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校园英才: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记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赛一等奖获得者孟鹏
2011-12-27 13:29 信管111 胡泽庆 李萌娇 

 

    我校12人于8月8日至10日参加了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的第四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赛,郭倩、孟鹏获得了一等奖。我们对孟鹏及他的指导教师蒋健康老师进行了采访。

    大赛共分机械类、建筑类和水利类,每个类别要分别参加90min尺规绘图(手绘)和180min产品信息建模及工程图绘制(计算机建模),孟鹏参加的是机械类的比赛。
  
  
                              圆了一个梦

    周六的早上8点,我们来到了金花对他进行采访,原本时间并未说定,而且大二、大三的学生大多刚考完试,我们估计他极有可能还未起床,所以我们打电话询问教室在哪,他说他在羽毛球场,等我们到了之后,在羽毛球场中发现了他的身影,我们对他有了第一印象,很阳光的感觉,爱运动,有一双很明亮的大眼睛。

    看到我们,他停下了打球,穿了衣服陪我们去找空闲教室。在路上,发现他很健谈,很开朗,热情地介绍着他们最近的学习情况,及近期的学习规划。他们考完试了,不过因为课程设计而呆在学校。他还开玩笑地说,要是下周再联系,或许会见不到他了。

    我们很快找到了一间教室,他领我们在教室后面坐,因为教室前面还有几名同学在自习,所以他的说话声音很轻,但明亮的大眼睛却透出一股自信。他的思路很清晰,所以很多细致的方面他都考虑得很全面,我们不用多问但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我们问他得奖的感想,他说,或许是圆了一个梦吧,问他为何会得奖,他说,或许是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吧。
 
                                                           圆梦很美,圆梦很累

    孟鹏,机仪学院车辆091,今年大三,大一暑假参加过第三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赛,大二参加的是第二次,也是他获得了一等奖的这次,回望两年,或许真的圆了一个梦。

  大一的那次选拔,孟鹏说,很累,因为二三百人到最后只留下5个,并非只是一场选拔,而是很多场选出来的,先是只留20个,然后每场比赛剔掉两三个人,如此,孟鹏说,到了比赛的前三天,却还有6个人,但是比赛的只能是5个。但最后,他留下了,获得了计算机建模二等奖,对于一名大一新生已经很不错的成绩,但我觉得他的语气中带着不满足。

  我们请他介绍一下学习,他说,工图好好画,当天完成,不要堆积,因为课程一般都是很紧的,所以要是完不成下次作业更不可能完成,他还笑着说,当初还买了一盏台灯,就是为了画工图。还因为他是课代表,跟了蒋健康老师一年,经常有问题了就直接去找蒋老师,所以他的工图一直很好。

  画工图很麻烦,可是大二的孟鹏却把它当作了乐趣,尤其是学了计算机建模后,总是在图书馆见到了心仪的图,他便自己在电脑上做出来,所以他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外加大一的参赛经验,所以大二的时候,老师直接让他参加了今年的比赛,他没有生疏的感觉,对此他说,基础功扎实,画起来就快。

  他说今年的赛前培训不算多,但是老师待他们很好,因为他们在金花校区,但培训是在曲江,所以每天早上蒋老师会用自己的车将他们接到曲江,下午,教学实践科的陈华老师将他们送回金花,他说,感觉很温馨。

  我们问他为什么能将这么枯燥的学习学好,他说,不枯燥啊,喜欢就好。
  
                                                         台上台下,幕后的支持

  原本以为蒋老师是那种不苟言笑的老师,很严格,令人生畏,至于为什么会这么说,那是因为曾在路上无意中碰到了正说到蒋老师的几名学生,我追上去问,蒋老师是个什么样的老师?他们一群人笑笑,很好,很严,很容易挂。但是见到后才明白,蒋老师没有那么可怕,相反,很和蔼。

  蒋老师告诉我们,竞赛中拿名次的确不是很容易,需要平时的积累。他平时课上的要求便是,图板干净,画图不做多余动作,尤其重要的是精神状态一定要好,精神状态才是一个人胜利的关键。

  今年的选拔做得并不算太好,因为人数多,所以计算机不够,只好轮着用,加上是假期,训练的时间与封楼的时间有些冲突,今年选拔的范围也不多,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比赛的选拔,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但是学生很努力,所以今年的成绩比往年还要好些,但是老师并未知足,笑着说,拿到个全能奖就更好了。

  老师还说了很多,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很浮躁,没有了原本的踏实,在大学里的根本应该是求知,相反,现在的大学生却只顾了享受。他拿我们同他们那时候对比,他说他们那时候因为文革所以在社会上呆了几年,更加珍惜大学的学习,虽然课很少,但是平时几乎没有人在操场上乱转,都是在自习室苦苦的学习,但是他们很乐意求知的过程,踏实充实。

  最后结束,老师帮我们把桌子排好,一起走出了教室。老师看到灯还没关,所以又开了门,把灯熄了,关好门,然后我们各自离开。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