构想。“第一次答辩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想到可以放画板,第二次答辩的时候加上了这个设计。”周红玺说。投入比赛之后,团队里的四个人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周红玺主要负责课桌椅的设计;袁鑫负责关注大赛的通知更新,收集讯息、及时反馈;而PPT的制作和答辩是由费佳豪完成的;高凯笑负责撰写设计产品说明书。
这套课桌椅的制作也是由四个人合作完成的。去年寒假,他们自己买好钢材、木材等,自己锯割、安装,花了两周时间,在曲江校区工训中心做好了第一套“翻转式可绘图课桌椅”。之后他们四人又在今年3月中旬至清明节前后,利用大概20天时间做好了第二套课桌椅。在这20天中,他们每天下午都坐校车从金花校区到曲江校区工训中心完成设计和制作,一直忙到晚上8点。
有过分歧,但更多的是成就感
在整个团队里,周红玺操刀设计。他曾独立设计制作了一个“回转柱三塞泵”,在去年的校科技节获得二等奖。袁鑫谈起这位伙伴说:“他一直对这方面感兴趣,很严谨、很认真,总是想把所有的组件配合好,没有一点点误差,追求完美。”
高凯笑说:“在装配的过程中,精度是最难把握的,一旦精度不准,装上去整个结构就歪了。”所以,他们在控制精度方面还有过分歧。周红玺作为主要设计者,在团队里以“严谨”著称,他希望一点一点做,计算好精度,再完成最后的组装。而其他三个人认为,这样做起来太慢,应该采用试验的方法,装上去再进行调试,直到找到最佳的角度。后来经过一天的测量、计算、调试、安装,四人才把扶手部分组装好。
有矛盾、有分歧,也有快乐、有成就。“刚开始做那一个一个零件,打一个孔、钻一个孔呀,感觉特别没意思,最后把它们一个个组装好,感觉还挺好,挺有成就感。”袁鑫笑着说。
老师给了很多帮助,我们开始努力接近梦想
提到指导老师雷宏,周红玺说:“雷宏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资料,我们就在他办公室做,他就在旁边指导我们。我们需要什么方面的支持,他就帮我们联系工训中心的老师协助我们完成制作。”那些螺丝、螺栓之类的小零件也是雷老师帮我们借的,高凯笑说。
谈及从大学至今的体会,袁鑫说,刚开始上大学感觉自己的梦想超级大,后来发现每走一步都很难,而且越来越难。所以就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开始学着脚踏实地,从细节开始慢慢往上走,从失落中崛起。
在整个合作设计这套课桌椅的过程中,四个人结合自己的专长,克服重重阻力,花费了很多时间去琢磨设计,去组装产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他们从一颗螺丝钉组装到一整套课桌椅,角度不合适,就卸掉重新调试,一次次的重复,完成了这个关于“梦幻课堂”的设计,也完成了一次梦想之旅。

左起:费家豪、袁鑫、周红玺、高凯笑、雷宏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