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与满蔚仕老师见面,老师刚下课,一群学生正在围着老师问问题,而我印象最深的则是老师回答学生问题时,那和蔼的态度和始终洋溢的笑容,那笑容像是父母看到孩子咿呀学语时的笑容,充满了欣慰和爱溺。当我好不容易插个空,向老师提出采访的要求后,老师表示为难,原因很简单:忙!确实,在老师眼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他的时间要花在他的学生身上。寥寥几句话后,满老师马上又被提问的学生包围了……
对老师来说,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
对老师来说,学生几乎就是全部。
学习之师,生活之师
“导师,不仅是学习上的,更是生活上的。”满老师似是不经意的说出了这句话,我抬起头,在他的脸上看到了淡然,这话说的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满老师是11届电气4班的导师,对于这批接触最多的“学生孩子”,他无疑是最在意的。刚上大学的青少年,既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又因为少了许多约束而对自己放松了许多,所以,大一是一个重要过渡期,这个时期,正是“孩子父母”最忙的时期,而满老师则很好地尽到了指导和督促的责任。满老师喜欢跟学生交流,所以经常到学生宿舍与学生面对面谈心,学生也会把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当前的一些想法告诉老师,而满老师也会告诉学生许多关于考研和工作的经验。
与学生多次交流谈心,满老师发现了许多的问题,也帮助解决了许多的问题,其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班上的前任班长。“这个孩子特别积极,对班级的事很热心,但就是不会管理自己,心思用的太广,以至于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大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有几门功课不及格,所以商量后重新选举了班委,原班长也能将精力更好地投入学习中。”说到这里时,满老师流露的尽是对前任班长最殷切的希望。
最大的欣慰只是“被想起”
“只有对学生付出了,学生才能想起你。”这是满老师从教多年最深的感悟。满老师这样想,也这样做了,更体验到了被学生“想起”的感觉。
这许多年来,满老师帮助过许许多多的学生。记得的比较清楚的是08届一个想要考研的学生,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中科大,虽然并不是满老师班上的,不过他总是来找满老师辅导一门弱科。那段时间里,满老师将一整套的试卷上的试题给他讲解了一遍,而后还分析了一些中科大的命题方向和出题方式,给与了他极大的帮助。后来,这个学生果然被中科大录取了,被满老师辅导过的科目还取得了一个很高的分数,正如老师所说“对学生付出,学生才能想起你”,他特别感谢满老师,特意打电话表示感谢,直至现在,仍与老师有密切的联系。说到最后,满老师还摆手表示:“他能考上中科大是他自己的努力,我做的只是一些辅助的工作。”对满老师来说,被学生想起已经自己最大的欣慰,根本不需要把这些功劳也揽在自己身上。
做老师,很幸福
“这么多年来,每个教过的学生都历历在目。”满老师如是说。
“当老师有一种深深的幸福感,满足感。”满老师如是说。
采访中途,说到当老师的自豪感,满老师告诉我他跟许多学生都很谈得来,一直以来都有联系,他经常会跟以前的一些学生了解他们现在的情况,不仅关心了毕业的学生,还可以给未毕业的学生讲一些他们的学长的经历和经验,以此来帮助他们。而后,满老师还兴奋地给我看起了他的学生的照片,一个个学生,代表老师一点一滴的成就。每翻到一个学生,总会高兴的点评几句,有赞叹,有欣慰,也有期盼,我能感受到老师谈到自己的学生时那种饱满的热情和激动。也许,一个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师之天责
“老师的任务,就是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才。”满老师这样定位自己,这样评价自己的职业。而且,事实上,满老师将自己的任务完成的很好。
对于学校和学生,满老师打了一个恰当的比方,他把学校比作一个“人才加工厂”,学校在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送人才,老师则需要兢兢业业工作,只是为了输送的人才,更多,更好。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学校的这种加工不是批量生产,而是生产有“特色”和“个性”的人才。满老师非常看重学生除学习外其他方面的发展,他认为未来能走的更远的是那些全面发展的人,唯有各方面的能力都强大,才能更适合将来社会的发展。所以,他很提倡课堂的互动,希望能有一个轻松的氛围,而学生也能自己独立思考,这样,老师任务轻了,学生反而能学到的更多。
这只是一次最普通不过的聊天谈话,可满老师总是保持着一个最温和的笑容,因为,他在说着自己最喜欢的职业,说着对自己最重要的学生……
老师,总是如一缕春雨,润物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