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优秀团队:跳跃在球场的“阳光”
——访蝉联中国大学生CUBA联赛陕西赛区甲组冠军的校男篮
2012-04-26 09:16 学生记者 王小玉 

 

    2011年11月23日,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CUBA陕西赛区男篮比赛在西北大学落幕。省内42所高校,56支代表队,七百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其中甲组有23所高校,而我校男篮作为甲组代表队,力战群雄,延续了去年的冠军战绩,成功卫冕。

                  

                      如晨曦,他们青春的朝气勃发


    现今由马伟刚老师指导的校男篮队共有18个人参加集训,每次比赛会由老师选出12人上阵。他们有的是特招生,有的是通过院比赛被老师相中,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纪,却都有一颗热爱篮球的心,在过去的时间里,都喜欢在球场上奔跑出气贯长虹的青春。


    每天下午4点半到8点,男篮队会在金花校区室内体育馆训练。主要项目包括主教练马老师负责的投篮和跑篮的基本功练习,副教练郭宇老师主导的涵盖扛铃、深蹲、握推等运动的力量训练,以及限时长跑。此外,马老师还会教他们8套破联防和6套破盯人战术,练好基本功和自身技能的同时,配合与协作能力的提升亦不容怠慢。尤其是2009年与冠军失之交臂后,为了夺回第二年的冠军之位,在临近比赛前,他们的训练时间拉长,强度变大。日复一日的同项训练,如果有过厌倦和疲惫感,那也是正常的吧,可是他们却没有丝毫怨言,反而觉得这样的篮球训练让他们更有朝气,在不断追求超越自我的过程里,他们总是信心满满,生机勃勃。在训练后的短暂空闲里,队员们也能高效率地完成课业。兴趣和学业能够齐头并进,梦想和现实可以这般相望,男篮队的18个大男孩很会把握这样触之可及、温润圆满的幸福。场下,他们做相互学习的兄弟,场上,他们做相互配合的战友。他们像晨曦,跳跃在球场上的时候,展现的是青春的蓬勃的朝气。

                       如骄阳,他们拼搏的激情不灭


    2008年中国大学生CUBA男篮陕西赛区甲组比赛,我校男篮勇夺冠军,2009年亚军,去年和今年都是冠军。这样恢宏的战绩,没有男篮勇士们和两位指导老师的付出和拼搏,哪有凯歌的相随?


    今年的比赛由于参赛队伍的增多,竞争压力特别大。半决赛我校对阵的是欧亚学院。前半场对方的强势进攻和准狠的三分球让我方球员举步维艰。第三节时我方还落后10分,队长李海波带领队友们展开更为严密的团队防守,终场反败为胜。“这次的比赛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篮球比赛里没有个人主义,只有协作配合才能出彩。”李海波感慨道。


    关于这次比赛,大前锋李洋洋很有感触。决赛对阵的是西安石油大学,在决赛第一节的时候,他已经因五犯下场了。而第四节的时候,我方仍然落后14分!10分钟的时间里,面对对手的咄咄逼人,队员们没有气馁和退却,拿出拼命三郎之势,最终竟然一举夺得17分,超出3分获胜。看队友们在球场上为赢球拼搏,李洋洋,这个七尺男儿都不禁眼眶湿润。“我不能在那样紧迫的时刻和他们并肩战斗,他们却成功地为我们的荣耀而一拼到底,我很骄傲,很感动,很喜悦。”李洋洋不禁沉浸在回忆中,他一定是又想起球场上那一刻,或许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真切体会到大集体里面引发共鸣的微妙情绪。这段10分钟的精彩定格,不仅令李洋洋铭记,也使李海波、金鹏,甚至马老师提起来亦会流泪,这是他们值得一辈子珍藏的故事。马老师告诉记者:“当时觉得孩子们都尽力了,不强求什么战绩,但没想到学生们力挽狂澜,送了个惊喜。”特别要提的是,当时李海波的脚还崴了,他却默不作声,硬撑着打完比赛。他知道,那个时刻,队员需要他,比赛需要他,胜利需要他!他们像正午的骄阳,驰骋在球场上的时候,展现出的是拼搏的激情、如火的斗志,以及对胜利不曾磨灭的渴望。


                       如晚霞,他们兄弟的情意绵长


    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在校男篮这个大家庭里,18个男孩有一个信条——“无兄弟,不篮球。”虽然他们大多来自不同专业,拥有不同性格,却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李海波,工管081,爱好军事阅读,游泳;金鹏,土木工程112,内心丰富,喜欢听歌;李洋洋,公共081,内向,偏爱篮球类杂志;马国耀,开朗、幽默、大方。采访那天见到的这几个球员,他们关系非常好,彼此间谈话轻松随意,这就像一面小镜子,反映出校男篮十几个人的铁哥们情谊。除了训练和比赛的集体出席时间,私下他们还会一起聚餐、出游、唱K,分享生活苦乐,欢庆比赛殊荣。


    对于两位教练,他们认为,马老师是大哥型的,场上铁面教练,场下温情大哥;而郭老师是师长型的,场上专心授教,场下冷暖问候。两位老师在技能上给予他们悉心指导,在生活上也是不吝帮忙。所以,对于李海波这些即将毕业的队员们来说,离别是那燃烧的晚霞吗,幻成云朵千百姿态,使他们心中五味杂陈?染出红黄深浅不一,使他们眷恋无语凝噎?不管是李海波、李洋洋,还是其他大四的球员们,他们想说的话都是,希望要走的,能奔个好前景,留下的,卫冕给学校争口气。路还很长,兄弟之情不能断。


                         马老师——最给力的光源


    马伟刚老师,2004年西安体育学院毕业后,在我校担任篮球教师,2007年接手校篮球队。马老师遵行的教学理念是,稳打基本功,齐抓身体和思想素质。他认为,篮球这类团体项目,一定要有集体观念,团结协作最重要,决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所以在平时训练中,若有队员因为个人原因产生矛盾,他第一时间跟他们进行沟通予以疏导,加强成员间的和谐性。除了每年参加CUBA这项大型比赛,平时他也会组织球队和兄弟院校进行切磋交流。自个关门练不行,上沙场才验真功夫。这些友谊赛一方面强化了技能,一方面亲密了校际关系。在马老师带男篮的5年里,一次季军,一次亚军,三次冠军。相比之前最佳战绩第三名,我校男篮开始步入辉煌时期。马老师认为自己必须继续为我校培养篮球骄子,尤其随着毕业生和新生的交替,决不能让人才断层,不懈为明年蝉联而战,为今后我校尽展男篮雄风而战。

    每年,马老师都要送走一批毕业的老球员。看着那些学生通过4年角逐的洗礼,蜕变为出色的豪杰,而今又要与他们挥手作别,马老师说,他也会不舍得,但是师生情份虽尽,朋友情却长存。他在此寄语,愿每个队员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成功,为自己留一份不悔的记忆。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马伟刚老师,校男篮这些跳跃在球场上的“阳光”身后,你应是他们最给力的光源。

 

    前排左起:杨超(得分后卫) 、赵永杰(组织后卫)、郭宇副教练、马伟刚主教练、李海波(队长,得分后卫) 、李天翔(组织后卫) 、金鹏(组织后卫);后排左起:马国耀(中锋)、田超(小前锋) 、赵淳城(中锋)、申天放(大前锋)、李洋洋(副队长,大前锋)、高文越(小前锋) 、巴哲浩(中锋)

 

            体育部主任徐万林(左二)与男篮师生在一起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