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驰,1990年生,陕西富平人,我校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仪091班学生。2010年至毕业任班长,班级总评连续三年入选学院前三名,连续三年获“优秀班集体”、“优良学风班集体”等荣誉称号。大二任创业联合会会长。大三任院社团联合会主席,期间,举办了首届社团文化节,担任第三十五届校运会学院开幕式总策划。
量变引起质变——我并不是默默无闻者
张驰大一即加入了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团委办公室,据他说,就是到处帮忙搬桌子,学长们对他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给予了称赞。大一第二学期,身边的人有的竞选了部长,有的做了副部,而他和其余一同加入院团委办公室的18个人成为了干事。就在这时,他产生了一个想法——成立“创业联合会”。他与院团委老师商榷,老师应允了,于是他带领18名院团委办公室干事成立了“创业联合会”。社团刚成立,由于没有举办过什么活动所以没有什么声色,纳新的22个人也只留下了16个。张驰不甘心,寒假回家后就开始琢磨,他想到校学生会勤工部给同学们提供兼职的机会不多,于是从贴近学生生活着手,打算在创业联合会下成立勤工部。
这个想法在大二刚开始就施行了,3月份以创业联合会勤工部的名义在曲江主干道上开始纳新。张驰向前来咨询的同学们介绍:“我们的部门不开会,只介绍兼职,提供历练你的机会,如果你还想开会的话,请加入我们的管理团队。”正是由于这番话,使得纳新人数突破了300人。张驰也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利用自己一年来在外面做家教、发传单等积累的经验,每周带领20多个人出去做兼职。这样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社团的名声就出去了,青年志愿者协会、青青草协会、管院互助社等社团负责人也惊异于创业联合会的成长,因此张驰及他的团队也逐渐被邀请参加各种社团之间的联谊活动,就此社团开始壮大起来。
但张驰认为社团不能局限于校内,学校里的大多数社团还是太过拘束,太过常规,他想与外校的社团加强联系,裨补缺漏。于是张驰找机会参加了由来自10所大学的15个社团组成的高校社团联盟。参加过一次会议后,张驰感觉这个平台搭建得很好,因而他就发起了一个新的高校社团联盟,集结了各大高校共20多个社团。在此期间,他们的高校社团联盟办过最有影响力的活动是“平安夜送苹果”。这个活动从提出构想到每一环节的实施办法,总共开了4次会才讨论完成,参与活动的有20多所大学,每个大学设有寄苹果、送祝福的点。活动原本计划是在这些寄送点收存同学们送来的苹果,然后运送到其他学校,交由其他学校的寄送点送到被送者手中。但是这个想法实施起来存在收装、运输、分发等方面的困难,所以最终的方案是由每个寄送点收取每位前来寄送苹果的同学3块钱,之后记录人数,统计钱数,反馈给各个学校的寄送点,再由各个学校的负责团队在各自学校附近采购苹果,最后将苹果和祝福语交予被送同学手中。这是一次集结了各大学社团之间的大型活动,张驰在其间收获了很多,他的合作协调以及统筹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水到渠成——一切并非偶然
自从加入高校联盟以后,张驰一直很困惑,高校社团缺乏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光是社团负责人之间的相互介绍,怎么能让人真正了解一个社团呢?本着这样的想法,大三的时候他就与两位同学共同创办了青年远航网,以充分展示各高校社团性质、背景、文化等。张驰介绍说:“比如要找什么样的社团合作,就可以先在网站上找它的相关介绍,充分了解后再去协商,那办好一个活动的机率就提高了。”网站一开始就办得有声有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陕西省凤县旅游局找到他们,表示网站做得挺好的,他们也想开发大学生市场,发展自己的旅游经济,希望他们为凤县第二届旅游文化节做活动策划,要求在各个大学办晚会,预算是45万元。听到“45万”这个数字,张驰他们很惊喜,所以决定包下这个活动。但是凤县旅游局提出网站必须换做旅游。对于这个要求张驰不赞同,他认为当初做这个网站,受到了那么多社团、那么多人的支持,这是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可团队的其他两个人同意,于是张驰让出自己40%的股份,退出了网站。最终,网站以2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凤县旅游局,由原来的青年远航网,更名为“某某旅游网”。
到了大四,身边的同学都开始找工作了,但张驰满脑子想的还是自主创业的事。家里人、学长们都开始催促他赶紧找工作,父亲觉得他自主创业的事情不切实际,姐姐也觉得他想得太单纯了。张驰犹豫了,他原本充满着一腔热血想要去办网站,可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看好,所以他放下了创业的想法,安安心心在大四第一学期找工作。期间找到几份不错的工作,但他实地考察后还是觉得不够理想。他还报名参加了“职来职往”,两次面试都通过了,但后来节目组打来电话说要交付一定的费用,与预先宣传的内容不一致,所以他就推辞了。
经历了这些以后,想想自己还正值年少,面对着青春的大好光景,为何要白白让它错过一次绽放的机会?为何不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拼一回呢?经过寒假的深思熟虑,联系当前某些大学生的生活状况:旷课、打游戏、挂科,等等,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弟学妹们建立正确的大学生活价值观。他最终放弃了丰厚待遇的工作,选择了创业,在3月份与3个好兄弟创办了吊儿郎当网。网站以“倡导大学生该怎样过大学生活”为主导思想,其口号是“吊儿郎当,当知天下,让你的大学生活不再平凡!”通过网站宣传身边优秀的大学生,将他们的大学生活告知大家,通过他们的正能量来感染大家,让更多的人走出迷茫。4月,网站与大家如约相见,通过不到一个月的运作,已小有名气。
张驰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协同其他做技术的人共同经营这个网站。吊儿郎当网是一个论坛网站,进去之后,你可以分享自己身边好玩的地方,好吃的东西,还可以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比如影评、书评等。此外,网站上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校园兼职和招聘信息,试图让那些沉湎网络游戏和手机聊天的学生,可以找寻到自己引以为乐,并对今后发展有好处的东西。网站整体做得不错,是一个很好地交流平台。张驰告诉记者,网站做前期推广时,由于缺乏资金,只能通过拉广告的方式来宣传。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时,他们合计与影院联系组织一场观影活动,和影院商量好低于团购的价格后,他们就开始在金花校区张贴海报。还好反响不错,网站点击量一下子上升到了1500,超出了原先计划,这让他们也感到欣喜。最终共组织了200多人前去观影。但途中出了岔子,负责拿票的人把200多张电影票全丢了。这简直是晴空霹雳,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但张驰还是镇定了下来,前去和影院的人协商,希望影院临时出一个凭证让这200多人先进去看电影,要是有人用那些丢失的票进场的话,希望影院再通知他进行处理。活动就这样办完了,网站也被好多人知晓了。
登高望远,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张驰目前已经毕业离开了学校,仍然和几位同学合伙经营着吊儿郎当网。网站现在依旧采用自主经营的模式,不久前和陕西锐忻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5个月的合作计划。张弛会定期参加西安高校联盟的会议,及时了解各个学校社团的动态,以丰富吊儿郎当网的内容。
访谈过后,我看了部电影——《中国合伙人》,谁能料想从农村出来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程东青,最后把一个教育机构做成了上市公司呢?有梦想的人只要肯做就会有收获,就会走向成功。张驰从大一到大四,从一个搬桌子的干事成长为一个网站的创办者,如他所说:“每一步走过来都好像是情理之中,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跳出来之后就会是一个大的飞跃。” 他还说:“经历了这么多,我觉得我的大学过得很累,我要忙社团的事,要兼顾学习,还要做兼职,我的学费是贷款的,生活费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后来我问他网站为什么取名“吊儿郎当”,他说,吊儿郎当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不墨守成规,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他还告诉我,他们会把网站做下去,两年之内只要能撑得下去就一定不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