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西理工人:西理工人的青春“封面”
——访青年教师课堂观摩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吴罗长
2011-12-27 10:37 张 波 李 鹏 

 

    吴罗长,1978年9月生,中共党员,福建宁德人,我校水利水电学院动力系教师。1996年9月考入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7月留校工作,从事学生管理工作3年。2003年9月转入动力系,攻读硕士研究生,成为专职教师,主要从事水力发电过程控制、仿真与诊断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曾获“优秀共产党员”、“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参与多项纵、横向课题研究、实验室共建项目和教学建设项目的建设,发表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六项。

    走进水利水电学院动力工程系,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贴满学科师资队伍的文化墙滋润心灵,承担的课题攻关项目催人奋进。办公室里,吴罗长老师正和几名同学商量事儿,案头放满了教学资料和系里的文件。笔者走近这位刚刚斩获课堂观摩教学比赛桂冠的青年教师,采访就此开始。

                                  青春表情——
                                                传递年轻教师们的专注与激情

    11月底,我校举办的第十五届青年教师课堂观摩教学比赛的决赛讲台上,水院动力工程系的吴罗长老师,声音洪亮,采取探究、互动等趣味性教学方式,结合实践旁征博引,量身定做的课件《变压器》、《基尔霍夫》、《正弦交流电》等引人入胜,情景模拟的互动式教学让人身临其境……台下评委和听众们兴趣盎然。经过紧张激烈的竞争,吴罗长老师力拔头筹获得一等奖。

    “没想到课件这么新颖、与众不同,没想到吴老师这么有激情啊!”水利水电学院学生小关,用了两个“没想到”,表达了自己半个小时的听课感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水院的老师们知道,吴罗长老师从初赛、复赛和决赛一路走来,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比任何参赛选手都多。反复地推敲修改课件,耐心听取每位老师们的建议,多次到比赛现场讲课演练……他用了超乎同龄人的细心和专注,认真对待每一次演练和每一场比赛。

    水利水电学院办公室贺老师告诉记者,认识吴老师已经很多年了,他从本科生开始,就多次参加校园歌手大赛并取得过优异的名次。他在场上特别有激情,有一种感染力、亲和力,这对他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无疑有很大帮助。吴罗长老师自己也说,他是一名“比赛型“选手”。

    谈到成绩,吴老师兴奋地说:“成功有很多因素,但归根结底就一句话,这是我们水院教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青春秒表——
                                                          量化年轻教师们的使命与担当

    水利水电学院今年主抓教学的领导,组织了“加强教学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授课水平”系列活动,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讲课比赛、课件教案评比等项目。同时,水利水电学院3位离退休老教授、3位省级教学名师、17名教授、15名副教授,以及四十多名青年教师组成的“老中青”教学团队,全身心投入到此次教学活动中。名师、老教师的“传帮带”对青年教师帮助很大,学院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比赛,都是该院弥足珍贵的“传家宝”。

    对于许多年轻教师来说,传统教学和ppt教学一直是对矛盾。发挥好二者在教学方面的优势,给学生上好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每个人20分钟的课堂观摩比赛,要想取得好成绩,课件绝不能粗制滥造。吴老师说,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你换位思考了,才知道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学生到底在课堂上想听到什么,这是一个称职教师的使命与职责,一个需要用心揣摩的问题。

    吴老师感触很深地说:“教书育人其实是一个良心活儿啊!”笔者翻开他的课件,发现吴老师确实是下足了功夫,版式新颖,引例鲜活……课件里的秒表计时器记录下了他的每一步奋斗足迹!
吴罗长老师本科毕业后留校,先后担任过学生辅导员、学工办副主任、研究生秘书,学生工作经验丰富。他认为,要想做好本科生的导师,就必须把学生当做朋友,多参加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惑,让他们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克服困难和挫折,在理工大的校园里茁壮成长。

                                              青春年轮——
                                                            记录年轻教师们的接力与成长

    2003年,吴罗长老师成为水利水电学院的专职教师。由于动力系实验室缺编实验人员,几年来,他一直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维护和资产管理工作,任劳任怨、踏踏实实,认真干好实验室里的每件事,保障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教学评估当年实现了动力试验大厅的顺利改造,成为教学评估的亮点,受到领导专家的好评。此外还获得了2010年度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资产与实验室工作委员会论文二等奖,参与多项纵、横向课题研究、实验室共建项目和教学建设项目的建设,发表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6项。

    吴老师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必须要有紧迫感,虚心学习,传承创新,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坚持把一线教学工作放在首位,需要拿出实打实的措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心、用脑、用眼、用手制作好课件,把传统教学和课件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出“1+1>2的优势来。

    态度决定一切,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吴老师说,参加青年教师课堂观摩比赛,不虚此行,身边的良师益友的关心帮助,对他来说是一种鞭策和动力,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对辛勤耕耘最大的褒奖。

    副校长刘军说,开展好课堂教学,重在一代代西理工精神的传承。笔者深刻感受到眼前的吴老师,手中有“利器”,心中有底气,将一代代西理工人的精神有机融入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必将奏出和谐动人的乐章。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