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金花校区教三楼后面的小平房106室,有着我国第一个“印刷机无轴传动实验室”,它的出现奠定了我校在全国印刷设备先进传动领域的领先地位。此教学项目建设的主持者就是印刷包装工程学院印刷工程设备方向的张海燕老师,在今年的教师节前后,她被评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我校第四届“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有幸约见了张海燕老师,她穿着朴素、平易近人,我坐在老师对面,开始了无拘束的交谈。
从严执教
《印刷机设计与计算》是印刷工程设备专业的核心课程,张老师一讲就是二十多年,我试探性地问她“不闷么?”老师果断地告诉我:不会。她说,因为印刷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一门课年年都要讲,但是每年讲之前都要修改课件和讲稿。“讲稿年年做,这是很多老师都做不到的,张老师的课件讲稿在印刷包装工程学院来讲不能说是最好的,但是是最好的之一吧”,从本科开始一直到博士课程都在我校印刷包装工程学院印刷工程专业就读的侯和平老师这样跟我说道。谈到教学,《印刷机原理与结构》也是不得不提的课程,这门课程在2009年获得了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获得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张老师告诉我,印刷是一门应用学科,集合了机、电、光、液、气等,必须掌握新的动态,才能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作为教师,就必须要紧跟行业的发展”,过去买一个印刷机就会附带一些相应的资料,但是现在不同,因为保密等因素,厂家都不会随机附带资料了,所以老师只能通过多方渠道搜集材料,如德鲁巴印刷大会,每一届都有新东西,譬如印刷机结构的改进等等,老师在过去的三届之中参加了两届,不仅能够带回新的东西还能够趁此机会同国内外印刷行业的巨擘们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印刷行业的发展情况。
强化实践
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张老师坚持每月召开研究生研究工作汇报会以此了解学生的工作进展,并且鼓励他们在确定自己研究方向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自己的兴趣所在,同时老师也尽自己的努力帮很多同学找到了实践性比较强的研究项目。据了解,张老师的研究生有相当大比例研究的是实际的课题,所谓实际课题就是给实际的企业做研究,然后将研究成果应用在企业的产品中。当我问起都有哪些企业时,张老师不假思索地告诉我,有上海光华、上海印包、上海亚华、陕西北人、河南新机、江苏如皋、青岛瑞普等。张老师将同学们对于这些企业有些项目的研究成果汇总上报,获得了陕西省科技三等奖。同时由张老师主持的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这在印刷学科中是比较少见的。
团队精神
提起张海燕老师,侯和平老师总是有很多话要讲,“我1997年入学,在理工大已经呆了15年,研究生的时候我选择了张海燕老师做我的导师,后来读博士,虽然不能选择张老师,但还是跟着她一起做项目。我们组建了一个团队,这是由张老师牵头的,一共有12人和若干研究生”,“老师很关注年轻人,经常为年轻人争取一些项目,并让他们当课题负责人。老师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老师还注重成果分享,有时研究成果获奖,老师得到的奖励和团队中的其他人一样有时甚至要少一些,她是个特别注重利益团队共享的人”,“还有张老师特别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教学把关严。我2002年上讲台,正式教课之前就先给张老师组织的一帮老教师们试讲,反复了好几次才通过”。
心灵沟通
我很好奇面前这位有着30年教龄的老师是如何深得学生心的? “我和我的学生之间基本没有代沟,沟通起来很方便,除了电脑游戏啊,他们玩的基本上我都接触,比如微博什么的,我经常在上面看一些关于印刷的消息;而且我还跟我的学生去打羽毛球,不然他们光知道窝在宿舍玩游戏,我觉得和学生在一起特别有活力”。从侯和平老师那儿我了解到,张老师经常组织羽毛球比赛,而且老师的羽毛球打得很好,曾经作为主力队员代表印刷包装工程学院获得全校羽毛球比赛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这让我觉得这位老师很有趣,教学上的能手,运动场上的佼佼者,还能跟学生打成一片。
采访结束之后,我没有照例离开,而是走进了张老师所带研究生的办公室。“我就是奔着她来的,老师很和蔼,觉得和老师没有代沟,她懂学生,而且经常组织羽毛球比赛,我们都会去参加”,一位二年级研究生这么跟我说,“张老师带的学生多,但是对每个人都很了解。虽然她快要退休了,但是教学认真,我们在做课题的时候有什么想法老师都支持,我觉得遇到这样一个老师很不容易,她心理年轻、平易近人,不论知识还是技术方面她都真诚对待别人,她的好在印包是有目共睹的”,这些是一位三年级研究生说给我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