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西理工人:只因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记“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获得者华灯鑫教授
2011-05-04 15:01 学生记者 宋汶珈 

 

    由中国侨联主办的第十届海外高新技术人才为国服务暨第三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2010年8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155名侨界科技领军人才及75个项目分获“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和“中国侨界(创新成果)贡献奖”荣誉。我校侨联主席华灯鑫教授荣获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本报记者走访了华灯鑫教授。

 

                         一个学者10年的坚持


    杰出是华灯鑫学术成就上最醒目的标签,但是作为一个学者,最不能忽略的却是他那份可贵的坚持。


    华灯鑫于1983年9月考入陕西机械学院精仪系,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成为我校第一批免试推荐报送研究生。1987年9月,华灯鑫攻读我校精仪专业的研究生,师从郭彦珍教授、郭俊杰副教授,主攻高精度激光测量技术的研究,并提前半年完成了研究课题,1989年12月通过硕士论文答辩,1990年4月获得硕士学位。1993年10月,华灯鑫受学校公派前往日本国立福井大学工学部做访问学者,1994年4月考入福井大学工学部博士研究生,开始自费攻读博士学位。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为了这个学位,华灯鑫等了10年。


    “福井大学的那4年时间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华灯鑫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日本著名激光雷达专家小林乔郎教授,主攻激光雷达遥感测量技术。当时,激光遥感技术在国内还是个很稀少的学科,只有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及北京大气物理所等几家单位在研究。抱着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以报效祖国的目的,华灯鑫毅然选择了这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学科,但是求学的路远没有他想象的那样顺利。1994年到1998年3月,小林教授先后5次更换研究课题,这意味着每个激光雷达课题华灯鑫都只有半年到1年的时间来研究,这也导致了他无法在正常的学习年限毕业。作为自费留学生,迫于生活拮据及课题进展不顺,华灯鑫于1998年3月修完博士课程的全部学分,暂时办理了退学手续。


    虽然小林教授多变的课题使得华灯鑫无法深入完成一个课题并顺利获得学位,但他告诉记者,也正因为有了这4年在激光雷达研究上的充分经历及扎实的基础研究时间,才使他获得了后续的累累硕果。


    “后来我决定离开福井去东京工作,在小林教授的送别家宴上,他告诉了我他的真实想法。他认为,激光雷达是新的学科,所以希望我在打好扎实基础理论基础上,完成一个高水平的博士论文。日本的课程博士最多可以读6年,并且读6年毕业的人很多也很正常,我想这可能和日本民族的心态有关,可以说是文化上的差异吧。但他还是尊重我的意见,同意我暂时先工作。在以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也因为他的支持和对我的认同和理解,才决定了我与激光雷达结下了不解之缘。”2000年底,在小林教授的介绍下,华灯鑫进入日本的英弘精机株式会社技术研究所,于2001年正式成为英弘精机株式会社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该公司与福井大学的共同研究项目:气象观测激光雷达系统的研发。历时两年,华灯鑫终于解决了激光雷达大气遥感的两个主要难题:低层对流层的气溶胶及太阳背景光对测量的影响,并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地实现了高精度对低层大气对流层的气温分布的白天测量。


    2004年11月,华灯鑫以5篇高水平的SCI及2篇EI收录的论文,以及将近总数30篇的论文,向日本国立福井大学提出博士论文的申请。2005年3月,华灯鑫获得福井大学的工学博士学位,福井大学校长亲自向他授予学位。10年的日本求学岁月,终于修成正果。

 

                       成功,诚信和胆识一个也不能少


    从江南水乡来到大西北读大学,前往日本选择一个崭新的博士研究学科,再到东京闯天下,并放弃管理部主任的职位而选择研发新产品,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华灯鑫身上那超于常人的热情和胆量。


    “人还是要了解自己,不管有多么优厚的工资和福利条件,我热爱的终究还是搞技术。”


    华灯鑫的第一次辞职可以说是基于对科研热爱的一次冒险。在激光雷达技术诞生的40年间,能在白天对底层大气温度进行高精度测量的激光雷达技术一直没有诞生,也正是因为公司了解该研究的难度,所以在面试后与公司签约时,公司只愿意签约两年,万一进展不顺,该项目就面临下马的可能,这也意味着华灯鑫随时可能面临失业的危险。但是他仍然选择放下安逸的正式社员的工作,去接受这份新的挑战。在英弘精机株式会社的前两年时间里,华灯鑫基本上没有节假日。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经过复杂的理论计算和模拟,完成了理论验证,以及样机的机、光学、电子控制及数据处理等的设计及实验验证,取得了满意成果。


    为了研发新技术,为了回国效力,华灯鑫两次辞职。但是诚信做人、一诺千金是华灯鑫不变的信条。日本法律规定,辞职者提前15天通知公司即可,但是两次辞职,华灯鑫都推迟了近半年的时间,而且对于在日本期间申请的专利也不动分毫。“我决定回国时,公司正在作产品化样机开发,虽然关键技术都已经解决,只剩随后的产品化、工程化等使用技术上的研发工作,但考虑到不失信于人,我把交接工作延长到半年时间,并担任公司的技术顾问。”

 

                     对国家的认同是一种自然的感情


    2005年8月16日,华灯鑫从日本的神户港坐上了鉴真号海轮回国。


    “当初我决定回国,不仅小林教授婉言相劝,几乎我所有的朋友都感到吃惊,即使到现在,还有很多朋友对我回西安感到不解。但我想,他们不可能了解一个游子对母校的情和义。”八百里秦川,华灯鑫热爱着这片黄土地,在这里有家的味道,有主人的归属感。对于他来讲,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情感,在中国几十年的教育给了他一种深入血液的对祖国的认同,这不是任何物质上的弥补可以代替的。


    回国以后,华灯鑫在学校教学、科研及行政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5年8月,华灯鑫在我校筹建了西北第一家激光雷达遥感研究中心,开展多参量、多学科交叉的激光雷达遥感新技术新原理及实验研究、新产品研发。2008年起担任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副院长及“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一级硕士学科带头人,负责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管理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我校2010年组织申报的“测控技术与仪器”特色专业于5月获批陕西省特色专业,同年11月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使测控这个老牌专业终于跻身到国家名牌的行列,为博士点的申报提供了保障;“仪器科学与技术”经过10年的申报也终于在今年2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破格获得一级博士点授权,实现了我校仪器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圆了几代精仪人的梦。


    今年4月,华灯鑫被任命为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院长。但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我只是做了些我应该做的事,在其位谋其政,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就是我最大的追求”。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