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西理工人:才倾科研 心印非凡
——访校杰出青年教师游才印教授
2012-07-23 09:28 学生记者 王小玉 

 

    “他很认真,讲课特别有意思。”他的一个学生说。

    “爸爸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晚上都要加班,我们睡着了他还没回来呢。”5岁的小卓然说。

    “我越来越欣赏这个老师了。”听完我的讲述,室友如是说。


    他,1975年出生,江西人,现任材料学院材料物理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我校杰出青年教师之一。他有个很特别的名字——游才印,或许他父母对他的期许是德才兼备,心印非凡吧。而在我眼中,这个高高瘦瘦、斯文幽默的老师俨然已经跨入成功的行列,可是他自己却说:“不,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游才印,18岁考入我校前身——陕西机械学院的金属及热处理专业学习,22岁进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硕博连读,2003年和2007年他两次留学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期间,远赴英国牛津大学从事科研工作,2009年回到西安理工大学教学,时年34岁。透过这段简单的学历介绍,我们可以明白地读到4个字——“年轻有为”。

    带着些许的好奇,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我走近了这位年轻的学者,希望在了解和勾勒这位老师人生轨迹的同时,去看他云淡风轻的年轻面庞后是怎样的一段心路历程。

    游才印大学时是一名中规中矩的好学生,上课不缺不迟,自习风雨无阻,不过他的能力和精力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还是院学生会主席,社团活动和学生工作忙得风生水起。他大二就成为党员,毕业时还被评为前机械部优秀毕业生干部。对于考研的决定,他的想法很简单,“我的专业知识学得还不够”。当时选择考研的人非常多,竞争激烈。可是游才印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辛苦:“我每天该上课的时候上课,自习也不晚于11点,休息也照常,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不过要考中科院,的确是要下一番功夫。”考研后期,游才印借用老师的办公室,在那里学习和休息,进行最后的一搏。当时他们班就他考上了研究生。“并不是我学得有多好,只是我恰好发挥了自己所学而已”,游才印说得质朴而谦虚。

    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游才印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读研期间,利用奖学金和国家补助保证自身生活费的同时,逢年放假,还能用自己攒的钱给家里捎几份礼物。由于综合表现突出,他不仅拿过“师昌绪”奖学金,被评为“所优秀共产党员”,读研后期还被导师举荐直接攻读博士。期间,于2001年8月被选派去韩国产业研究院访问一年,进行磁性薄膜材料研究。

    2003年7月,游才印进入日本国立物质研究机构进行博士后研究。我问他这样一路坚持走下来,是否是因为喜欢的原因?他笑了笑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自然要满腔热忱去做好”。问及在日本的生活,他回答很简单,“日出而作,日落不息”。他们每周会有组会,会上各人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交流讨论学术问题,由于参会的研究人员来自世界各国,大家都是用英语交流,游才印也因此积累了很多科技英语词汇,锻炼了英语交流能力。

    2005年至2007年这两年,游才印远赴英国牛津大学从事科研工作,当时他主要研究的是“磁存储材料”,即对这类材料在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索和分析,并寻找解决的方法。

    2007年游才印应前日本导师的邀请重新回到日本国立物质研究机构继续进行了两年科研工作。2009年,这位孜孜求学的海外游子,回到理工大材料学院从教,决心尽自己的能力为母校培养新鲜的科研“血液”。我问他为什么不继续在国外发展,他笑笑,铿锵有力地说:“那些年,我时刻准备着回来!”他认为人在国外就如同浮萍,只有回到自己扎根的土壤,才是最幸福的归宿。

    游才印任教复合材料和工程材料两门课程。他的学生说他讲课很有意思,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被他分析得生动明了,“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学而思’”。我不禁莞尔,想起游才印在采访时说:“我记忆颇深的一句话是我的本科生导师在毕业纪念册上给我的留言‘学而思’,它时常提醒我在研究的路上要巧思、多思、勤思”。

    游才印喜欢打篮球、看电影和登山。说起看电影,他还记得读大学时,理工大子校的操场周末会放露天电影,他和朋友们常常会跑去观看,有一次他还把人家“风雨无阻”的横幅误认为是要播放的影片名,说到这儿他忍不住笑了。被问到喜欢的影片,他想了想说:“《大腕》、《甲方乙方》”。“有新近一点的影片吗?”他想了好一会儿,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都好久没看电影啦!” 我又回想起小卓然说:“爸爸好辛苦,每天我们十点多睡觉了他还没回来”。我又问小卓然:“那爸爸平时看书吗?”,“看啊,看英语书”。游才印听我说起有点不好意思,“就随便看一些英语科技文献”,他似乎并不愿为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表功。我心想,他现在这样忙,教学之外,还主持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教育部博士点青年教师基金、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前段时间还获得了“霍英东”基金。每天忙碌于这些教研工作,闲暇时间自然少了,看电影估计也是偶尔才有的调味剂了吧?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网页的“导师风采”栏目,记录着游才印是陕西“百人计划” 特聘教授,一个由学校推荐,省里评定的荣誉称号。同时,2010年,在3年一届的第七届全国功能材料大会中,他的论文《烧结钕铁硼磁体的微观结构表征及其与磁性能关系》获得优秀论文奖。可是对于这些荣誉,游才印闭口不提,“我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付出的还远远不够,而我要走的路还很长”。

    对于今后的工作计划,游才印认为坚持自己的原则,认真做好手头的研究,培养几个优秀的研究生是他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而谈及家庭,他笑得很幸福,“我有一个好妻子”。游才印的妻子是他本科同专业低一级的学妹,两人一起去日本、英国进行科研工作,又一起回到理工大从教。世界上最幸福的爱情是不是就像他们这样,同进退,共拼搏,天涯海角能相随?“所以说我很幸运啊”,眼中的游老师,眼睛都眯成了月牙,“现在的我,有事可做,有家可栖,有妻儿相伴,有体现我人生价值的机会,我该好好把握当下,这才是对生活最好的报恩”。

    谈笑有鸿儒,时长若须臾,不知不觉,窗外已是暗影瞳瞳了。走出教二楼,傍晚的火烧云把天际渲染得格外瑰丽,像极了夏姑娘生动活泼的面容。

    再次寻访游才印是周六的傍晚,他带他的两个孩子在教二楼前散步,手里拿着两把水枪,肩上挂着一个水壶,满脸温暖幸福的笑容。我问他:“老师,若是工作和家庭发生冲突了你怎么办?”“我选择家庭”,他毫不犹豫地说。“为什么?”我有些惊讶。“因为家庭缺了我不行”。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可是掷地有声的语气里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情感,那是一个男人对家庭怎样的责任感和归属感!“通常我都会把事情规划好,不会让工作和家庭产生冲突,不过要是真有什么十万火急的‘军情’,我当然是要先上‘战场’!”游才印认真地说道。

    正聊着,游才印的儿子过来了,闹着让他去给水枪接水。我带小卓然站在草坪里,给她编了个草戒指,她很欢喜地带上了,然后奶声奶气地对我说“谢谢姐姐”,我摸摸她的头说:“我该谢谢能认识你爸爸,你要知道,他是一个很棒的老师,当然,他还是你最好的爸爸!”。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