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校园英才:冰冷粪池救幼童
——记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周晓东
2013-03-26 18:24 牟金贵 李海丽 

 

    

 

 

    近日,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093班学生周晓东见义勇为的事迹在校园内外广为传颂。他的事迹被洋县电视台、汉中市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以及《三秦都市报》、《华商报》、人民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在陕西高校青年学生学雷锋专题座谈会上,周晓东发言说:“其实这不算什么,别人见了也会这么做的,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假如下次还遇到这种情况,我还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救 人

    周晓东家住汉中洋县龙亭镇堰坝村。今年元旦假期,周晓东回到老家,1月2日下午3时,他正和家人围在火炉边吃午饭,耳边忽然传来一个女孩急促的呼喊声:“快来人啊!快来人啊!”周晓东立即放下碗筷,从屋里冲了出来,朝着小女孩站立的院场边跑去。到了现场,只见村里年仅3岁的小男孩楚书博正在邻居家半封闭的粪坑里挣扎。在这危急时刻,周晓东顾不得多想,一个箭步跳进粪坑,双手紧紧抓住孩子,用力抱起来爬出粪坑。此时的周晓东下半身沾满了粪尿,冰冷的粪水使他浑身直打哆嗦。紧随其后赶来的周晓东父亲赶紧接过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清理了他口中的脏物,飞跑着把孩子送回家,与楚书博家人一道为孩子擦洗了身体、换上干净衣服后,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消毒处理。在医生的全力救助下,楚书博终于化险为夷。

    一时间,大学生周晓东勇救小孩的事迹传开了,人们都称赞他,洋县电视台、汉中市电视台以及陕西省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的记者也采访报道了这件事。周晓东同村村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的年轻人都爱干净,嫌脏,不会跳下去的,大学生就是有素质,不一样。晓东是好娃啊!”

    事后,楚书博的家人从男孩的姐姐口中得知,孩子是在邻居家院场边玩耍时失足跌进粪坑的。被救男孩的奶奶带着礼品到周晓东家登门致谢,她感激万分地说:“不是晓东,我孙娃就没了,那我活着还有啥意思?是你救了我一家人啊!”周晓东不好意思地说:“这事没啥大不了的,谁见了都会出手相救,这是我应该做的。”

    当周晓东谈及他救人后的感想时,他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救人一命,心里踏实。”

    近日,周晓东还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寻访活动的提名。

 

                                     家 教

    家庭环境及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周晓东出生于普通农家,父母亲和两个姐姐,全家共五口人,父母都是以种地为生的农民,但两人都有高中毕业学历,在村子里也算是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了。他父亲还曾担任过村生产队队长。

    对于自己的父亲,周晓东有很深的感情。他说:“小时候每次犯了错误,父亲都会给我讲一些道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要和同学搞好关系,对人要有礼貌,生活要节约,等等。上了高中后,每次回家,我都会和父亲聊上几个小时,学习和生活上的快乐事、烦心事都会告诉他。在我成长过程中,父亲的影响很大。”

    周晓东是在本村上的小学,当时村里没有幼儿园,他还不到5岁,父母就把他送进了学校。谈起童年生活,周晓东说有两件事记忆犹新,而父亲手中的鞭子掠过他肌肤时的刺痛今生难忘。

    周晓东家住汉江边,每到夏天,趁着父母外出干农活,他总是和一群小伙伴相约去汉江边捉螃蟹、捞鱼鳖、戏水。有一次他们玩得忘了时间,夜幕降临,父母从田间回家后不见周晓东,问两个姐姐,都说从中午吃完饭出去就没回来过。父母急得满村喊叫,最后找到了汉江边,他们一群孩子还正玩得高兴呢。看见周晓东的父亲走过来,他们一个个都灰溜溜地回家了,只有周晓东一个人站在汉江边,低着头,两只小手捏弄着湿透了的衣襟,全身上下都是湿漉漉的,下巴上还在往下滴水。回家后,母亲一边训斥他,一边给他擦脸上的水,父亲制止了母亲,只听见父亲说:“过来,趴下。”周晓东爬在一个凳子上,父亲扯下他的裤子,用鞭子在他屁股上狠狠地抽,母亲和姐姐没一个人敢上前劝阻。

    父亲严厉的管教使周晓东在学习上不敢怠慢, 他小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平时班里好多同学都想抄他的作业。周晓东回忆说,那时他们一放学,就常聚在一起玩扑克赌输赢,赌注大多以火柴根数为主,所以有很多想抄周晓东作业的同学就把家里的火柴拿来送给周晓东。一次下午放学回家,周晓东正要蹦出大门, 结果被父亲喊住了,父亲知道原委后,不由分说地又是一顿鞭子。父亲还意味深长地对周晓东说:“你学习好,应该主动帮助同学,万不该拿人家东西。再说你们拿火柴押赌注玩扑克,这是赌博,你怎么能干这种事呢?”

 

                                                         苦 读

    周晓东在洋县龙亭镇上的初中,由于学校离家较远,不得不住校,每周回家一次。那时他们每天吃的饭完全一样——白米饭加咸菜,米饭是学校提供,咸菜自己从家里带。除了周末回家能改善一下伙食外,天天都是一样的饭。白米饭加咸菜,一吃就是三年。和他同龄的孩子有好多坚持不下来就中途辍学了。

    初中毕业后,要去洋县县城读高中,离家更远了。周晓东在回忆他的高中生活时说,他最难忘的是复读那一年。第一年高考他落榜了,但他没有退缩,没有放弃,父母和全家人的期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他只有一路向前。他还说自上高中后父亲给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人要自强,踏实,对自个儿有期待、有要求。”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和拼搏,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我校土木建筑工程专业。

    每当提起他的求学历程,他只是淡淡地说:“比较苦,不容易。”他们整个村目前上大学的也就两三个人。但是不论怎么说,他都坚持了下来。

 

                                     期 待

    周晓东上大学四年来,每年平均成绩都在80分以上,拿过许多奖学金。大一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在全专业164人中排53名,大四时升至第14名,他曾先后获得“国家二等助学金”、“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等荣誉。

    周晓东思想积极,严于律己,于201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谈起入党的原因时他说:“我之所以入党,就是想用组织原则和纪律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谈起周晓东,舍友们都说他是一个务实求真、不尚空谈的人,是一个有毅力、有恒心、很自律的人。周晓东英语底子比较差,第一次四级考试失利后,他每天早早起来学英语,舍友们起床后发现他早就不在宿舍了。经过努力,周晓东第二次考试英语四级顺利过关。

    周晓东在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待了两年,期间常常和协会成员们去儿童村、敬老院做一些公益活动。他还常常帮助同学复习功课,特别是挂科的同学。这是他四年大学从未间断的事。

    闲暇之际,周晓东经常泡图书馆,读一些经济学、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书籍。谈起读书,他只说了四个字——“修学储能”。《加西亚的一封信》是周晓东最喜欢读的一本书,书中主人公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对别人的承诺的人格魅力很吸引他。

    今春返校后,周晓东依旧和以前一样微笑着和同学打招呼,忙碌着做毕业设计、找工作,丝毫不提自己救人的事。

    谈到对未来的打算时,他说:“我想留在西安,离老家比较近,用自己的力量,让我的家人生活得幸福快乐。”他还说“一个人如果不能规划好自己的现在,那么他的将来会被别人规划。”周晓东对未来充满期待。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