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激情、创意、风险,这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同时具备的因素一直深深吸引着国内外高校的众多的学子参加到这项科技的奥林匹克圣会中去。我校一向有角逐这一赛事的良好传统,2010年的比赛更是为其写上了盈实的一页——我校取得了一银两铜佳绩。为使更多同学了解被加入到这一精英者的行列中,我们特意走访了获得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的团队。获银奖团队的财务总监刘孟囡、采购总监魏尉和行政经理董礼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招贤纳士,一流团队诞生记
刘孟囡同学告诉记者,打算参加比赛后,就开始物色队友,首先她找到了两位正在读研的吴晶晶和高筱倩两位同学(分别为总经理与销售经理),后来找到董礼琰(行政经理),而董礼琰同学又把魏尉拉入团队;随着运营经理杨西龙的加入,这个团队的组建也就完成了。他们中既有学习会计的、信管的,还有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可谓人才济济。正如指导老师陈爱娟老师点评,本科加研究生且专业较为齐全,他们组建的这个团队的结构相当科学。在团队协作过程中,他们每个人都很敬业,都很有激情,从来没有人因为个人原因影响比赛。特别是两位研究生学业较忙,还为团队额外做了许多工作。在市场调研阶段,大家分头去兴庆宫问卷调查,去土门或其他一些社区调查,借助零零碎碎的时间历时一个半月出色地完成了。平时有事大家一块讨论决定,讨论中不乏意见冲突,但他们都会细心听取队友观点,直到达成共识。团队一直紧密协作外,大家平时互帮互助,还成了很好的朋友。正如魏尉同学说,这次比赛他最大的收获是珍贵的友谊。
新颖选题 将项目做精做细
谈到怎样选到的这一主题——玩具租赁时,几位同学说,这得感谢他们的指导老师陈爱娟老师。起先大家想到了做医疗项目、做保险、办老人院,但是分析后,感觉这些投入成本太高,有点不切实际。而陈爱娟老师的点播让他们茅塞顿开,租赁玩具这一项目既新颖,成本又相对低,并且进入门槛低,具有资金回收快,风险小,回报高等特点。经过一番实地调查后,他们更加确信了做这一项目的信心。尽管采访中他们对比赛的历程轻描淡写,但是足足九十九页的计划书足以说明他们的艰辛。团队组建、项目敲定以后,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来:这一行业的需求背景、发展现状怎样?社会效益如何?公司及项目如何进行市场定位?遇风险时应如何应对?……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除了过硬的专业素质是必需的外,艰辛的劳动付出与创造性地想象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查阅互联网上海量信息并从中选出有效的信息是一件既费脑力又费体力的活儿,但是这样的事却是不可避免的一直伴随着他们。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后,真正的公司“实体”组建开始了,公司的选址的调查,公司组织机构及运营管理的细化,公司产品及服务的推出,公司营销策略财务预测与分析,以及融资等都要步步跟上,绝非空谈。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构想规划,再落实到计划书,每一步都是挑战重重。在组织机构与运营管理方面,他们不仅将初期的店员安排细化到个人分工,而且还将以后上市的组织机构都描绘了出来,即股东大会下的董事会管理制度。而公司的产品及服务甚至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租赁的玩具有按年龄分的,按作用分的,按品牌分的;推出的服务则除了主打玩具租赁服务外,还重磅推出以回收为激励的玩具销售、二手玩具交易服务,同时又不断拓展业务,开辟了诸如玩具体验等举措。至于其中庞杂繁复的财务工作则在两位研究生的带领下做得尤为专业、精细。据刘孟囡同学介绍,整个策划书能完善到这个地步,不能不提幕后指挥的甘凯老师,甘凯老师具体指导他们怎么做,以及如何修改策划书,甘凯老师可以说是团队真正的灵魂人物。
从参赛初到初赛结束,几个月里他们就是这样积小积微,坚持将项目做实做好,可以说是一路艰辛走来。
摘得银奖,决战国赛收获多
问及省赛(复赛)情形时,刘孟囡同学说出乎他们意料,评委们非常开放,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介绍完项目后,评委们几乎一致认可,他们就这样轻松地晋级了。国赛中,虽然两位队员(魏尉与董礼琰)因为决赛规则离了队,但去参加决赛的队员们还是保住了他们那种势如破竹的劲头。国赛比赛规则包括书面评审、网络模拟运营、秘密答辩、公开答辩4个环节,其中网络虚拟运营实践环节是首次在竞赛中采用。在网络模拟运营中,他们前几个季度还一直保持着第一的位置。决赛结束后第二天,成绩公布了,他们获得了银奖。刘孟囡说虽然没夺得金奖,但是他们却收获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刘孟囡称她最大的收获是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董礼琰则说这次比赛让她懂得了坚持到底的可贵,而魏尉推举了友谊。

左起:杨西龙、刘孟囡、董礼琰、高筱倩、吴晶晶、魏尉

左起:高筱倩、刘孟囡、甘凯老师、陈爱娟老师、吴晶晶、杨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