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校友风采:扬帆起航,让青春在蓝色海洋闪光
2012-07-23 09:4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千岛湖舰主机分队长 李华杰 

 

    编者按2012年陕西高校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6月18日至20日先后在陕西省高校举行了5场报告会,我校2009届毕业生李华杰入选报告团成员并作了精彩报告。本报刊登报告全文以飨读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叫李华杰,2009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千岛湖舰主机分队长。2010年11月,我参加了第七、第八批亚丁湾索马里护航,获编队指挥组“护航之星”称号。从军以来,虽然远离大都市的繁华,远离安逸享乐的生活,但我很充实,我无怨无悔。尽管我在部队只有两年时间,但我的一生已经和人民海军事业紧紧连在了一起。

                       梦想成真,无怨无悔
  小学时,我读了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个个鲜活、生动、可爱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军人无比崇敬。那时的我就有一个朦胧的理想,长大后要当一名军人。后来,在电视上、电影中看到,每当在自然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是人民解放军冲锋在最前线,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正是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坚定了我心中的梦想——“好男儿去当兵”!

  为了这一理想,我一直默默努力。2005年,在填报志愿时,我虽然和家人意见不一致,但毅然报考了西安理工大学国防生,最终梦想成真。说实话,国防生比普通生要苦、要累,要求更严、更高。但是,我喜欢大海,那里有我的理想,有我生命的航线,我要让梦想在蓝色中成长。

                       勤学苦练,奠定基础
  进入校园,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肩上的责任。我们和普通生不一样,既要学好文化课知识,还要进行军事训练,两者都不能落下。还记得第一次训练时,我们顶着近40度的高温在训练场站军姿,衣服湿透了,肌肉疼痛难忍,许多队友晕倒了,在我快坚持不住时,默默地问自己,能退缩吗?不能。这是做一名军人的前提,如果第一次坚持不了,将会有第二次甚至更多的放弃,我咬紧牙关挺了下来。大学四年,每周都有训练,作为中队长,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冰天雪地的冬天,我带领队友坚持训练,从不放弃。虽然训练很苦、很累,但是,我在付出辛苦与汗水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和进步。

  2006年8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青岛航海实习,第一次走上军舰。从离开码头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到地动山摇,胃里翻江倒海,极不适应,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后来,老兵告诉我:晕船是每个海军都会遇到的,对付它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坚持。听了这话,我重新树立了信心,慢慢适应了军舰生活。这次实习,时间虽然很短,但我已感到了差距,要学、要锻炼的还很多。在后来的三年中,我时刻以优秀海军为榜样,严格要求,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刻苦训练。在校期间多次荣获一、二等奖学金、志海奖学金,在班上也是第一个入党。2008年,我被海军政治部授予“优秀国防生”称号。这些成绩是我四年付出的结果。

  大学四年,虽然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没有自由自在的欢乐,但我过得很充实。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必须要有上进心和责任感,注定要多付出,多担当。

                       坚定信念,选择大海
  毕业前,家人劝我直接上研,进行第二次选择,将来留在大城市。同学出主意:想办法进海军机关,工作稳定,生活安定。家人和同学说得没错,我因此动摇过,但我不甘心。第一步还没真正迈出,信念就受到了考验,我一遍遍拷问自己:从小的梦想、西理工铸就的理想就这样放弃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以死,岂因祸福避趋之”那句话再次坚定了我的信念,毅然选择了大海。

  毕业后,我被选拔到千岛湖舰工作。到部队后,吃苦、艰险没有难倒我,但在指挥和管理方面受到了挑战。有一次,我批评一个老兵,他反驳说:“你刚下来,连设备的名称都叫不上来,还指挥我?”我忍住了,没有发火。作为队长不了解装备,不清楚设备的性能,就无法带兵。我开始查阅大量资料,利用休息时间,到机舱摸管路、画机械图,不明白的就记下来,虚心向老兵请教。不知多少次,我和士兵一起钻舱底,拆检装备,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几乎掌握了绝大部分装备的性能、功用,以及检修、维护保养知识。后来,老兵心悦诚服地对我说:“你是一名合格的队长,我服了”。此后,我们也成了最好的朋友。

  两年部队的生活,我渐渐明白:要靠能力素质立身。到基层不能急功近利,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学习,别人才认可你。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挑战,接触很多陌生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再苦再累再难,挺过去前面就是一片坦途。

                       报效祖国,责无旁贷
  2010年11月,我支队奉命挑选官兵组成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经过层层选拔,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加了为期10个月的“蓝盾行动”。出征前,我悄悄写下决心书,扬帆起航,让青春在蓝色海洋闪光!

  索马里海域,是一片举世皆知的危险海域,海盗袭击事件频频发生,随时可能面对荷枪实弹的海盗,在这里执行任务,危险可想而知。开始,我们只要发现不明船只,就会紧张,但神圣的使命感和中国海军的自豪感,很快帮我战胜了胆怯。护航期间,危急情况随时都会发生,我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我们在,决不让人民的利益受到半点损失。

  2010年12月10日晚,在护送商船时,两台主机排烟管突然漏烟,管子温度高达342℃,若不及时抢修,机舱的温度将迅速升高,影响主机和发电机正常运行,主机不能正常工作,军舰就会停航,这关系到护航任务能否完成以及中国海军的形象,情况十分紧急。在舰首长的指挥下,我带领士兵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高温大决战。我们顾不上被高温烫伤的危险,戴上手套,拧开螺丝,吊起烟管,更换垫片。高温没有吓到我们,更没有减慢检修速度,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排除险情。当看到军舰的“心脏”又充满了跳动的活力时,大家早已经忘记了手臂被烫伤的疼痛。

  2010年11月18日凌晨4点,在睡梦中的我被四号发电机的报警声惊醒,我立刻意识到,高温可能造成发电机烧毁,必须立即检修。我顾不上疲惫,立即穿好衣服,冒着高温、高分贝,钻进机舱,和战友们一起仔细排查。经过1个多小时,终于查出了原因——发电机接线排螺钉松动,并很快排除了故障。我走出机舱的那一刻,突然明白了小岗位、大责任,小螺钉、大安全的道理。祖国就是一台机器,我们都是螺丝钉,我为自己能成为祖国海防事业上的一颗螺丝钉感到骄傲和自豪。

  2011年8月6日,我们接受了护航以来最艰难的考验。当航行至波斯湾时,8米高的海浪汹涌地拍打着军舰,军舰摇摆不定。更可怕的是,海水温度高达33℃,而军舰冷却系统的报警温度是32℃,如果温度升至35℃,主机将自动停止,否则会彻底报废。此时的我们,心提到了嗓子眼,刚值完班的我,顾不上疲惫,重新投入战斗。这次就连老兵也忍受不了军舰的摇摆和海水的高温。油舱里沉淀的杂质被晃了起来,使得本来两个月才更换一次燃油滤器滤芯不得不每天清洗更换好几次,每次更换完,我们清一色变成了“油人”。海浪的摇摆、柴油的烟熏,难闻的呕吐,考验了我们好几天。在舰上,突发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每次难熬的时候,我便拿起日记本,看看刚当国防生时在日记本扉页上写的那句话:当你疲惫、遇到困难时,就抬头望望天空,那闪闪发光的星星,是无数双期待的眼睛。一直以来,这句话给了我战胜困难、实现理想的无穷力量。

  在护航的300多个日日夜夜里,虽然充满了危险和艰辛,但我收获了感动和幸福。当看到一批批悬挂着五星红旗的中国巨轮顺利通过,当被海盗围攻的商船成功获救时,我们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从学生到军人的过程很艰难,需要学习,更需要锤炼,我喜欢这种挑战。当你接到紧急任务出航,当你在大海上遭到危险,当你感觉战争和死亡临近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军人。

  今天,重新回到母校学习,相比以前,我的目标更加明确,更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如果有人问我研究生毕业后的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蓝色是我不变的选择,大海是我一生的追求,我要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海军,亮剑深蓝,献身使命。亲爱的祖国,我要用无限的忠诚和满腔的热血为您保驾护航!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母校——西安理工大学对我的培养,感谢一直以来关心、帮助和教导我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