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视点聚焦 | 论点侃点 | 校园动态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岁月 | 爱书乐影
 
第三批教授赴欧考察心得辑:浅谈欧洲的天空
2011-03-30 14:56 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教授 华灯鑫 

 

    金秋9月的一天,我随校教授访问团赴欧洲考察,这也是我回国5年来第一次参加大型访问活动。飞机追赶着太阳西落航行了十几个小时,终于在傍晚时分来到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从此踏上了访欧之旅。期间领略了巴黎的浪漫、德国的严谨、荷兰的风情,以及卢森堡的悠闲。虽然走马观花,行程匆匆,但所到之处蓝天碧水,绿草如茵,还是令人耳目一新。出于职业的敏感,欧洲的天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巴黎的第一个早上,在蓝天的衬托下,天空中两架交叉飞行的飞机产生的尾流形成的白色十字架图案,记忆尤为深刻。


    人类生存的大气层高达约100公里,蓝天白云是我们对美丽自然景观的赞誉,对我们的祖先来说,蓝天是最容易得到的自然景观,虽然现代科技已经能揭示蓝天形成机理及完成上天揽月等伟大壮举。但由于过度的开发,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染颗粒物悬浮在大气中,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污染层,破坏了原本和谐的大气环境,享受蓝天却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奢侈品,年蓝天日的多少成了大气环境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最直观的评价指标。


    当前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低碳经济、新能源开发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话题,而气候变化又是其中主要议题,各国领导人见面,免不了拿气候变化说事,它正在演变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发难的政治话题及经济打压手段。


    欧洲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相比美国人热衷于用军事强权制衡世界,欧洲人正将应对气候变化转化成为欧洲人的普遍利益关切,并把这种利益关切同欧洲的价值观挂钩,使这种利益关切意识形态化,成为价值观的一部分,抢占道德上的一种制高点,从战略上制衡竞争对手。虽然美欧两者手法不同,但其最终所追求的目的是一样的,即保持自身发展优势,制约发展中国家,而像我国这样发展中的大国,要反对将气候变化问题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同时,也需认真履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责任及义务,其中欧洲的一些具体环境保护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及参考。


    一、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法国巴黎及德国的法兰克福是欧洲的大都市,虽然城区土地寸土寸金,但其城市建设中,很少有我们国内那样的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密集型高楼大厦群,楼间距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大气气流的流动及阳光的传输需求,并给城市污染物的扩散留出足够的通风通道。城市道路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柏油路,而采用对水及太阳光具有很好吸湿性及吸光性的环保砖,保证天地间的水汽循环,也避免了地表反射引起光污染及城市热岛现象的形成。良好的城市绿化在欧洲城市中具有普遍性,城市中到处留有大面积的绿地,供人们休闲、游览,就连居民的自家窗台上也种着各式各样的花卉,显得格外优雅别致。科学的居住环境设计,形成了人与环境的和谐,造就了干净整洁,空气清新,阳光灿烂,气候宜人的城市环境。


    二、开征环境税及提倡自行车,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欧洲的环保标准是世界上最高的,除了政府每年拨出巨额资金,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大气污染、水污染的治理,有毒废弃物的处置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绿色植被的恢复,各国还通过建立各种环保法律法规,规范企事业及个人的污染排放。如目前汽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污染源,欧洲各国通过开征汽油、柴油、润滑油、化肥、杀虫剂、废弃物处置、二氧化碳排放等环境税,通过调整征收环境税,促进人们消费观念和方式的转变,有效地保护了环境。相对于我国居民热衷于大排量汽车,欧洲的大街上到处可见小排量的节能环保型汽车,除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差距以外,可见环境税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行车作为便利的交通工具也已经受到欧洲上班族的青睐,欧洲很多城市开设了自行车停靠点,由政府出资,免费供居民使用。所以在上下班时,你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自行车人流,以为回到了30年前的中国,相反,如今的中国,到处可见如蜗牛般爬行的车流,而自行车流在国内已经成为历史。


    三、加强农田森林植被及河流等生态环境保护


    欧洲的农田森林植被覆盖率居世界前列,所到之处,都能看到保护得当的农田及森林,与蓝天相映成趣。如作为农牧业大国的荷兰,在湿地上建起有序的牛羊圈养场,避免过度放牧破坏植被。而很多城市的周围都建有较大的森林公园,为城市环境提供氧吧及吸收二氧化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欧洲的蓝天,正是由于上述举措,减少人类活动产生的颗粒污染物,形成了良好的大气循环环境,有效地保护了环境。虽然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不可能与发达国家走相同的发展道路,但其所采用的一些措施还是值得我们借鉴。

 

           

                    飞机尾流形成的白色痕迹与金秋

      的田园景色在蓝天的衬托下组成一幅

      美丽的图案

 

关闭窗口
 
广 而 告 之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地址: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电话:82312248