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西理工人:“一杯子快乐”——访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朱虹教授
2010-12-20 12:06 学生记者 赵 丹 

 

                 “对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在采访朱老师前,记者首先走访了朱虹老师所带的研究生。“朱老师真的是一个难得的好老师,平时就跟我们学生都打成一片,对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名女生告诉记者,“而且老师平时到办公室来的比我们还早,走的又比我们晚,这点挺让我们敬佩的。”


    今年就读研三的赵朝杰从本科开始就是朱虹老师班上的学生,现在又是朱老师所带的的研究生,经过6年的相处,朱老师的为人、治学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后,老师都会给我们开班会,表扬进步的同学,鼓励那些落后的学生。前五名还可以受到最高待遇:和老师合影”,说到此,他不无“得意”地补充说,“呵呵,我也曾得到过这种待遇呢!而且老师还会特地写一封信,和照片一并寄给这些同学的家长,让家里人及时了解我们在学校的情况。我觉得,大学老师能做到这样对待学生,真的很不容易。


                       “宝贝日记”
    9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朱虹老师办公室,朱老师正在电脑前专心的做着课题。当我提到老师对这次获得“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有何感想时,朱老师笑着说“这都没什么”便一笔带过了。但当话题转向她的学生时,朱老师便打开了“话匣子”,如数家珍般地说着她所带过的一个个“得意门生”。


    电信032班是朱老师作为班主任带的第一批学生,也是她感到最有成就感的学生。在他们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朱老师先是带他们班的信号与系统课程,经常会有人迟到旷课,班上的学风很不好。在一次课堂上,朱老师便赌气似的对他们说:“我对你们很好奇,任何时候都不紧张,如果有时间,还真想做你们的班主任,看看你们都是什么变的。”原本想通过这种方式“吓吓”这群顽皮的孩子的,谁知道,换来的却是他们起哄式的掌声,就这样,朱老师便在他们大三的时候正式上任,成了电信032班的班主任。


    当时班上有一个学生,因旷课太多受到处分,濒于退学边缘,朱老师在了解情况后,便在深夜带着那名同学去任课老师家中给人家赔礼道歉,事后,那名男生对朱老师说:“老师,你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小时候,每当闯祸犯错,妈妈就会带着我去人家家里面赔礼道歉。”后来,朱老师又想尽办法把他留在“挑战杯”的团队中让他得以锻炼。最终,这名同学以优秀的毕业设计成绩取得了学位。


    对于那些考试挂科需要补考的同学,朱老师会把他们组织到一块,专门请来专业老师为他们补课,而她自己,就坐在旁边陪读。在他们班,共有三名临近退学,甚至有受到“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均因被朱老师“强行”留在“挑战杯”团队,在挑战杯中取得好成绩而被取消处分而顺利获得学位毕业。


    在与这些同学的交流、磨合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别的感情。朱老师办公桌上有一个杯子,上面有一行字“一杯子快乐”。“直到现在,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每次回来看望老师,进来了就给这杯子里续满水,说‘老师,让我倒满你这杯(辈)子快乐’!”朱老师指着她的杯子说道,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与满足……


    从2005年开始,朱老师便坚持写“班主任日记”,记录下学生的点点滴滴,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看着他们由幼稚向成熟的蜕变,“这就像是妈妈写给孩子的宝贝日记,记录着宝贝的成长过程,也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最后看看对孩子的承诺到底能兑现多少”,谈到写这份日记的初衷,朱老师给了这么一个形象的比喻。在朱老师眼中,学生,就是她的孩子。


                      “先成人,再成才”
    大学的有些课程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朱老师便常常会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小故事,给学生讲讲自己的经历,工作上的事、考研上的事还有一些哲理性的小故事等等对学生有益的信息,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先成人,再成才”,是朱老师的教学理念。


    朱虹老师自2000年起,连续指导了六届“挑战杯”竞赛,获得全国挑战杯竞赛一、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四项;陕西省挑战杯竞赛特等奖一项,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


    “做个有能力的人,如果能力有限,至少做个好人!”朱老师始终在她的教学中贯穿着这一思想,并影响着学生。


    “朱老师的讲课,知识面和负责态度自不必说。虽然身为一个博导,可是对本科生的爱护与关怀看得我们这些研究生都有些羡慕,甚至是小嫉妒。一个老师的好与不好,对于知识的传授仅仅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时候,学生所接受到的是那种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于人生自我的把握与理解,这才是区别一个老师的最重要,但却是最易被忽视的方面。朱老师,一个非常好的老师。”这是上过朱老师课的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的敬佩。      

 
                       “无价”的“书”
    在朱老师的办公室,记者还看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那是电信091班的全体同学为老师出版的一本“书”——印数:仅一册;定价:永久版,无价;版次:2010年9月10日第一版。封面正中央,包含着“26”字样的“心”形图像,旁边是一颗燃烧的蜡烛,意味着在第二十六个教师节同学们对像蜡烛一样默默奉献的老师的感恩与祝福。阐释着“只因由您的谆谆教诲,人生路上才得以一次次凯旋”。这本标价为“无价”的“书”其实是一本影集,里面收录了全班同学的照片,在照片背面都附有对老师的良好祝愿。不知他们是经过了怎样的精心策划,才有了这本精致的、独一无二的礼物,可以看出朱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像这样学生亲手制作的特别礼物,朱老师还收到了很多,每一份礼物都包含着学生对老师的爱,看着不禁让人羡慕、感动!


    电影《生命因你动听》中有这样一句话,“教师有两个工作:传道授业是其一没错,但更重要的是,给充满知识的头脑指明方向,让那些知识不至于白白浪费了。”朱虹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为智慧的头脑指明方向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感动着学生,同时,也被学生感动着……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