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瑾华,200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美术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任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从事艺术设计学、广告设计类教学。2005至2011年获我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10年获校优秀导师称号及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讲授课程包括版式设计、广告策划、文案、标志设计及装饰基础等,承担的科研项目有“现代平面设计的时空化视觉语言研究”、“基于体验营销模式下的互动体验式销售包装设计研究”、“陕西动漫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等。其撰写的论文“艺工同治谈工科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问题”获陕西省大学生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体验营销模式下的交互式销售包装设计”获2009中国包装艺术大赛二等奖。
初见俞老师,是在《广告媒体与传播学》的课堂上,一头干练的短发,高领风衣衬得肤色白净,语调婉约轻柔,讲课时常穿插一些国外的所见所闻,给人感觉一种细腻的知性美。俞老师说,自己在家一般都是看文化艺术类的书,电视栏目也是几乎都锁定在记录频道和科技教育频道,偶尔还会上网看一些时事。平时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就是踏踏实实、认真负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俞老师 2008年获得了学校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0年指导的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的金奖和铜奖。俞老师回忆说,当时2008年带的是04级的六七个毕业生,每个同学都会有一个毕业题目,根据题目做设计,先对相关设计领域做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研究,然后结合研究成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出设计作品。老师对学生设计过程给予指导。设计题目一般是先由老师订大概的方向,然后学生选比较感兴趣的,比如说有的同学是研究字体设计的、有的同学是研究平面广告的,学生选好后跟老师沟通,老师再帮学生订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因为他们做的设计题目各异,所以老师会在学生写论文做设计研究及做成品时给予指导。
对于学生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的优秀表现,俞老师赞赏说:“07级王豆豆得的是金奖,做的是月月舒的平面广告,当时还到中央电视台梅地亚新闻广播中心去领奖,和SHE合影。对于王豆豆同学的获奖作品《安逸生活》,俞老师表示它最突出的设计优点就是创意点非常好。作者以非常简洁的方式把女性生理期使用月月舒的感受和需求完全表现出来了,简而言之就是把产品的立意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完全结合起来,表达的也十分简洁。
俞老师介绍,当时广告专业课程中正好有一门是广告策划,可以让学生把课程和这个比赛结合起来。而且这个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是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和业界结合非常紧密,大赛的每一个题目都是非常明确的产品,为参赛的学生提供了一些非常实际的策略单。学生作为设计者或者策划者,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理论知识,将比赛过程和课程结合起来。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以参赛的形式要求,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也比较好。
采访中,记者问及俞老师科研项目方面的情况时,俞老师解释说,“陕西动漫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主要是由王家明老师主持,自己只是参与;而“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浐霸校区校门及广场景观设计”是由自己主持的。简单的说就是设计一个校门。当时考虑了学校的定位、各方面因素,主要还是以实用为主。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有两个校区,一个在市里,一个是业余部的校区,那个校区当时刚好要拆迁搬到另外一个大楼里面去,俞老师便给他们做了一个外观设计,因为大楼里面有几层, 所以就在楼外面做了一些视觉形象,给楼里面做一些视觉引导,除了一个大门设计,还有广场景观设计。但是由于该校资金等方面条件所限,所以最后建出来的效果和设计图不太一样。
在教学科研的同时,俞老师还发表过“回旋形构成形式解析与应用研究”、“体验营销模式下的交互式销售包装设计”和“绿色包装材料的视觉与触觉的肌理作用”等诸多论文。她表示,这些都是在教学或设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对此做出的研究。教学与科研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说是发现一些设计点方面值得去研究,然后找到一些能支撑的依据理论,接着再去研究这些设计的规律,并应用到教学中。包括她自己前一阵子在研究的“平面广告怎么做互动设计”?都是一些新的理论,或者还有像现在业界当中正在使用的一些新的表现形式,俞老师都会在讲课当中给学生贯穿进去新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的更加全面。因为作为教学来说,如果仅是一个版面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广告其实是在时时更新的,理论在发展,经济在发展,广告行业也在发展,所有的案例、设计思路、设计方式都在更新。所以老师们这方面的教学就得跟上社会的发展,不能光就捡一本教材,或者用老的设计理论不停地给学生说,必须得把广告教学当中新的研究成果,或者说新的跟上社会的设计思路给学生贯穿进去,让他们也得到这些新的设计上的最前沿的知识。
对于目前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俞老师说:“感觉学生实践这一块还是该加强,太薄弱了”。一方面这是跟教育体制有关系,因为老师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相对理论比实际多一些 。俞老师说,虽然我们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实践稍微多一点,但是同国外的教育方式相比就差得多了。很多高年级的同学都没有把之前学过的理论知识、技法特效用到后面的广告设计当中,效果非常不理想。就拿广告专业来说,之前学的不管是字体设计、图形创意,还是版式设计,都是为了最后设计的一个综合广告运用做铺垫。同国外相比,国外的教育则更加注重于氛围,整体氛围比较轻松自由,不会用各种严格的规定来处处限制。俞老师说,自己在国外接触较多的就是艺术类教学,国外的艺术类教学氛围都是比较宽松的,他们会鼓励各种各样的艺术创造活动,但是在国内的艺术教育最开始就是从考试起步,学生画画非常注重技法的训练。国外的学生画画从高中开始追求的就是一种艺术的修养,以致大学里所有学艺术的同学都是非常热爱艺术的,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才开始计划往选定的方向前进,而且国外老师们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视。从直观的角度讲,国外的艺术生对艺术的修养和欣赏都是非常的高,唯一不足的可能就是技法上会比国内的学生弱一些。
从国内到国外,从教学到研究,俞瑾华老师以她独特的视觉角度分析种种利弊,让她的学生们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业上争取更高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