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张子贺:想完成的事情绝不会轻言放弃
——访2013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陕西赛区特等奖获得者
2014-03-04 15:14 学生记者 李童阳 

 

    他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晨读,不论周末或是节假日,2013年8月开始决定这么做的时候想看看自己能坚持多久,结果就坚持到了现在。

  他没有在2012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高校选拔赛中获胜,但通过近一年的晨读训练,他在2013年以陕西赛区特等奖的成绩顺利获得去北京参加决赛的资格。他说过,他想完成的事情就绝不会轻言放弃。

  他说他想做一名真正的Native Speaker,并且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梦想着有一天可以站在TED演讲台上向全世界讲述他经历的一切,呼吁更多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关于比赛:它让我感到目标越来越清晰,梦想越来越接近
  
  2013年10月中旬,“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开始进行初赛选拔,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仪126班的张子贺同学从辅导员那里了解到后就报名参加了。自从2012年在校级选拔赛中获得校级二等奖,悻悻而归之后,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来,所以学期一开学他就坚持每天6点钟起床晨读英语,一直不曾懈怠。

  2013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的初赛和复赛的赛制都是一样的,一共分为两轮:定题演讲和即兴演讲,定题演讲就是选手被提前告知了演讲题目,可以预先做准备,而即兴演讲需要参赛选手在上场前15分钟抽取自己的演讲题目。2012年张子贺参加初赛时就因为在即兴演讲环节表现欠佳,因此错失了进入复赛的机会。今年的校级选拔赛共有13名来自各学院的优秀选手,通过第一轮定题演讲,张子贺以超出90分的优异成绩获得第一名,随后在即兴演讲环节也以第一名的成绩胜出,最终被推荐参加11月16日在西安石油大学举办的省级复赛。当时一共有来自陕西省高校的43名选手参赛,赛制和初赛是一样的。定题演讲环节的命题是“When Socrates Meets Confucius(当苏格拉底遇到孔子)”,张子贺一时想不到好的切入点,就到校图书馆翻阅了很多相关书籍,还是找不到头绪,后来反复琢磨,最终想到以梦境为由头,结合苏格拉底(Socrates)和孔子(Confucius)两位哲学大师的名字创造出了Socra-fucius,并把他重新定义为他们共同的弟子,阐述新的哲学观点。上场后他发现省赛的演讲台上只竖着一个立麦,一时兴起就直接拔出了麦克风,在台上来回踱步进行演讲,用他的话来说“台子那么大,不到处走走多浪费啊!”其效果可想而知,评委和观众大加赞赏他的台风和演讲形式,因而张子贺首轮以第一名的成绩胜出。在即兴演讲环节,他抽到的题目是“Should Chinese government encourage foreigners to help ourselves?(中国政府应不应该鼓励外国人帮助国人?)”张子贺结合自己和外国人多次接触交流过的经历和自己目前在申请暑期去香格里拉一个国际读书馆做志愿者的计划,表达了中国政府应该去帮助外国人在中国发展的想法,最终他凭借复赛第二轮第二名的成绩与其他两位分别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学同样荣获陕西赛区特等奖,获得去北京参加决赛的机会。

  2013年12月6日,张子贺和指导教师史小妹教授一同搭火车前往北京参赛,次日早上抵达比赛指定地点。2013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决赛是在北京郊外举办的,来自全国各个省以及澳门、台湾的94位选手参加了决赛。抵达北京当日下午选手们就开始抽签决定比赛场次,张子贺抽到了18号。12月8日早晨是决赛开幕式,正式比赛于9点钟开始,第一轮竞赛将前26位选手分为一组进行抽签,前五位首先进行演讲,评委打分后讨论第一轮竞赛评分标准。张子贺抽到了5号,在他演讲完后评委开始讨论评分标准,在他们5个人当中评出了最高分和最低分,他的得分是85.99分,成绩居中。他当时想着还有机会进入下一轮比赛,可是天不遂人愿,之后上场的其他选手都获得了较高的成绩,只有几个人比他的成绩低,因而最终他止步接下来的赛事,最终获得全国三等奖。

  从北京回来,他将那个专属于他的18号的号码牌带了回来,将它挂在了宿舍床前,为了让自己记得还要参加比赛的事情,起到卧薪尝胆的作用。去北京比赛的这段经历对他来讲是珍贵而难忘的,在那里他结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的英语爱好者,他们一起聊英语,聊彼此的经历。他说,他觉得因为地区和学校的差异,其他竞争者的生活经历非常丰富,他们出过国,留过学,经常游走于各种大型演讲比赛和国际交流论坛中,见识自然广博,但是张子贺也说:“我没有他们那么丰富的经历也能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已经是我的胜利!”这场比赛让张子贺有了一个提高自己的平台,让他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这一次虽然没能走得很远,但是他下决心在校期间还会再参加一次,拿到全国一等奖是他的终极目标。
  
  关于英语:我想成为真正的Native Speaker
  
  小时候的张子贺对英语并不感兴趣,小学英语成绩也不是很好,所以父母还专门为他报了英语补习班。直到上了五年级,爸爸给他买了一个Mp3,里面下载了很多英文歌曲,鼓励他听英文歌,学唱英文歌。开始的时候他觉得很难唱出很多歌词,所以会看着歌词反复一遍又一遍地听,渐渐地他的英语成绩就突然从70多分提高到98,99分,对英语的热情也高涨了。上了初中,父母担心他课业繁重所以没有给他继续报补习班,可是他却主动要求继续在外面报班学习。在补习学校学英语时,他会很认真地做课堂笔记,上课表现积极活跃,所以老师很喜欢他。在学校跟外教做游戏,聊很多关于美国的饮食、生活等文化。当时张子贺开始喜欢上了美国南方文化,在他眼里20世纪初的南美文化中关于革命精神,黑帮斗争,乡村生活的部分都张扬着它最原始的特色,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他说,因为受美国乡村文化的影响,他希望以后可以回归乡村或森林,爸爸也说厌倦了都市的繁华,以后想去过打猎耕田的生活。

  2008年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他的竞选演说风靡全球,张子贺也开始听奥巴马的演讲,学习他的口音和语气。上高一后,张子贺参加了在宝鸡市举办的“李阳疯狂英语演讲比赛”,当时与他一起竞争的还有从新加坡回来的学生,实力很强,不过他还是冲破阻碍摘得冠军,获得了2000元钱的奖金和大量学习资料。

  上大学以后,张子贺会通过网络自己找一些感兴趣的英语演讲比赛,比如他在网上报名参加了“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和“新东方口语大赛”。这种比赛可以直接在网上与评审视频对话,或者要求你上传自己录制的音频或视频资料,通过网上投票竞争。前不久,张子贺还在网上报名参加了“国际交流大使”的选拔,希望可以有机会在暑假赴美带薪实习。
  
  关于张子贺:Cease to struggle and you cease to live

  张子贺喜欢关注间隔年旅行网和其他一些世界各国旅行者参与的论坛,平时会在上面交一些外国朋友,接待过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法国等地的游客,带他们去过大雁塔、大唐西市、回民街等一些西安有特色的地方。他时常也会参加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自发组织的聚会活动。由于深受这方面的影响,他也有计划自己的“间隔年”旅行计划:大学毕业后一直向西走直至欧洲,他都为此找好了两条线路,一条是从北京出发最终到达德国法兰克福,另一条是从东南亚出发。

  这一切并非是毕业后才会去完成的计划,他说大学期间他会走完云南、西藏。就在2013年暑假,他独自坐火车从西安到福州,从福建开始徒步搭车返回家乡宝鸡,他带着相机沿路拍摄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在这有些特别的旅途上,当他走累了,就将身着那件印有“厦门→宝鸡,求搭载”的T恤示意,寻求好心司机送他一程,然后请司机在这件T恤上签名。在车上,他会和司机聊当地的风俗风貌,有的司机还邀请他去家里住,之后又送他回到公路上,更甚至会留他多玩几天再送他继续旅程。一路上他多住在青年旅社,或者直接在加油站里睡一会儿,早上醒来继续走。有一次父母看他没有在网上更新状态,开始担心着急,最后打来电话,原来是因为那天不是很顺利,晚上11点还没有找到休息的地方。这次徒步旅行并没有按计划完成,到达湖北后就变得极其艰难,持续数日40多度的高温让徒步变得艰难,而且他也很难找到愿意搭载他的司机,甚至向警察问路也遭到冷遇,连续两天的处处碰壁让他感到人心冷漠,所以最后在孝感市坐火车返回了宝鸡。

  张子贺平时很喜欢摄影,几乎看完了图书馆所有关于摄影的书,他喜欢拍一些反映底层人民真实生活的照片,常常会去关注那些没有被政府照顾到的地区的人民的生活现状,他计划将来有机会用半年时间去融入他们的生活中去,拍摄最真实的影像。除此之外,他还喜欢平面设计,喜欢摇滚乐,曾经在我校第十九届校园歌手大赛中晋级十强并最终获得二等奖。朋友眼中的张子贺像一块“冰石头”,看起来一本正经,不苟言笑,可是一旦跟他熟悉起来就会发现他是一个相当有趣,常与朋友开玩笑的友善派。

  我问他现在能成长为这样的人,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谁?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爸爸。是爸爸引领他学习英语,是爸爸鼓励并支持他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爸爸让他有了坚持早起晨读的习惯。2013年的8月11日是张子贺的生日,这天爸爸随同车队骑摩托车外出,中午时刻大家都累了准备休息一会儿,但张爸爸心里惦记着儿子的生日,想尽快赶回去给儿子庆生,所以一个人先行返程了。途经秦岭一带时,不幸发生了,张爸爸的摩托车和一辆面包车相撞,导致他左肩和左腿多处粉碎性骨折。爸爸以前会提着一箱箱重10公斤的复印纸送到公司7层,他曾有一次帮爸爸送纸,提着两箱纸到二楼腿就软了,他觉得自己在学校都不像爸爸平时工作那样努力……早晨每每想起这些,张子贺的眼泪会禁不住流下来,他说:“可能在学校里6点钟起床,大家会觉得太早了,可是外面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我走到生活区门口,卖土渣饼的小贩已经出摊了,他们可能4点钟就起床营生了,我走到一期操场看到不远处正在建筑的高楼,想想这些建筑工人可能工作了一夜,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这就是生活。”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好好努力,最大的心愿是父母身体健康,自己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也许以后会从事演讲口才教育方面的工作,就算只能勉强温饱,但求对得起自己的坚持。他的梦想是办一个免费图书馆,里面的书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爱心人士捐赠的,老师是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他希望能帮助到最需要关注的孩子们,让所有人都有平等学习的机会。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