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校园英才:随心而动 乐在摄影
——访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影展“铜小孔”奖获得者陈子遐
2012-11-12 15:36 学生实习记者 李童阳 

 

    10月29日晚7点,曲江校区艺术与设计楼,记者采访了09级摄影专业陈子遐学长。他在10月12日前往山东济南参加了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暨齐鲁国际摄影周,以作品《倒影》摘得竞赛单元第四届世界大学生摄影展“铜小孔”奖,作品《黑白》、《溅》获“入选奖”。

    据陈子遐学长透露,摄影作品《倒影》 是他在大二时拍的,灵感取源于一位国际摄影师Omer Gencal的一幅摄影作品(树倒映在水面)。这张照片是由“水面”和“石头”两张照片合成的,他做了后期的拼接,在表现手法上进行了黑白处理,整个画面显得严肃深沉,引人深思。

    和一位从事摄影的人面对面交谈,我多少有些拘束,因为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态来面对他的,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对艺术的敬畏吧。可是,在我问到陈子遐学长对于摄影这门艺术的认识时,他却表现得很坦然,在他的眼中,仿佛艺术就是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东西,它不需要上升高度,达到众人无法企及的程度。就拿这次参加摄影展这件事,他坦言,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是和自己喜欢的东西又接触了一次。看到了自己崇拜的摄影大师和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带给自己久久难以忘怀的震撼。他说,能在诸多摄影作品中脱颖而出,他感到很荣幸。

    摄影作品在我看来有一点神秘色彩,它有时是纯粹的街头抓拍,有时却是后期精美的合成和修饰。在我问到他好的摄影作品是更注重于写实还是更注重于艺术加工时,“照片反映的就是真实”,陈子遐学长肯定地回答道。他给我讲了陕西群体里的摄影家们的故事,说他们拍照就是为了记录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也是摄影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就他个人而言,他不喜欢纪实类照片。

    陈子遐学长说我们学校更注重于“观念摄影”,就是要求作品必须有隐喻的涵义,能够通过作品传达对社会上一些事件的看法或是对人性的揭露。在他平时的课业中,老师要求很严格,许多同学为完成作业会花费很多时间,但他凭借着“先有想法,后在过程中转变主题”的诀窍,常常很快就完成了作业。由此,他谈到了“运气”,一幅好作品能被人发觉有时靠的就是运气,他能够有今天,自然也少不了运气的帮忙。诚然,如果没有1%的运气,那么99%的努力和汗水也换不来100%的成功。但平时他们课时少,所以为了给自己“充电”,他也不得不在课外付出很大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生活中,陈子遐学长是一个很随性的人,除了打篮球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兴趣爱好,他喜欢在宿舍呆着,或是去外面“采风”。于他而言,大学四年过得很快,恍然之间自己已经快毕业了,但目前没有考研的打算,他希望毕业后就开始工作。

    在问及他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许时,他笑着沉默了一会,说“走一步,算一步”,自己只想要安稳的生活,愈平静愈好。或许不仅是他,很多摄影爱好者或是摄影大师都在期许内心的浮动和激荡,表面上的平静和安宁吧!我想,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让心静如水的人思绪翩飞,波澜迭起;让狂野不羁的人心平气和,静若处子。陈子遐学长似乎把生活和摄影区分得很开,因为他明白生活不只是为了摄影,但同时,他又将摄影和生活拉得很近,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摄影了。

    采访结束后,我想了很久,或许是陈子遐学长随性自然的性格打动了我,让我久久陷入一种重新审视自我的状态中。对于即将要面临的四年大学生活,我想追随自己的心意最重要吧,以一种开朗的心智面对课业,面对生活中的人与事,像陈子遐学长一样,随心而动,乐在所为。

 

 

  

         陈子遐与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胡武功合影

 

  

《倒影》摘得竞赛单元第四届世界大学生摄影展“铜小孔”奖

 

  

               作品《黑白》获“入选奖”

 

  

                 作品《溅》获“入选奖”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