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由朱虹老师指导,赵永飞、单浩宇、牛倩、谢凡凡和陈川参赛的团队获得了2012“研华杯”高校物联网创业大赛全国三等奖。
记者采访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赵永飞和单浩宇,在回顾参赛历程的同时,对于物联网创业大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高校物联网创业大赛开始于2007年,秉承“传递iCAN(即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理念,激发创新热情,点燃创业梦想”精神,倡导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社会,改善人类生活,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勇于创新。
今年大赛设立了华北、华东、西安、西南和华南五个赛区,共有102个团队报名参加,21个团队入围决赛。大赛开始于2012年3月,于8月25日落幕。本次高校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主要关注物联网九大行业: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并对九大行业的相关课题进行创新性产品、服务、技术及商业模式探讨。
我校作为本次大赛唯一的一个由本科生组成的入围决赛的团队,参赛的课题是“物联网安防中基于IQ摄像头的多路视屏智能监控系统”,主要做数据的采集,图像感知以及应用。基于本次大赛除了要求技术上的创新,还要求选手具备创业精神,所以,我校的参赛选手在攻克技术难关的同时,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模拟了产品技术的市场发展模式。
记者在问到赵永飞和单浩宇有关比赛的准备过程时,他们回答说,其实之前在做挑战杯的时候已经做过此类的一些技术项目,这次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由于有之前的项目基础,所以基本是在技术上予以开发和完善。另外,这次比赛还有对选手的创业精神的要求,所以大赛要求每个团队都有一个MBA的硕士,他们团队都是本科生,所以就由之前参加过挑战杯创业大赛的经管学院的牛倩来负责这一模块。
如何权衡正常的课业与比赛的关系?赵永飞说,比赛是从三月份开始的,而主要的工作都集中在暑假期间,上学期快期末考试那会儿,既要正常上课、考试,还要兼顾比赛,所以就只能努力地挤时间。
关于比赛的收获及感想,赵永飞和单浩宇一致认为,获得什么样的名次和奖项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比赛中所学到的很多很多的东西。比如在答辩的时候,面对评委提出的问题,如何去临场发挥,如何学会随机应变。还有每个团队都配备了企业导师,在比赛的过程中,企业导师会告诉我们怎样去创业,会指导我们如何把一个新产品投放到市场,这些都是我们之前所没有接触过的。另外,在比赛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了解物联网最前沿科技的企业领导,在同他们的交流中也让我们增长了许多见识,了解了一些我国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前沿,以及有关中国未来物联网发展前景的探索。还有,在答辩时,面对其他团队提出来的新颖的课题思想以及思路,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和过程。
谈到指导老师朱虹,单浩宇说,这次的高校物联网创业大赛,是朱老师鼓励我们去参加的,朱老师鼓励我们要多了解一些前沿科技,鼓励我们去接触市场,这次的比赛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学习的平台。比赛期间,朱老师对我们十分关心体贴,每次答辩前,朱老师都会亲自帮我们过一遍PPT,然后指出其中的一些问题。另外,在图像处理技术方面,朱老师也给了我们许多指导。
记者请赵永飞和单浩宇给学弟学妹们提些建议。他俩一致认为,除了平时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多动手实践,参加一些像理奥杯、挑战杯、数学建模这样的比赛也是特别重要的。单浩宇鼓励学弟学妹们,在大学期间至少要参加一次比赛,并且一定要努力坚持下来,这样才会让自己有一定的收获。还有,就是尽可能地去了解一些科技前沿的东西,这样就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赵永飞说,高校物联网创业大赛这个比赛咱们学校今年是第一次参加,没有多少经验,不过既然第一步都已经跨出去了,那么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比赛,参加这个比赛,通过这个平台来锻炼自己,提升个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