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优秀团队:“挂弹组”,流经“挑战杯”的“峥嵘”岁月
2011-11-28 16:06 学生记者 王小玉 

 

   《基于机器视觉的辅助挂弹系统》应用图像处理、自动控制、机械制造等方面的技术设计创作的系统,旨在提高目前机场挂弹装置的作业效率。2011年10月17日,作为陕西省“挑战杯”的特等奖作品,《基于机器视觉的辅助挂弹系统》被推荐参加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三等奖。
    
                             成员掠影
  “AMMS”是该项作品的创作团队,他们又自称“挂弹组”。因为整个团队有14人,协调时间下来,其中4人接受了采访。

  李学锋:内向腼腆,一心向学。打羽毛球和骑车出游是他闲暇放松的爱好。

  樊骕研:太极拳协会会长,喜欢看有关个人素养方面的书,偏向理性思维。

  李春男:开朗外向而心思细腻,喜欢打羽毛球,游戏,记心情札记。

  杨晓峰:喜好文学,尤喜茨威格的小说,认为其刻画人物入木三分,引人共鸣。

  4人都是08级的学生,虽然专业不一,但是关系挺好,他们在挑战杯里收获了友谊。2009年年末,“挑战杯”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展,爱好军事的李学峰及其同学想出的创意“挂弹系统”经由学校动员大会提出后,同学们根据自身专业及兴趣,自主选择加入团队,2001年年初人员确定下来,14人的团队“挂弹组”开始了他们创作的峥嵘岁月。

                         雄关漫道真如铁
  “挂弹组”根据成员的不同专业,分为4个小组,分别着手作品的4个模块:目标检测,电机控制,机械装置及无线上位机管理系统。彼时,他们还都上大二,在作品创作中遇到很多未曾接触的专业知识,如图像处理和结构设计方面。他们只有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和技术论文,自己研读揣摩,实在不会的就咨询老师,当时还有被他们尊称为小导师的孟繁星等四名研究生关注他们的研发,一直给予点拨和鼓励。每周的例会,“挂弹组”会从曲江过到金花,跟四位小导师一起交流工作中的问题,分歧和进度,针对一些学术冲突,成员们会在小导师的指导下,大家商讨出最优方案,达成共识。

  2010年的夏天一如既往的火热,然而“挂弹组”的工作热忱却好像更为沸腾。因为白天有课,各组成员只有利用课后和晚自习时间聚在一起研究模块。而这样占用课余时间,也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在课堂上把新知识都吸收掌握。尤其是到考试前期,为了避免顾此失彼,“挂弹组”只能反复熬夜加班。作品前期最为辛苦的是负责机械装置的杨晓峰等四人,因为其他三个模块都是有关软硬件的开发,而机械装置这块的机械臂是整个创作中基础性的一环,所以他们四人的工作进度尤为紧迫。2010年暑假前期,这四个人甚至在机仪学院科协办公室通宵赶工。暑假时他们完成了机械结构设计,继而将图纸交予专业加工工厂进行机械臂零件制作。因为需要看察工厂的零件加工,他们整个暑假都未能回家。其他成员也是迟回早归,加快进程。从工厂取回零件之后,“挂弹组”开始进入组装阶段。

  2010年10月,作品基本完成,获校级国家创新资金资助,“理奥杯”和校级科技节特等奖,上海ALTERA亚洲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陕西省“挑战杯”特等奖。经过近一步试验检核,加强作品整合的稳定性及完善功能后,2011年10月17日,“挂弹组”代表成员跟随李言副校长及朱虹教授等师生前赴大连理工大学参加全国“挑战杯”,荣获三等奖。
  雄关漫道,而今飞越。
  
                          往昔历历是珍藏
  奋斗的人生会有很多次山巅的回望,看那来时曲折反复的路径是否也会心酸感叹?当许多同龄人还在迷茫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时,“挂弹组”已经选择了一段历练的征程。不是没有累到难以权衡的时候,也不是成熟到能把所有惰意遣散,只是责任和决心让他们更加坚定。杨晓峰说,因为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所以投入的工作也变得不那么累了。李春男也微笑:“最累的时候,也没想过放弃,因为责任。这也是我在这次经历中学到的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态度。”If a thing is worth doing , it is worth doing well . 或许这正是挂弹组所遵循的理念之一。当然,小团队也有放松的时候,一起聚餐,觞咏间烦恼看淡,骑车出游,山水里心境放宽。

  对于这次挑战杯,4个男孩都说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过程中的个人收获更是宝藏。他们学会博采众长,相互体谅担当,他们重视团队协作,信任,沟通,还有严谨的工作观。采访的过程中,“挂弹组”还不时地提到了李言副校长和朱虹教授。 在作品创作期间,两位恩师给予他们学术上的点拨和资金上的支持。杨晓峰说,当时他们组在做机械雏形,由于经验不足,走了很多弯路,导致超支。老师的批评和教育让他们学会做事情要先统筹规划,不能盲目尝试。在上海和大连参赛的时候,朱虹老师给他们买夜宵早点,叠衣服,缝裤边。这位工作上严禁苛刻的教授,在生活上却是如此体贴入微,让“挂弹组”由衷的崇敬和感谢。

  柔和的灯光将他们4人的轮廓浅淡,但是那种历练后的成熟却使形象更为鲜明。

  挑战杯的荣耀已成历史,“挂弹组成员”说,把心态放平和,研究的路没有止境……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