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蓉,西安人,中共党员,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1998年9月考入我校,2009年11月博士毕业留校工作至今。2011年12月,入选我校第二批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读研期间,担任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及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从事教师工作两年多,主要从事动态规划、随机过程、数值分析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5项纵、横向课题研究,参与多项教学建设项目,发表论文十余篇。
教书育人 立德树人——
“我们想怎么听,费老师的课就会怎么讲”
费蓉老师是计算机学院一名“80后”青年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责任感强,科研路上敢于尝试,精力充沛,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是她身边人给她最多的评价。
费蓉一直把课堂教学当成一门艺术。她说参加工作时间并不长,教学经验欠缺,这就需要她多向学校学院的老教师们学习,多听听他们的讲课,学习别人在教学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并加以总结归纳,自身的教学工作才能取得长远的进步。课堂上与听课的学生互动交流,形式新颖活泼,氛围轻松,注重启发式教学,大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和交流。课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方式的讨论上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费蓉老师说,学生们既然能推心置腹地提出意见,讲义如果还在原地踏步,那么就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了,自己只有在备课上下足功夫,反复推敲教案,这样才能讲出一堂精彩的课程。
学生山瑞峰“痴迷”程序算法。一次,费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了一道编程题,正当其他同学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时,山瑞峰简单翻看了别人的课堂笔记,很快就做了出来。费老师讲起此事,饶有风趣地说,过去有句话叫“名师出高徒”,近年来随着学校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综合素质出众的“高徒”越来越多,教师应该充分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高徒”不断倒逼“名师”成长。
位于实验室的一角,是费蓉老师的办公桌。记者看到,办公条件很简洁,除了电脑、常用的专业书籍,还有一个靠在墙角的凉席。费老师的学生们深深地被她的人格魅力、亲和力与广阔的知识面所吸引,他们普遍用“授课内容非常新、授课质量非常高”来形容自己的听课感受。
多“接地气” 理实交融——
“向下扎根,才能向上开花结果”
王战敏是计算机科学系的一名老师,与费蓉老师共事多年,早在费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勤奋好学、敢于尝试和善于钻研的费蓉就给王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老师说,费蓉老师抓住一切机会与学生交流,上学期两人一同指导本科生《计算方法》课程实验,她就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探讨课程实验方面的问题。2011年费老师主编并完成计算方法实验指导书,实现在VC基础上进行计算方法实验教学。
采访伊始,当笔者提到刚刚参加工作,就能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这么有分量的课题时,费老师笑着说,成功的经验根本谈不上,取得的成绩应该归功于学校这些年来对青年教师支持力度的增强,同时自己努力找寻教学实验和科研的“结合点”,教学工作中注重与学生们交流沟通,探讨计算机科学与社会中紧密联系的工业课题,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通过大量的调研、阅读文献以及关注时事政治,这样多多接触“地气”,才能让科研方面开花结果。
有了鲜活的思想做支撑,费蓉的科研工作驶上了快车道,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作为负责人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计划1项、校博士启动金一项;作为参加人参与国家自然基金4项、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科学部主任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同时主动和企业加强联系,争取项目,负责横向课题2项,作为第1负责人主持的横、纵向科研项目5项,累计金额三十多万元。
王战敏老师脑海中又浮出一组画面:费蓉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同样与众不同。费老师指导本科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兴趣爱好,题目大都与自己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课题相契合,课题新颖,与工业应用联系紧密。毕业设计答辩现场,受到不少老教授、老教师的称赞。
亦师亦友 关爱学生——
“费老师是我们的导师,也是知心大姐姐”
谈到学生,费老师好像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费老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04班的班主任,计104班的每一个学生,她都如数家珍。
学生刘鹏说,费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或弟弟妹妹一样,她每月都要开2~3次班会,平等地和学生交流各种问题,营造一种家庭文化的氛围。学生们都被费老师的亲和力和广阔的知识面所折服,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用“她是我们的导师,也是知心大姐姐”来描述费老师带给大家的感受。这个在教学和科研崭露头角的师长,说起其他方面也头头是道,见多识广。她会在班会上让每名同学发言,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也会给大家讲一些考研和工作的注意事项,她会让大家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计104班是她担任本科生导师带的第一届本科生班,费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关心帮助着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费蓉的学生说,老师对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进行过谈心和交流,特别是当学生面临重大选择或思想波折时,她与学生促膝长谈,通过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去年计104班平均成绩排名计算机学院第一,兴奋之余她带着同学们去北郊未央湖烤肉,好好犒劳了大家一下。
李倩雅今年3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我校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现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复试。她说,再过一段时间考研成绩就会出来,不出意外的话,她将成为我校计算机学院2012级的硕士研究生啦。她坦言,如果不是费蓉老师在她考研路上的帮助和鼓励,多次耐心开导,恐怕她早已步入求职大军中了。
采访行将结束,笔者与费蓉老师道别时,几名大四女生来到费老师办公室要借一下Visual Studio的安装光盘。轻松活泼的谈话氛围让我们感到,费老师确实走进了学生们的心里,她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给学生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