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王倩老师之前,我从电气122班同学那里看到过王倩老师的照片,照片中的王倩老师秀气、可爱,一副清纯而略带稚气的学生样。可是见到老师使我惊讶不已,如今的王倩老师高雅、成熟,言谈举止间透出一股知性魅力。
王倩,1982年10月生于山西,中国党员。2004、2007年分别在东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2012年在华北电力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研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参与“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2年4月进入西安理工大学电气系任教,并担任电气122班导师以及研究生导师,所管理的电气122班的平均成绩名列2012~2013学年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第三名,并保持退学记录和学业警告零记录,学习成绩优良率达到70%以上。
“非常荣幸能够担任电气122班的导师,这是我工作以来接触的第一个本科班学生,所以在对学生的管理和督促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力争让自己做到不仅是传授知识的经师,更是生活上为学生指点迷津、答疑解惑的人师。”这是王倩老师在她一年的工作总结中提到的第一句话,她的实际行动也确实印证了她的话语,让我们看看王倩老师过去一年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吧。
首先,王倩老师在开学的两个月内就引导学生迅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在第一次班会上,她就强调了高中生与大学生本质的不同。她指出,高中生主要是根据老师的安排按部就班,做好份内的事,将学习成绩做到最好,而大学生的自我支配时间较多,需要一定的自控能力,否则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她倡导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规划,时时约束自己,时时提高自己,在不影响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多参加社团活动。她的鼓励在过去一年中收获显著,电气122班的高俊峰、卢鹤敏、张跃、穆雪园、许诺等人先后在校级各类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王倩老师还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培养自己的科研兴趣。她要求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将影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以及将来对工作的适用性,大学生要在此基础上博览本专业所涉及的书籍,了解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充分意识到本专业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性,激发对本专业继续学习的兴趣。她强调,大学生最终的目的不是学会而是会学,是开启智慧,领悟与掌握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有思辨的能力,可以分析问题。
王倩老师热情洋溢,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班上每一位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电气122班有一位学生家境困难,由于性格较为内向和种种原因,在助学金申请上未能通过,王倩老师了解到情况以后,找到这位同学谈心,并提出自己可以提供一部份资金来帮助这位同学完成学业。王倩老师告诉记者:“家境较为困难的学生易产生自卑心理,在生活中抑郁、内向,感觉和他人有差距。我大学时期班上就有一个真实例子,我不希望我的学生会产生这种想法,所以我要尽自己义务与责任来帮助她。”不仅如此,她还为班上需要考研的学生提供自己的经验,开导爱打游戏而荒废学业的学生走向正道,支持班上同学为每一位过生日的同学准备小礼物,让他们在异乡能够有家的感觉。正因如此,班上的同学把王倩老师当做良师益友,对她非常信任,无论多么琐碎的事情,都会向王倩老师咨询。寒假期间,一位同学特地打电话向王倩老师咨询买电脑的配置价位问题,还有一位同学在家生病问学校医保卡的问题,王倩老师从不厌烦,积极为学生解决问题,当遇到自己也不清楚的问题时,就会不辞辛劳地向其他老师、朋友、亲戚咨询。
王倩老师有着自己的教师梦和学生的成才梦。她的教师梦是“自己在学生的心中有着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让学生大学毕业后成为有用的人才并拥有健全美好的人格”,而她的学生成才梦是“学生进入社会以后,在本专业领域能力突出,能够对社会有突出作用”。因此,她正在为班上每一位同学制定一份成才计划,当我问及“每位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各方面能力都不同,您的这项工作将会异常艰巨”时,她笑笑说:“是啊,即使艰巨,也要完成,这是我心中的梦想。只是金花和曲江校区相距较远,我对每位同学的情况还不甚了解,待下学期学生从曲江搬至金花时,我将举办一些活动来增加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王倩老师现在正在努力地进行科研工作,积累较多的成果,来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她说只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自己所传授的知识。问及个人目标时,王倩老师说“每个人都会不停地往高处走,只有如此,才会有动力,才会不枉此生,副教授的职称是我目前所面临的一道坎儿,我需要努力跨过。”当工作与家庭生活相冲突时,王倩老师都会以工作为主,她说:“趁着年轻,趁着热情,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王倩老师总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热情,为每一位学生负责,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偶尔有负面情绪或者惰性出现时,她总是对自己说“做好当前的每一件事,让心灵和身体同时走在路上”。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倩老师便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