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脚踏实地的追梦者
——访校杰出青年教师吕延军
2014-03-04 15:08 学生记者 邓陈宁 

 

  

 

    吕延军是我校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教授。1990年8月到1994年7月,在西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学习。1997年6月,获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来我校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任教。2005年10月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丰富的求学经历,让吕延军感受到了不同的教育风格,体验到了“转变思想”、“有想法”的意义。2009年9月,吕延军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踏上大洋彼岸,更是验证了这一感悟。在美国西北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访问,不但使他在学术上开拓了视野,更让他感受到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与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建立了良好友谊以及紧密交流的合作关系。2012年7月,吕延军再次前往美国,作为高级研究学者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工学院工作学习。

       规划、理念与信仰

  “机电一体化”是吕延军的研究方向,他在可伸展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机电系统性能分析、测试与控制,非线性动力学及控制,润滑理论和新型轴承技术,风力和新能源发电技术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和可喜的成果。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分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等,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大专项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纵、横项科研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和EI收录。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

    作为众多科研项目的主持者和领头人,吕延军在不断的磨练中,自我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和完善。他认为,搞科研,首先要做好规划。做好任何事情首先要找准定位,然后转变视角,提出问题,才能掌控大局。吕延军将自己的科研目标定位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在调查市场以及发展需求的同时,通过多思考,多交流,进而做到大局上的规划。其次要转变理念。做科研理念很重要,首先要有“提高”的想法以及“转变思想”、“创新思维”的理念,然后要让职业在不断的实践中变为兴趣,从而感悟自我价值和工作意义,从中深化原有的科研理念。另外就是努力加分。有了规划和理念,就要将其付诸行动,只有在不断地努力、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改变、不断地提高中,才能将这种状态变为信仰,从而一步步坚定地走向高点,走向国际。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荣誉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挑战。2003年,吕延军作为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获陕西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2004年获校第11届青年教师课堂观摩教学评比传统教学法二等奖。2007年获校“新星奖”和校“科技新星奖”等荣誉称号。2005年至2007年,2007年至2009年分别入选校“青年学术骨干”人才工程计划、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公派留学全额资助留学项目,2011年入选我校杰出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012年当选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委第二批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


  面对荣誉,吕延军则用“做好该做的,做好本职工作”来概括。他以平常心将每一个荣誉作为一个学习阶段,通过解决问题,锻炼自己的能力。吕延军说,自信,来自于努力、付出与成绩。


    吕延军还在社会兼职,目前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力学学会高级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员,担任国内外20余种期刊以及一些相关国际会议的审稿专家。


  如此多的角色,总会给人一种繁忙的感觉。而吕延军则有自己的时间原则,那便是牺牲一部分休息时间,挑重要的事情先做,进而整合零碎时间进行利用。他认为,时间的整合,归根到底是心劲,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率、高质量。


  作为一名在理工大成长起来的老师,他经历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他认为,本科生首先应当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而从不同方面完善自己的综合素养。带“挑战杯”时,他对此的体会更深,在需要激情和付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老师与学生的配合,这就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学生自己主导,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思想的转变,通过科研锻炼,将创新意识执行下去。对于博士研究生,主要是学生自主创新,找到科学问题,通过探讨,解决问题。


  采访前,吕延军正和所带博士讨论英语论文书写中的问题,而吕延军也曾作为科技英语老师为本科生授课。同时,两次的国外访问研究工作,也让他对于英语学习有更多自己的看法。他说,大多数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该从“认识不够”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多开口、念出来的同时,注意自己的发音,这样便能够在读的时候听,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让其变为一种兴趣。

       路边的风景


  生活其实不仅仅是不停地奔走,路边的风景也很精彩。工作之余,吕延军会选择羽毛球运动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交流、放松。而旅行也是吕延军的选择,他讲述了新疆的美丽风光和敦煌对于自己的冲击,并展示了在美国生活学习以及科研的一些照片,尖端的柔性电子产品、雄壮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烤得金黄的曲奇饼……他说,多行走、多体验、多提高,在感受多元文化的同时,陶冶情操。


  谈及自己的中国梦,吕老师希望能把科研的视野做得更加广阔,不仅仅是国内前沿,更要有国际高度,能够做出更加优秀的科研成果。


  博士研究生黑棣用这样的话评述自己的导师,吕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科研态度严谨,对学生的生活、学习非常关心。朴实的语言,最佳的赞赏,最美的回馈。


  金乌西坠,暮色四合,些许感慨涌出。吕老师让我看到了毅力、努力和梦想,而这又何尝不是一堂生动的公开课,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