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犹 如 故 人 归
“都收拾好了,明早我们就动身。”小张冲老板阿宽挥挥手,抽出把椅子坐了下来,大口喘着粗气,总算是把店内的杂物都清理干净了。阿宽站在店门口,背着手向外张望,往日生意红火的美食街此刻像被按下了静音键,偶有行人路过,也不是冲着照顾阿宽的生意而来,神色匆匆,步履不停。阿宽叹口气,抬头望望店门外悬着的灯幅——“正在营业中”,伸手触及开关,闪烁着的彩色字体归于黑暗,只留店内的照明灯作为整条街最后的光亮,倔强地

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的“冲锋战士”
    作为陕西省“第六批博士服务团”成员的西安理工大学副教授邢楠而言,从疫情阻击战打响的那一刻起,他便义无反顾地站在了抗击 疫情的第一线,以冲锋在前的无畏姿态和果敢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迅速反应,第一时间返岗战疫情   2020庚子鼠年是一个不平凡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肆虐,人民生命健康承受着严峻考验。1 月 25日(大年初一)下午,陕西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Ι 级

“疫”不容辞的开学第一课
2 月25 日,我和往常一样,吃完早饭便开始查看学生通过疫情通填报的健康信息。9 点 29分,学校研工部副部长宗娜突然打来电话: “紧急任务,能参加开学第一课的录制吗……” “没问题,随时!”在这短短三分钟的通话中,我甚至都没弄清楚任务的具体要求和难度,就毫不犹豫地应下了。作为一名辅导员老师,在疫情期间为学生讲解防控要求、传递关心关爱,这样的任务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更是充满挑战。 为了给学生上好

灰尘
2月9日,巴西科学家测得南极温度达到20.75℃。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南极的气温首次突破20℃。 这个消息让我足够震撼!如无数人一样,我爱我所居住的地球,也清楚我应该去保护我所居住的地球。但同时作为一个年轻人,我拥有年轻人所拥有的一切特性,我自诩正义,我随波逐流,我太容易被某些热度的东西吸引目光后又见异思迁。 所以环保在我这里的热度是很短暂的,甚至我觉得“它”是一个已经过时了的话题。环保人士整天

西理故事
当我还在舒适的被窝里做着各式各样的美梦时,冬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撒在了我的脸庞。今天已经是过完年的第六天,也是大家足不出户的第二十天了。 传播迅速的新冠肺炎,球星科比的陨落等,让大家不禁感叹:“真希望2020年可以重来,真希望这一切都不要发生,真希望……”。而人们往往在面对困难时,会想起过去的种种美好,而此时此刻我的思绪也被拉进了往昔。 肩上背着行囊,眼里充满渴望,心中装满期待,就这样年轻稚嫩我踏进

十年之后, 你还记得我吗?
某一天, 阳光斜斜地洒进正在行驶的绿色公交车内, 在开着空调的车厢内投下刺目的黄色亮斑, 闪进我的眼睛。我不由得向窗外看去。 这是我第一次见这位叫西理的男孩。车厢把夏日的闷热完全地关在一门之外, 因着凉爽而少了些许烦躁的内心可以用更好情绪来观察这个世界。于是这位叫西理的少年便这样地在窗外闪过。 没有涟漪, 没有惊艳。仅仅是夏日的某个午后, 窗外一闪而过的温润少年, 与我无甚大的关系, 我以为是

校庆赞歌
悄悄地悄悄地, 我们的西理工啊,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 迎来了他第七十一个生日。 星海横流, 岁月成碑。七十一年前, 这里, 杂草丛生了无人烟, 西安理工精英聚首并肩绘蓝图; 七十一年间, 这里, 楼宇林立群英荟萃, 万千佼佼学子奋力拼搏写华章。七十一载光阴育人芬芳满地, 回首间, 看前人勇敢逐梦创西理辉煌, 而我们亦不忘筑梦西理。 继往开来, 争创一流。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里, 无法身处校园感受

我喜欢的“理”
悠悠风华年岁, 慢慢如歌旅途, 七十一载光影年华, 七十一载栉风沐雨, 七十一载砥砺前行, 七十一载蓬勃发展, 我们站在新时代的台阶, 眼望蓝天,不忘初心,奋斗永远! 今天, 西安理工大学71岁啦!   你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71年芳华,风雨变迁, 讲不完的,是你悠久的历史年岁。   你是一首深情动人的诗歌, 清晨的学“声”,深夜的“备”影, 反复读了很多遍仍旧很喜欢。   你是激昂文字

沧海横流与天争,天灾人祸溘谁辜。 一百零一年的峥嵘岁月,一百零一年的艰苦卓绝。 我站在民族危难的转折点观望, 有志青年的以身殉国,能人异士的奋力拼搏。 我看到民族危难之际的希望之光, 所以化身民族之魂游荡于四方。 我看见无数个我,在无数个形形色色的人身上。 我不明白,他们身死一刹那的大义凛然。 我不明白,辗转多年,我为何生生不息。 一百年后我又再次出现, 我奇怪,他们不再喊着救亡图存, 我奇怪

等待
窗台上摆好了所有关于春天的道具 流着泪的人们小心翼翼 整理 雪不像雪,雨不成雨 天上的飞鸟叼着一朵云 撒在了人间大地 把一切变成了灰色 甚至生命   于是 一群换了衣服的孩子努力找回 春花,夏雨 以及关于明天所有美好的东西   每一个善良的人开始等待 等着吧 等到黑夜的尽头 光出现的那一刻 就约在祖国的山山水水间 放心出去吧,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见你想见的人 ……  

到咱们村了
6月5日,农历芒种节气,我校领导刘德安、李鹏、申烨华来到略阳县何家坪村,看望慰问贫困户和我校驻村干部,实地察看有关扶贫项目开展情况。 芒种是24节气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预示着新一轮农忙的开始。当日的略阳,艳阳高照,天气格外炎热,经过长途跋涉,下午2点左右,何家坪村终于到了。 “到咱们村儿了!”站在嘉陵江边儿,看到对岸的何家坪村,校党委

读一首最壮美的诗篇
清明时节依旧如约蕴着一场绵延整夜的雨,但却少了纷纷路上行人。推开窗,微风携着雨丝打着转儿扑进了屋,似在探寻人们都躲藏在了哪里,只留空旷街巷与它们作伴。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在读四年级的表弟正摇头晃脑地背诵《寒食》,语文课的扩展知识使他了解到寒食便是清明的前一天。我按下对武汉景点“云游览”视频的暂停键,满屏的樱花正肆意蔓延。“对啊,‘江城无处不飞花’。”“什么啊?”表弟挠挠头表示

麦子黄了
我们这里有个习俗,就是在过年的三十和初一要去上坟祭祖。这不,已经到了年跟前了,像往年一样,跟着家人回村子里待个七八天,也好给乡里乡亲的拜个年,各自熟络熟络。 这几天干冷的厉害,天空也是灰蒙蒙的。 闲着没事,不觉间就溜达到了村子东坡的场上(方言:平坦的空地,多用来翻晒粮食,碾轧谷物),这里有一颗很粗、很高的银杏树,眼前浮现出以前人们农忙时经常在树下乘凉,我们七八岁的小孩子就爬到树上玩的情景。 人

没被辜负的日子都像星星在闪光
今天是5月29日,一个平平无奇的星期五。宿舍群聊里刚刚还在谈论着周末的出游计划,这日子看起来很平静。 可是庚子年,却是很不平静的一年。仔细回想,是在寒假刚到家时向老同学炫耀回家时的得意,武汉同学提到的一些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然而当时谁都没有过度关注,可随后事情的发展却超乎了我的预料。忽然之间,武汉陆续出现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人,互联网上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信息也层出不穷,铺天盖地而来。不知道

这个世界可怕的是平庸而不是平凡
他说,“生活似乎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圆。” 初次接触路遥的作品是在某个暑假时无意读到了《人生》这本书,也就是在那时我发现,路遥笔下的每一部作品都会塑造有鲜活的灵魂。《人生》中为理想而奋斗的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有独立人格自强不息的孙少平。 路遥的作品处处流露着苏联式现实主义写作风格,他不是一个四平八稳、刻意苦吟的诗人,在秉承传统现实主义注重客观冷静描写的同时,将现实主义的直面人生和浪漫主义

让生活跟着自己走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微博上看到类似于“xx是什么样的体验”这样的话题,提起话题的原帖和评论区及会有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分享,博得看客一笑的同时,我常常会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永远不满意自己的生活,艳羡别人的生活? 今年的寒假是一个漫长又特殊的寒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人体验到了宅家的漫长生活,当然也包括我,或者说更应该是我这样的人会觉得无比漫长。 所以说,是你在过生活,还是生活过了你。这是我经常

机仪学院“毕业照片墙”——赠给学子的礼物
      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毕业照片墙”日前在教 1 楼展示,这是该院送给 2020 届毕业生的临别赠礼,寄托了学院对所有学子的深切祝福与思念。“毕业照片墙”位于教 1 楼一层南侧入口,收藏了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六百多位毕业生各具特色的照片,其中 590 张毕业生个人写真组成“XUT”(西安理工大学英文缩写)与“MIE”(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英文缩写),寓意每一位毕业生都是西理工珍贵

我的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在踏入西安理工大学的校门之前,我一无所知。 现在可以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来完美地回答,“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是啊,大学是引导我们珍惜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不懈奋斗前进的人生加油站,大学是青年人塑造理想,完善自我

在西理工的日子
我曾沐浴春天的暖阳, 飞奔在西理工的操场, 嗅着湿润泥土的芬芳; 我曾躲着夏日的灼烫, 在网络的海洋中激荡, 抑制心中泛起的波浪; 我曾闻着秋天的凄凉, 坐在满是落叶的广场, 感受心中孤独的悲伤; 我曾抚着冬天的雪藏, 望着深夜月光的苍茫, 盼望着人生不再彷徨。 西理工不断助我成长, 让我学会如何成榜样, 如今的我将收拾行囊, 带着盼望,奔赴远方, 四年时光将永留梦乡。  

赵震寰老师与校报
2016年冬,校报新辟栏目《口述历史》,准备采访一些亲历校史的老同志,以他们口述的形式来整理和追忆学校走过的历程,赵震寰老师在采访名单里。那一年,赵震寰老师90岁。 采访约在离退休处的办公室里,赵震寰老师穿了一件黑色的羽绒服,很精神,说起话来声音洪亮、思路尤其清晰。赵老师几乎亲历了学校发展的整个历程,从北京到汉中、再从汉中到西安,学校的历史变迁在他的讲述中徐徐展开。赵震寰老师打小跟着祖母、姑母去

共有 945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473 页   当前第 458 页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